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


西汉沛人。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治《春秋谷梁》,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后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专权,议欲罢退之,被谮下狱。成帝即位,得进用,更名向,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校阅中秘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王子乔

〔刘向〕 〔汉〕

妙哉王子,神游气爽。

笙歌伊洛,拟音凤响。

浮丘感应,接手俱上。

挥策青崖,假翰独往。

邛疏

〔刘向〕 〔汉〕

八珍促寿,五百延生。

邛疏得之,炼髓弭精。

人以百年,我享千龄。

寝息中岳,游步仙庭。

王子乔

〔刘向〕 〔汉〕

妙哉五子,神游气爽。

笙歌伊洛,拟音凤响。

浮丘感应,接手俱上。

挥策青崖,假翰独往。

熏炉铭

〔刘向〕 〔汉〕

嘉此正器,崭岩若山。

上贯太华,承以铜盘。

中有兰绮,朱火青烟。

荆轲刺秦王

〔刘向〕 〔汉〕

秦将王剪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

王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治国第四十八

〔刘向〕 〔汉〕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知其然也?

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

必国富而粟多也。

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

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

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

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

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则民倍贷以给上之征矣。

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则民倍贷以取庸矣。

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

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

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

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

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

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

是以民作一而得均。

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

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奸巧不生则民治。

富而治,此王之道也。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

粟也者,民之所归也。

粟也者,财之所归也。

粟也者,地之所归也。

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

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

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

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

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

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

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

此务粟之功也。

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

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

此由不利农少粟之害也。

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说苑·政理

〔刘向〕 〔汉〕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夫化之不变而后威之,威之不变而后胁之,胁之不变而后刑之。

夫至于刑者,则非王者之所得已也。

是以圣王先德教而后刑罚,立荣耻而明防禁。

崇礼义之节以示之,贱货利之弊以变之。

修近理内政橛机之礼,壹妃匹之际。

则莫不慕义礼之荣,而恶贪乱之耻。

其所由致之者,化使然也。

季孙问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也。

小人之德,草也。

草上之风必偃。

」言明其化而已矣,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

王者尚其德而布其刑,霸者刑德并凑,强国先其刑而后德。

夫刑德者,化之所由兴也。

德者,养善而进阙者也。

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

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之甚者至于诛。

夫诛赏者,所以别贤不肖,而列有功与无功也。

故诛赏不可以缪,诛赏缪则善恶乱矣。

夫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善不劝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尝闻也。

书曰:『毕协赏罚』,此之谓也。

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必崩,岸竦则必陁。

故夫治国,譬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曰急辔御者非千里御也。

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延及四海。

故禄过其功者损,名过其实者削,情行合而民副之,祸福不虚至矣。

诗云:「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此之谓也。

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

」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

」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

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

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 卫灵公谓孔子曰:「有语寡人为国家者,谨之于庙堂之上而国家治矣,其可乎?

」孔子曰:「可。

爱人者,则人爱之。

恶人者,则人恶之。

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

所谓不出于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

」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

」子贡曰:「何其畏也!

」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

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若何而毋畏?

」 齐桓公谓管仲曰:「吾欲举事于国,昭然如日月,无愚夫愚妇皆曰善,可乎?

」仲曰:「可。

然非圣人之道。

」桓公曰:「何也?

」对曰:「夫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知鲜不可以与圣人言,慧士可与辨物,智士可与辨无方,圣人可与辨神明。

夫圣人之所为,非众人之所及也。

民知十己,则尚与之争,曰不如吾也,百己则疵其过,千己则谁而不信。

是故民不可稍而掌也,可并而牧也。

不可暴而杀也,可麾而致也。

众不可户说也,可举而示也。

」 卫灵公问于史曰:「政孰为务?

」对曰:「大理为务,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断者不可属也,故曰:大理为务。

」少焉,子路见公,公以史言告之,子路曰:「司马为务,两国有难,两军相当,司马执枹以行之,一斗不当,死者数万,以杀人为非也,此其为杀人亦众矣,故曰:司马为务。

」少焉,子贡入见,公以二子言告之,子贡曰:「不识哉!

