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凤咮堂

月为太阴精,石亦月之类。

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异。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

既名物乃入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没。

况此日与月,晓夜东西走。

珠流璧转无暂停,岂与天地同长久。

其为劳苦世共知,惟是月有生死时。

既然须常换新者,人但不见神所为。

日须天上生,月必地中产。

君不见虢州朱阳县之山谷间,才成未就知何限。

石有不才者,往往其卵毈。

灵媪弃置不复惜,任人取去为珍玩。

佳者留之待天取,藏满库楼千万许。

彦瞻博物天下称更无,定不以予之说为寱语。

予恐世人不知嵩丘岩洞中,中有八万二千修月户。

其人所食尽玉屑,昔有王生见之满襆提斤斧。

应是当年灵鹫山,直自天竺飞落西湖前。

其上有石妊月月已满,此人朅来就彼剜剔归上天。

所以此石拆?不复合,至今神胞所附之处其痕圆。

抛掷道傍凡几岁,风刷雨淋尘土秽。

子平一见初动心,辇致东斋自摩洗。

更选他山相拥列,就中独尔一峰最奇绝。

每至瑶魄流光下照时,玉柱横攲无少缺。

子平谓我同所嗜,万里书之特相寄。

邀我为诗我岂能,窗前累日临空纸。

遥想岩前宝穴通,玉蟾从此去无踪。

请君为我细书字于侧,名为月母峰。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月亮是太阴的精髓,石头也是月亮的一种。月亮经常孕育在石头之中,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天地开辟之初,阳光和月亮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既然被称为“物”,就必须有着形状的容器,哪里有容器不会消失的道理呢? 况且,太阳和月亮,白天和黑夜不停地东西奔走。珠子滚动,玉璧转动,没有停止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和天地一样永恒不变呢? 人们都知道月亮是勤劳辛苦的,只有月亮才有生死的时候。既然需要不断更新,人们却看不见神的所为。 太阳在天空中升起,月亮却需要在地底下产生。难道你没有见过虢州朱阳县山谷间的景象吗?成就未完成,知道什么是限制吗? 石头有些不聪明,卵已经破坏了。神仙媒婆抛弃它,不再珍视。任人随意拿走,当成珍宝。 优秀的石头被留下等待天神来取走,藏满了成千上万的库楼。彦瞻博士是世界上最博学的人,定不会称呼我的说法为无稽之谈。 我担心世人不知道嵩丘岩洞中的情况,那里有着八万二千只修月的石窟。 这些石头所吃的都是玉屑,以前曾经有王子亲自见证过,满怀惊叹。应该是在灵鹫山发生的故事,从天竺直飞落在西湖前。 石头上面孕育着月亮已经满了,这个人专程来到那里将其凿剜,然后带回上天。 所以这块石头被拆开后不再合上,直到现在神胞附着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形的痕迹。 这块石头被抛弃在路边已经有几岁了,风吹雨淋,沾满了尘土的污垢。子平一看到它,就心动了,于是亲自去东斋自己摩洗。 再选择其他山峰相互拥抱,其中只有这座山峰最奇特绝伦。每当瑶光流下照耀时,玉柱就横倚,没有丝毫缺陷。 子平对我说,他和我有着相同的爱好,就特地给我寄来了万里书。邀请我写诗,我怎么能够呢?连续几天在窗前面对空白纸,思考良久。 遥想岩前的宝穴开启,玉蟾就从那里消失了。请你细细地为我书写在旁边,名为“月母峰”。



