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标


方孝标,原名玄成,避圣祖讳,以字行,号楼冈,桐城人。顺治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有《钝斋诗选》。



王安石论

〔方孝标〕 〔清〕

王安石以新法佐宋神宗治天下,而是非相乘,卒至于乱。

说者谓靖康、建炎之祸,皆由所为,故追论之,若其奸有浮于章惇、蔡京者。

嘻,此曲士之论也。

说者曰:祖宗之法,不当变也。

夫祖宗之法,诚不当变。

然宋之祖宗,与三代之君何如?

以三代之法,不能无弊,而有忠、质、文之变。

宋之祖宗,岂有万世不变之法哉?

且庆历之初,杜、范诸公已有欲变之者矣。

后此又数十年,弊当更甚。

当时如吕正献、苏文忠辈,亦尝欲变之矣。

向使安石能待其学之既成,而后出图天下之事,视其可变者变之,不可变者因之,有功则已不尸,无功则又集天下之公议,精思而熟讲之,安见变法之非至理哉?

而惜其不能待,故无成也。

呜呼,成败岂足论人哉!

说者又曰:志太高也。

夫以汉文帝、唐太宗为不足法,而望其君为尧、舜,诚高矣。

夫人臣事君而不举其至高者以为责,岂忠乎?

且尧、舜之政,亦未尝不可行也。

天地所留,方策所布,神而明之责在后人。

向使诸君子不以天下马安石一人之天下,而虚衷和气,相与于成,尧舜岂不可复见哉?

乃安石以躁成其愤,而诸君子亦以愤成其偏。

安石诚有罪于诸君子,而诸君子亦不能告无过于安石也。

说者又曰:听用非人也。

夫以当世元臣故老、正士贤人,皆环向而立,而无一人之助,小人遂乘其孤而阴用之,岂安石之心哉?

程子曰:“新法之行,我辈有以激之。

”洵定论也。

然则宜何等乎?

曰:安石有治天下之才,而未知治天下之道。

虽有乱天下之迹,而实无乱天下之心。

诸君子特以其据位之久,得君之专,而史意气高远,议论谲肆,虽竭天下之才智以攻之而不能摧,辩之而不能屈,故积其攻之辩之之气以出于正,而元祜之诛求。

又积其不能摧不能屈之气以出于邪,而为绍圣之报复:宋之为宋不支矣。

呜呼!

此岂一人之罪哉!

吾常见范增之事项籍,不用而愤惋以死,谓其弊在居家好奇计耳。

霍光之受天任也,不学无术,后世讥之。

夫计与术,皆不得已而用之者也。

人以为奇,我以为常,乃善耳。

术者,亦必本乎学也。

苟无其学,斯无其术。

安石虽非不学之流,而实有好奇之志,故亦适成其无术耳。

然则安石者,乃范增、霍光之等也,若章惇、蔡京,小人之尤,岂其伦哉?

吾不忍以安石之贤而见诬如此,故为一言。

(清 · 方孝标《王安石论》,有删节)

白头吟

〔方孝标〕 〔清〕

爱妾非徒貌,怜郎不在琴。

如何才子意,亦若世人心。

犊鼻忘当日,凰音悔至今。

始知秦氏女,真识使君深。

妾薄命

〔方孝标〕 〔清〕

花冷御沟烟,春风影自怜。

君心才易地,妾命遂占天。

新法严霜立,深恩皎日迁。

但求中外事,一一竟宁前。

楼暄

〔方孝标〕 〔清〕

邻园远岫列平原,争带晴光拥筚门。

镇日窗凝春气满,小楼人重夕阳温。

吟声金石高能出,世面风霜静者尊。

知是天心怜范叔,绨袍尽典不须论。

依韵和鞠存

〔方孝标〕 〔清〕

此生何意有归舟,风雨江山涕泪收。

蓬径特缘求仲扫,剡溪应为戴逵留。

百年摇落甘三己,五岳踟蹰拟《四愁》。

人世几回堪聚散,肯教离别易沧洲。

答吴汉槎借读通鉴纲目

〔方孝标〕 〔清〕

胡天汉日月,宋代鲁春秋。

彤管当年笔,牙签昔日楼。

行厨原自富,腹笥更相谋。

茅屋清镫意,宁徒慰旅愁。

答吴汉槎借读通鉴纲目

〔方孝标〕 〔清〕

可与言今古,荒边只有君。

赋诗能渐朴,观史不徒文。

我已中年后,心难强记分。

幸将成败理,抉要与同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