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

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

故曰:教为务也。

」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

」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

」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

」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

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 鲁有父子讼者,康子曰:「杀之!

」孔子曰:「未可杀也。

夫民不知子父讼之不善者久矣,是则上过也。

上有道,是人亡矣。

」康子曰:「夫治民以孝为本,今杀一人以戮不孝,不亦可乎?

」孔子曰:「不孝而诛之,是虐杀不辜也。

三军大败,不可诛也。

狱讼不治,不可刑也。

上陈之教而先服之,则百姓从风矣,躬行不从而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

夫一仞之墙,民不能逾,百仞之山,童子升而游焉,陵迟故也!

今是仁义之陵迟久矣,能谓民弗逾乎?

诗曰:『俾民不迷!

』昔者君子导其百姓不使迷,是以威厉而不至,刑错而不用。

」于是讼者闻之,乃请无讼。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且寿。

」哀公曰:「何谓也?

」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无事则远罪,远罪则民寿。

」公曰:「若是则寡人贫矣。

」孔子曰:「诗云:『凯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

」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

仅存之国,富大夫。

亡道之国,富仓府。

是谓上溢而下漏。

」文王曰:「善!

」对曰:「宿善不祥。

是日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

」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

」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曰:「爱民若何?

」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

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

农失其时,则败之也。

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

重赋敛者,则夺之也。

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

劳而扰之,则怒之也。

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武王问于太公曰:「贤君治国何如?

」对曰:「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举过者有赏,后宫不荒,女谒不听,上无淫慝,下不阴害,不幸宫室以费财,不多观游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宫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

」武王曰:「善哉!

」 武王问于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何也?

」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

故令出而乱,乱则更为法,是以其法令数更也。

」 成王问政于尹逸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

」对曰:「使之以时而敬顺之,忠而爱之,布令信而不食言。

」王曰:「其度安至?

」对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王曰:「惧哉!

」对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畜之,不善则雠也。

夏、殷之臣,反雠桀、纣而臣汤、武,夙沙之民,自攻其主而归神农氏。

此君之所明知也,若何其无惧也?

」 仲尼见梁君,梁君问仲尼曰:「吾欲长有国,吾欲列都之得,吾欲使民安不惑,吾欲使士竭其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为之奈何?

」仲尼对曰:「千乘之君,万乘之主,问于丘者多矣,未尝有如主君问丘之术也,然而尽可得也。

丘闻之,两君相亲,则长有国。

君惠臣忠,则列都之得。

毋杀不辜,毋释罪人,则民不惑。

益士禄赏,则竭其力。

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时。

善为刑罚,则圣人自来。

尚贤使能,则官治。

」梁君曰:「岂有不然哉!

」 子贡曰:「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附近来远』,鲁哀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谕臣』。

齐景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节用』。

三君问政于夫子,夫子应之不同,然则政有异乎?

」孔子曰:「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故曰在于附近而来远。

哀公有臣三人,内比周公以惑其君,外障诸侯宾客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

齐景公奢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之乐不解,一旦而赐人百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于节用,此三者政也,诗不云乎:『乱离斯瘼,爰其适归』,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匪其止共,惟王之邛』,此伤奸臣蔽主以为乱者也,『相乱蔑资,鲁莫惠我师』,此伤奢侈不节以为乱者也,察此三者之所欲,政其同乎哉!

」 公仪休相鲁,鲁君死,左右请闭门,公仪休曰:「止!

池渊吾不税,蒙山吾不赋,苛令吾不布,吾已闭心矣!

何闭于门哉?

」 子产相郑,简公谓子产曰:「内政毋出,外政毋入。

夫衣裘之不美,车马之不饰,子女之不洁,寡人之丑也。

国家之不治,封疆之不正,夫子之丑也。

」子产相郑,终简公之身,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也。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善断事,子太叔善决而文,公孙挥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变而立至,又善为辞令,裨谌善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董安于治晋阳,问政于蹇老,蹇老曰:「曰忠、曰信、曰敢。

」董安于曰:「安忠乎?