寄员文饶屯田

〔文同〕 〔宋〕

英英文饶江汉士,何者天教丧眸子。

用心专一性转明,无所不知馀两耳。

能为乐府胜张籍,暗诵史书过杜顗。

弃官新自荆渚归,万里逆风冲峡水。

峨峨全家载巨艑,坐卧吟诗满千纸。

自言从此生事足,可了芋栗及麻枲。

数椽旧屋蔽风雨,一榻萧然容隐几。

丘明国语浩如云,子夏门人纷若蚁。

向人问口夸舌在,道义文章吾岂已。

自知俗事无所观,便落双睛君亦喜。

奉送少讷还青神

〔文同〕 〔宋〕

湿云堆空泄淫雨,日与三嵎气相轧。

春阳沈伏不得动,万木屈檗草藏茁。

丛冈复岭谁敢度,旦暮寒鸡叫泥滑。

少讷胡为犯此苦,特念我困来省察。

延之累日对佳话,如侍大飨听椌楬。

彦瞻弟兄别已久,使我心胸昏莫刮。

天将少讷愈我病,次第为取蹊茅拔。

长编巨轴写治乱,笔墨挥洒何横猾。

词章直如子长健,辩论不比仲连黠。

我惭无琴类师旷,鹤误衔珠投二八。

酌泉煮蔬共家馔,敢用俗礼费烹杀。

少讷忽尔道其去,归辕在途不可揠。

此怀作恶定数日,愦愦已觉渐磨戛。

欲留少讷意无尽,更为逡巡柅西辖。

送无演归成都

〔文同〕 〔宋〕

曾读契嵩辅教编,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师识怀琏,彼上人者尤奇倔。

余尝从容问其友,琏复为余道居讷。

是三大士才过人,所畜岂肯吾儒屈。

文章汪洋道义富,不止区区事其佛。

余思此等更谁似,蜀有人焉颇超越。

成都敏行字无演,所谓万星中一月。

想嵩琏讷见须避,不尔往往被呵咄。

通禅晓律两无碍,前会定预耆阇崛。

群经列史固汗漫,独泛其深仍出没。

外之所精者书画,不问不语常若吃。

计其夏腊殊未几,在大众中诚突兀。

余守陵阳至穷陋,雨浸一春泥汩汩。

英溪硗磝磴道崄,行客欷歔上崷崒。

无演冲冒独不顾,来款余门手持谒。

呼之使前见已喜,相貌圆满藏神骨。

清谭坐久愈飘洒,顿遣尘襟落如拂。

新诗古文览嘉贶,气格俊健凌霜鹘。

观其衮衮出论议,收敛便可与簪笏。

试将邀之使从仕,笑指此顶安更发。

日招与语自无厌,何乃告去苦仓卒。

西城晓日照高岭,倒搭乾陀入深樾。

师归常宜见嘉祐,此老心中已无物。

好音相与频寄惠,余在空山正伊郁。

阎君见示岷山赋因为小诗谢之

〔文同〕 〔宋〕

大岷西南镇,岩壑天下秀。

厥初造此者,以作神仙囿。

相如子云没,李杜继其后。

欲赋俱未敢,于词怯轻构。

阎君通方士,才力谁可斗。

驱联入健笔,万状无一漏。

骎骎语趫劲,骏马杂驰骤。

太华杨已拙,天台孙亦谬。

示余读数过,惊耸肩缩脰。

勉为成短章,聊酬君意厚。

阎生谈黄庭

〔文同〕 〔宋〕

茫茫诵灵文,谁为抉久瞽。

不能辨三一,岂复更知五。

方迷得真指,忽悟有奇睹。

自此日相亲,赤龙交黑虎。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凤咮堂

〔文同〕 〔宋〕

众人庵尽圆,君庵独云方。

君虽乐其中,无乃太异常。

劝君刓其角,使称著月床。

自然制度稳,名号亦可详。

东西南北不足辨,左右前后谁能防。

愿君见听便如此,鼠蝎四面人恐伤。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凤咮堂

〔文同〕 〔宋〕

胡侯外补来钱塘,所居之山名凤凰。

不知元本发何处,蛇颈鱼尾盘高冈。

婆娑欲下大江饮,万里一息头低昂。

谁将浮图压两翅,直使帖地不得翔。

前人眼俗不知顾,会有贤者来形相。

怜汝困欲共汝语,故近汝咮营斯堂。

起居饮食不离上,外孰有耳听琅琅。

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

夏秀才江居五题枕流亭

〔文同〕 〔宋〕

垂茅缉为庵,有类穹庐形。

之人伏其中,日醉乎群经。

世俗安尔知,但谓长不醒。

寄此语二豪,渠非彼刘伶。

夏秀才江居五题枕流亭

〔文同〕 〔宋〕

尽知人钩曲,独见君钩直。

年年此矶上,万掣无一得。

持竿只自苦,吞饵何尝识。

试效人所为,君鱼不胜食。

夏秀才江居五题枕流亭

〔文同〕 〔宋〕

层崖削青瑶,谁昔此镌镂。

潭潭斗孤洞,中可百人受。

巑岏列岫绕,汹涌大江漱。

虞卿方著书,入此几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