和答诗十首·其八·答箭镞

矢人职司忧,为箭恐不精。

精在利其镞,错磨锋镝成。

插以青竹簳,羽之赤雁翎。

勿言分寸铁,为用乃长兵。

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

摩弓拭箭镞,夜射不待明。

一盗既流血,百犬同吠声。

狺狺嗥不已,主人为之惊。

盗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

反责镞太利,矢人获罪名。

寄言控弦者,愿君少留听。

何不向西射?

西天有狼星。

何不向东射?

东海有长鲸。

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胡为射小盗,此用无乃轻。

徒沾一点血,虚污箭头腥。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为民众服務的人担心自己的工作,担心箭不准确。箭准确在于利用好箭头,用磨利箭尖使之变得锋利。将箭插在青竹的箭囊上,用红色雁的羽毛做箭翎。不要说箭是用来量度铁的,它是长战斗用的。听说有个盗贼,白天潜伏夜晚行动。摩擦弓和擦拭箭头,不等待天亮就射箭。一个盗贼被射中流血,引来一百只狗一起狂吠。狗们不停地嗥叫,主人被吓到。盗贼憎恨主人,主人一无所知。反而将责任归咎于箭头太锋利,使射箭的人招致罪名。寄语拉弓者,希望你能稍作停留、倾听。为何不向西方射击?西天有北斗星。为何不向东方射击?东海有巨大的鲸鱼。不然就学习仁贵的箭术,三箭击败敌人。不然就学习仲连的箭术,一发箭就攻下燕城。为何射击小盗贼?这样用箭头是不是太轻率了。只是沾染了一点点血,却浪费了箭头的香味。


注释

得马上话别:一作「得马上语别」。



和答诗十首·其九·和古社

〔白居易〕 〔唐〕

废村多年树,生在古社隈。

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

妖狐变美女,社树成楼台。

黄昏行人过,见者心裴回。

饥雕竟不捉,老犬反为媒。

岁媚少年客,十去九不回。

昨夜云雨合,烈风驱迅雷。

风拔树根出,雷劈社坛开。

飞电化为火,妖狐烧作灰。

天明至其所,清旷无氛埃。

旧地葺村落,新田辟荒莱。

始知天降火,不必常为灾。

勿谓神默默,勿谓天恢恢。

勿喜犬不捕,勿夸雕不猜。

寄言狐媚者,天火有时来。

和答诗十首·其十·和分水岭

〔白居易〕 〔唐〕

高岭峻棱棱,细泉流亹亹。

势分合不得,东西随所委。

悠悠草蔓底,溅溅石罅里。

分流来几年,昼夜两如此。

朝宗远不及,去海三千里。

浸润小无功,山苗长旱死。

萦纡用无所,奔迫流不已。

唯作呜咽声,夜入行人耳。

有源殊不竭,无坎终难止。

同出而异流,君看何所似。

有似骨肉亲,派别从兹始。

又似势利交,波澜相背起。

所以赠君诗,将君何所比。

不比山上泉,比君井中水。

有木诗八首

〔白居易〕 〔唐〕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

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

峨峨白雪花,袅袅青丝枝。

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

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

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

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

可惜金堤地,栽之徒尔为。

和答诗十首·其七·和松树

〔白居易〕 〔唐〕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

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

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

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

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

和答诗十首·其六·和雉媒

〔白居易〕 〔唐〕

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

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

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

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

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

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

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

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

稻粱暂入口,性已随人迁。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

但恨为媒拙,不足以自全。

劝君今日后,养鸟养青鸾。

青鸾一失侣,至死守孤单。

劝君今日后,结客结任安。

主人宾客去,独住在门阑。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