」曰:「忠于主。

」曰:「安信乎?

」曰:「信于令。

」曰:「安敢乎?

」曰:「敢于不善人。

」董安于曰:「此三者足矣。

」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

」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

」文侯曰:「子往矣!

是无邑不有贤豪辨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

往必问豪贤者,因而亲之。

其辨博者,因而师之。

问其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因而察之,不可以特闻从事。

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巫马期亦治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出,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

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贱,宓子贱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

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佚。

」人曰宓子贱,则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治,任其数而已矣。

巫马期则不然,弊性事情,劳烦教诏,虽治犹未至也。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

」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

」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

」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

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

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

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

」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

」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

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 宓子贱为单父宰,辞于夫子,夫子曰:「毋迎而距也,毋望而许也。

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

譬如高山深渊,仰之不可极,度之不可测也。

」子贱曰:「善,敢不承命乎!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

」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

」子贱曰:「钓道奈何?

」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也,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

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

」宓子贱曰:「善。

」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

」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孔子弟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

」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

奉禄少鬻,鬻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

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

」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也?

」子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

奉禄虽少鬻,鬻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

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

」孔子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

君子哉若人!

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

」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

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 子路治蒲,见于孔子曰:「由愿受教。

」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也。

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摄勇。

宽以正,可以容众。

恭以洁,可以亲上。

」 子贡为信阳令,辞孔子而行,孔子曰:「力之顺之,因子之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

」子贡曰:「赐少日事君子,君子固有盗者邪!

」孔子曰:「夫以不肖伐贤,是谓夺也。

以贤伐不肖,是谓伐也。

缓其令,急其诛,是谓暴也。

取人善以自为己,是谓盗也。

君子之盗,岂必当财币乎?

吾闻之曰: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皆怨之所由生也。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

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

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

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谓不足亲也。

言人之善者,有所得而无所伤也。

言人之恶者,无所得而有所伤也。

故君子慎言语矣,毋先己而后人,择言出之,令口如耳。

」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然,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三亩之园不能芸,言治天下如运诸手掌何以?

」杨朱曰:「臣有之,君不见夫羊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

君且使尧牵一羊,舜荷杖而随之,则乱之始也。

臣闻之,夫吞舟之鱼不游渊,鸿鹄高飞不就污池,何则?

其志极远也。

黄钟大吕,不可从繁奏之舞,何则?

其音疏也。

将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谓也。

」 景差相郑,郑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胫寒,后景差过之,下陪乘而载之,覆以上衽,晋叔向闻之曰:「景子为人国相,岂不固哉!

吾闻良吏居之三月而沟渠修,十月而津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况人乎?

」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

」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文侯曰:「吾尝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

」对曰:「国其有淫民乎?

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 齐桓公问管仲曰:「国何患?

」管仲对曰:「患失社鼠。

」桓公曰:「何谓也?

」管仲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

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察,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不售之故也。

』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也。

有道术之士,欲明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之,此亦国之猛狗也。

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则道术之士不得用矣,此治国之所患也。

」 齐侯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

」对曰:「患善恶之不分。

」公曰:「何以察之?

」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

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矣。

」 复槁之君朝齐,桓公问治民焉,复槁之君不对,而循口操衿抑心,桓公曰:「与民共甘苦饥寒乎?

」「夫以我为圣人也,故不用言而谕。

」因礼之千金。

晋文公时,翟人有封狐、文豹之皮者,文公喟然叹曰:「封狐文豹何罪哉?

以其皮为罪也。

」大夫栾枝曰:「地广而不平,财聚而不散,独非狐豹之罪乎?

」文公曰:「善哉!

