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如


陈锡如,本名天赐,字钟灵,别号近市居士,晚号紫髯翁。清澎湖马公人。曾从文石书院山长俞秉文学,继入闽县,以监生赴闱试,不第。日人治台后,欲授以澎湖厅参事之职,辞而不受。中华民国建立后,1913年发生「二次革命」,陈锡如慨然投笔从戎,远赴长江南北,后被捕受困于上海制造局。脱困后致力于教育工作,以保存汉文。明治四十四年(1911)曾创「澎瀛吟社」于澎湖文石书院〖王玉辉《日据时期高雄市诗社和诗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为例》云:「西瀛吟社的前身乃陈锡如首创于文石书院的澎湖诗社。」然,据《台湾日日新报》,「词林」栏,有「遥祝澎瀛吟社成立」的报导,刊在1911年5月2日第一版,可见首创诗社应为「澎瀛吟社」。〗,因日人干预而停办。其后复与地方仕绅蔡汝璧、陈梅峰等广招澎湖文士陈鉴堂、吴尔聪、蔡锡三、鲍迪三等重整,易名为「西瀛吟社」,以诗文奖励后进。大正九年(1920)应高雄旗津青年团之聘,担任汉文夜学讲师,在旗津富商叶宗祺宅,成立「留鸿轩书房」,教授汉文,并集结门下弟子成立「旗津吟社」。大正十四年(1925)陈氏澎湖女弟子于留鸿轩成立「莲社」,为全台第一个闺秀诗社。次年(1926)又集澎湖后辈文人组「小瀛吟



申包胥泣秦廷

〔陈锡如〕 〔清〕

伤心祖国压强邻,汉水方城已半沦。

退敌有怀存故楚,乞师无奈向西秦。

挥来一副英雄泪,洒遍全班将士身。

破碎河山旋克复,若敖不馁赖斯人。

救国天生社稷臣,乞师奔走不辞辛。

心诚一片因存楚,泪洒连朝始感秦。

友谊不乖情笃厚,君恩欲报性忠纯。

郢都虽破终能复,千古如公有几人。

吴师不退郢都沦,奋起英雄志欲伸。

只为一心存故楚,敢辞千里乞强秦。

洒挥几日声和泪,感动盈廷君若臣。

近世许多亡国恨,如公挽救有何人。

徇情纵友岂忠臣,大祸来时始到秦。

昔日若非私故旧,今朝何致乞强邻。

虽能哭动雄师出,莫补横行敌卒臻。

功首罪魁应两有,斯人未可作完人。

廉颇

〔陈锡如〕 〔清〕

大将生来胆气豪,老成持重熟戎韬。

拒秦策似风云变,保赵勋同日月高。

罪请负荆怀旷达,交为刎颈志坚牢。

可怜绝代干城选,终被谗言魏楚逃。

戎马沙场意气豪,一生为将著勋劳。

破秦韬略人难测,保赵功名汝独高。

李牧机谋堪作副,相如智勇可联曹。

伤心最是谗言中,莫得宗邦柄久操。

白发萧疏年最高,邯郸坐镇气雄豪。

戎行久历精骑射,敌国常摧富略韬。

荐牧举奢安社稷,拒秦保赵著勋劳。

长平倘使公长守,何致坑降一夜遭。

老成谋国熟兵韬,四十馀年军政操。

全赵拒秦资保障,围燕伐魏著勋劳。

那知庸主偏谗信,遂使功臣获罪逃。

他日纵然思起用,无如遗矢谤重遭。

项羽

〔陈锡如〕 〔清〕

魁梧相貌目重瞳,叱咤喑呜盖世雄。

八载纵横原逐鹿,千秋悔恨界分鸿。

壮年剑学万人敌,末路兵从十面攻。

倘使当年能忍辱,何难割据王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