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友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国境虽然辽远浩渺,但同胞都是一家人。 英才返回故土,佳句流传在中华大地。 划定疆界迎接丰收的季节,扬帆在朝霞照耀的时刻。 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和明媚的月光,在回首时感叹这辽阔的天涯之旅。


注释

渤海:即渤海王国,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建立的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的,结合部分高句丽人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地域在今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 “疆理虽重海”句:《左传》:“宾媚人对晋曰:‘先王疆理天下。’”意思较多,此处指疆域。 “车书本一家”句:南朝庾信《哀江南赋》:“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秦始皇统一全国,“书同文,车同轨”,后代史家多以“车书一家”表示统一。这里指唐与渤海本就是一国家人。 中华:指中原地区。 “定界分秋涨”句:《新唐书·吐蕃传》:“宰相裴光庭听以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定界在今天青海湖东日月山,是我国季风与非季风气候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秋涨:泛指因秋雨而高涨的江河。由于我国大陆性和海洋性的地理分布特点,使得东部及东南地区呈现出很强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古代历法采用阴历,7-9月份为秋季,约相当于今天公历的8-10月份,根据我国季风推进的规律,7-8月份正值黄淮、东北地区雨季,9月份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雨季,此时该区域秋水泛涨,与西北地区乾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鲜明对比。“秋涨”在此处泛指降水具有显著季节变化特征的地域。结合上文“定界”的释义可知,此句蕴含了这样的信息:定界这个地方划分了东西两地不同的季节性气候,过了此地便进入了气候特征完全不同的季风气候区,而渤海国在今天的黑龙江、吉林一代,季风性显著,意指进入到与故国同一气候之地,渤海国摇首可望,故有下句“开帆到曙霞”。 九门:典故名,含义比较多,主要有指禁城中的九种门,借指宫禁、天子;亦指天门,借指九天等。 风月:意即清风明月,也指声色场所,风骚、风情。唐《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简介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全诗八句共四十个字,是在渤海王子学成归国,作者热情相送时所作。 诗开篇就说,虽然内地与边疆相隔甚远,但唐朝与渤海在文化上属于“一家”。这指出了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既然文化“本一家”,那么,双方就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影响精神上的联系。首联是临别时的劝慰,也表达出双方间的厚谊深情,特别是唐人对东北边疆渤海人的情谊。颔联是对王子文化素养的赞誉。王子勤奋学习,如今博学多才,载誉而归,值得庆贺;王子美妙的文章、诗句都留在中国,为人传诵,这又是值得称道与感谢的。颈、尾联两联诗笔折转,想象王子归途情况及归国后对长安内地的思念。越过赤岭界碑,顺着东流江水,王子扬帆直进,向朝霞曙光出现的东方故国驶去。“曙霞”暗含着对“海东盛国”的赞美。王子到达本国后,追忆在长安时的美好生活,定然会回首遥望,可那时已天遥地远,各在一方了。尾联透露出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见篇首的劝慰,不仅含有王子的眷恋惜别之情,而且更有送行者本身强作笑容的离愁别绪。 此诗语言清浅朴素,感情色彩浓郁,是一首较好的赠别诗。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亲密交往的历史记载,此诗更有其独特价值。尤其是这首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当时渤海国重视学习、吸取中原文化,以至于中原文化渗透融合进渤海文化的各个方面。



送北阳袁明府

〔温庭筠〕 〔唐〕

楚乡千里路,君去及良晨。

苇浦迎船火,茶山候吏尘。

桑浓蚕卧晚,麦秀雉声春。

莫作东篱兴,青云有故人。

送李生归旧居

〔温庭筠〕 〔唐〕

一从征战后,故社几人归。

薄宦离山久,高谈与世稀。

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

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早春浐水送友人

〔温庭筠〕 〔唐〕

青门烟野外,渡浐送行人。

鸭卧溪沙暖,鸠鸣社树春。

残波青有石,幽草绿无尘。

杨柳东风里,相看泪满巾。

江上别友人

〔温庭筠〕 〔唐〕

秋色满葭菼,离人西复东。

几年方暂见,一笑又难同。

地势萧陵歇,江声禹庙空。

如何暮滩上,千里逐征鸿。

与友人别

〔温庭筠〕 〔唐〕

半醉别都门,含悽上古原。

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

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赠卢长史

〔温庭筠〕 〔唐〕

移病欲成隐,扁舟归旧居。

地深新事少,官散故交疏。

道直更无侣,家贫唯有书。

东门烟水梦,非独为鲈鱼。

题中南佛塔寺

〔温庭筠〕 〔唐〕

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

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

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

桂树芳阴在,还期岁晏归。

送僧东游

〔温庭筠〕 〔唐〕

师归旧山去,此别已悽然。

灯影秋江寺,篷声夜雨船。

鸥飞吴市外,麟卧晋陵前。

若到东林社,谁人更问禅。

宿白盖峰寺寄僧

〔温庭筠〕 〔唐〕

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

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

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

赠楚云上人

〔温庭筠〕 〔唐〕

松根满苔石,尽日闭禅关。

有伴年年月,无家处处山。

烟波五湖远,瓶屦一身闲。

岳寺蕙兰晚,几时幽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