说之。

」栾枝曰:「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

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

」于是列地以分民,散财以赈贫。

晋文侯问政于舅犯,舅犯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

割以分民而益其爵禄,是以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古之所谓致师而战者,其此之谓也。

」 晋侯问于士文伯曰:「三月朔,日有蚀之,寡人学惛焉,诗所谓:『彼日而蚀,于何不臧』者,何也?

」对曰:「不善政之谓也。

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不可不慎也。

政有三而已:一曰因民,二曰择人,三曰从时。

」 延陵季子游于晋,入其境曰:「嘻,暴哉国乎!

」入其都曰:「嘻,力屈哉,国乎!

」立其朝曰:「嘻,乱哉国乎!

」从者曰:「夫子之入境未久也,何其名之不疑也?

」延陵季子曰:「然,吾入其境田亩荒秽而不休,杂增崇高,吾是以知其国之暴也。

吾入其都,新室恶而故室美,新墙卑而故墙高,吾是以知其民力之屈也。

吾立其朝,君能视而不下问,其臣善伐而不上谏,吾是以知其国之乱也。

齐之所以不如鲁者,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伯禽与太公俱受封,而各之国三年,太公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疾也?

」对曰:「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也。

」此霸者之迹也。

周公曰:「太公之泽及五世。

」五年伯禽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难?

」对曰:「亲亲者,先内后外,先仁后义也。

」此王者之迹也。

周公曰:「鲁之泽及十世。

」故鲁有王迹者,仁厚也。

齐有霸迹者,武政也。

齐之所以不如鲁也,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也。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求买马肉也。

公胡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不旋月而国莫之服也。

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为新车良马出与人相犯也,曰:「毂击者不祥,臣其察祀不顺,居处不敬乎?

」下车弃而去之,然后国人乃不为。

故曰:「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也,民不肯止,故化其心莫若教也。

」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取金于府。

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其身之行也。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

不受则后莫复赎,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矣。

」孔子可谓通于化矣。

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 孔子见季康子,康子未说,孔子又见之,宰予曰:「吾闻之夫子曰:『王公不聘不动。

』今吾子之见司寇也少数矣。

」孔子曰:「鲁国以众相陵,以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聘我者孰大乎?

」于是鲁人闻之曰:「圣人将治,何以不先自为刑罚乎?

」自是之后,国无争者。

孔子谓弟子曰:「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存耳,政事无如膺之矣。

」古之鲁俗,涂里之间,罗门之罗,收门之鱼,独得于礼,是以孔子善之夫涂里之间,富家为贫者出。

罗门之罗,有亲者取多,无亲者取少。

收门之渔,有亲者取巨,无亲者取小。

春秋曰:四民均则王道兴而百姓宁。

所谓四民者,士、农、工、商也。

婚姻之道废,则男女之道悖,而淫逸之路兴矣。

师旷论学

〔刘向〕 〔汉〕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 平公曰:“善哉!

”。

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刘向〕 〔汉〕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

今齐闵王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

」平原君日:「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

胜也何敢言事!

」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

梁客辛垣衍安在?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主。

」 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将军。

」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

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

」平原曰:「胜已泄之矣!

」辛垣衍许诺。

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

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

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

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

彼秦,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

」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固助之矣。

」辛垣衍日:「燕则吾请以从矣。

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

」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

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

」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

」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

居岁馀,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

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斫之!

』威王勃然怒日:『叱嗟!

而母婢也!

』卒为天下笑。

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

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邪?

畏之也!

」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邪?

」辛垣衍曰:「然!

」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辛垣衍怏然不说,曰:「嘻!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鲁仲连曰:「固也!

待吾言之。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鬼侯有子而好,故人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

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

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

』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

』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

彼吾君者,天子也。

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管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而听退朝也。

』鲁人投其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

将之薛,假涂于邹。

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

然后天子南面吊也。

』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

』故不敢入于邹。

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

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

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

夺其所憎,而予其所爱。

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

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

适会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

鲁连笑日:「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刘向〕 〔汉〕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叶阳子无恙乎?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

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於陵子仲尚存乎?

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