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

三分春色一分愁。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毬。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

佳人斜倚合江楼。

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春天过去了,一直忙忙碌碌,如今再想寻春,也不可能了。纵然还有三分春色,那一分惆怅也无法免去。雨打榆荚零落,柳絮染尘成球,被风吹得到处翻滚。 我和知州您都是白发老人了,再不要说以前的年少风流往事了。美丽的歌女斜靠在合江楼边。水光清凉,山色美丽,总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感叹。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後主词名《谢新恩》。贺方回词有「人归落雁後」句,名《雁後归》。韩涧泉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易安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南宋黄叔旸《花庵词选》注,「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明董逢元《唐词纪》认为,此调「多赋水媛江妃」,即多为咏水中的女神。调名本意即咏临江凭吊水仙女神。近代学者任半塘先生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词意涉及临江。「临」本意是俯身看物;临江而看的自是水仙。但中国历代所祭的水仙并不确定。像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所记的春秋吴国功勋伍子胥受谗而死成为长江水仙,东晋王子年《拾遗记》称战国楚大夫屈原为湘江水仙。此外,还有琴高、郭景纯、陶岘(Xiàn)各为不同水仙的记载。另外,投湘江而死的舜之二妃、三国魏曹子建笔下的洛河女神,都是人们祭祀的对象。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後阕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後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成绩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後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子澄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後主词之前後换韵、顾夐(Xiòng)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後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芗林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後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方回词为主,而以晏小山词之第二句添字、冯正中词之前後换韵、後阕第四句减字、王逐客词之後阕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创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後,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阕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柳耆卿演为慢曲,《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 「惠州改前韵」:傅注本于东坡「熙宁九年四月一日」所作阕注谓公在惠州改前词云『我与使君』云云。 惠州:龙榆生笺引《诗集》查注:「《元和郡县志》:『秦南海郡,隋分立循州。』《舆地广记》:『五代时,南汉改曰祯州,而别立循州于北境。』《太平寰宇记》:『祯州本循州旧理,伪汉刘龚移循州于雷乡县,于归善县置祯州。天禧中避仁宗讳,改惠州,西至广州四百二十五里。』」 「三分春色一分愁」句:龙榆生笺引杨元素《本事曲集》:「叶道卿《贺圣朝》词:『三分春色,一分愁闷,一分风雨。』」按,《全宋词》所收叶道卿《贺圣朝》词原句作:『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榆荚:龙榆生笺:「傅注:『榆荚,榆钱也。』李义山《和人题真娘墓》诗:『榆荚还飞买笑钱。』」 「风转柳花毬」句:龙榆生笺:「傅注:『柳絮风滚如毬。』」 使君:龙榆生笺:「当指惠守。《诗集》查注:『《惠州志》:「詹范字器之,建安人,绍圣间知惠州。时兵荒之後,野多暴骨,范取而掩之,为丛冢焉。」先生《答徐得之书》:「詹使君,仁厚君子也。极蒙他照管,仍不辍携具来相就。」』」 「我与使君皆白首」句:按作者时年六十,《和陶〈贫士〉七首之六》:「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逢。」可知此句为实写。 合江楼: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合汇得名。龙榆生笺:「《诗集》查注:『《名胜志》:「东江源自江西赣州,经龙川县来绕白鹤峰之阴,至惠州城东,亦谓之龙川江。西江自九龙山西流一百二十里,亦至城东,与龙江合流,至石湾西南,经虎头门入海。其沥流处有合江楼,即府城之东门楼也。」危太朴《东坡书院记》:「公初至惠州,寓居合江楼,数日,迁嘉祐寺。」』」 「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句:龙榆生笺:「先生《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诗:『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


简介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点题,同时渲染物象,将整首词的意思说尽;下片却又生出人生之「春」也已过去的感慨,把词意引向高远。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意味,表达了词人内心忧愁的情感。 上片,惜春伤春,无须「贪忙」,「追游」。与密州时作的同词牌名的上片完全一样,惜春。面对同样的春,产生着同样的心情。那时,朝廷政治斗争激烈,词人回避,自求外任。而今,在贬所惠州,也是一个春季过去了(「九十日春都过了」),即风华正茂的时候过去了,我闲置无所事事了(「贪忙何处追游」),无须「贪忙」、「追游」了。紧接着点化运用叶道卿《贺圣朝》词:「三分春色二分愁,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三分春色一分愁」),日暮西山,人命危浅了,只是词人未看到日後还有「风雨」,哪怕是「一分风雨」,未想到日後又要谪贬儋州;但他很快意识到,大自然的春天很快消失,自己的青春很快消失,如「雨翻榆荚阵」,如「风转柳花球」,没有多少留恋,有的是终身遗恨。 下片,叹青春不再,人生暗淡。词人此时处境恶劣,心境凄凉,深感自己夕阳黄昏,硬是把棺材准备好了。正因所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地位发生变化,自然他的思想感情、心理观念随之也发生变化,艺术欣赏及其作品的意境发生变化,所以他把密州时作的同词牌的词的下片作了修改。尽管它反映了词人对人生的依恋和青春的惋惜之情,可意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仙境不见了,西王母、东皇太乙在东坡心中,早已消失了,再不是什么美好、理想、幸福的形象,更不是什么长生不老的象征了。「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风流」,惜青春已逝,风流不再。我们已是苍颜白发,还谈什么昔日风流。这意味着一代人的结束。「佳人斜倚合江楼」,唯有我那朝云,病魔缠身,「斜倚」而立,留恋着「合江楼」外的水光山色,哪怕它们是净眼中的水光(「水光都眼净」)和眉愁中的山色(「山色总眉愁」)。正是词人在惠州感情上发生了变化,审美移情发生了变化,所以山光水色也变得「愁」容起来;从而暗示着词人晚年人生暗淡无光了。 全词,上片写春过春愁,伤春惜时,下片写白首眉愁,伤感人生。人的感情发生变化,决定着词的意境发生变化,决定着词的用语的变化。笼罩全词的是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


赏析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石:这首词裏的人生就是在一个个春往春来、花荣花悴间,鬓霜平增,风流锐减。



殢人娇·赠朝云

〔苏轼〕 〔宋〕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菜。

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着人情态。

闲窗下、敛云凝黛。

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浣溪沙·端午

〔苏轼〕 〔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蝶恋花·同安君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

〔苏轼〕 〔宋〕

泛泛东风初破五。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虞美人·琵琶

〔苏轼〕 〔宋〕

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

新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

试教弹作辊雷声,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苏轼〕 〔宋〕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旙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浣溪沙

〔苏轼〕 〔宋〕

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

携壶藉草亦天真。

玉粉轻黄千岁蕊,雪花浮动万家春。

醉归江路野梅新。

浣溪沙·咏橘

〔苏轼〕 〔宋〕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苏轼〕 〔宋〕

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

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

含滋嚼句齿牙香。

木兰花令

〔苏轼〕 〔宋〕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樽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苏轼〕 〔宋〕

见说东园好,能消北客愁。

虽非吾土且登楼。

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毬。

流年回首付东流。

凭仗挽回潘鬓、莫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