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

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

帝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

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

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

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

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

气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欬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

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

血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

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

形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

志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帝曰:善。

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

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

今血气相失,故为虚焉。

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

虚者何道从去?

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

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

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

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

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

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

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

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

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胷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胷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

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补虚奈何?

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

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

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病在脉,调之血。

病在血,调之络。

病在气,调之卫。

病在肉,调之分肉。

病在筋,调之筋。

病在骨,调之骨。

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

病在骨,焠针药熨。

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

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

〔无名氏〕 〔汉〕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

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

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

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

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

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

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

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

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病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

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

亦有移易者,左病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帝曰:愿闻缪刺奈何?

取之何如?

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胷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

不已,左取右,右取左。

病新发者,取五日已。

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

左取右,右取左。

此新病,数日已。

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

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立已。

不已,刺外踝下三痏。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胷中、喘息而支胠、胷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

邪客于足阳蹻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

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

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

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

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

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

左刺右,右刺左。

善悲惊不乐,刺如右方。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立闻。

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

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

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

左刺右,右刺左。

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

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

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

不已,复刺之如法。

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

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

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

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欬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

欬者温衣饮食,一日已。

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

不已,复刺如法。

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脉各三痏,凡六刺立已。

左刺右,右刺左。

嗌中肿不能内,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

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

以月死生为痏数,发针立已。

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

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

耳聋,刺手阳明。

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

齿龋,刺手阳明。

不已,刺其脉入齿中者,立已。

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

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日一刺。

一刺不已,五刺已。

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

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

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

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

后刺足心。

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

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

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立已。

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

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

不调者,经刺之。

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

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

此缪刺之数也。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

〔无名氏〕 〔汉〕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

滑则病狐疝风。

濇则病少腹积气。

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

滑则病肺风疝。

濇则病积、溲血。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

滑则病脾风疝。

濇则病积、心腹时满。

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

滑则病心风疝。

濇则病积、时善惊。

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

滑则病肾风疝。

濇则病积、时善巅疾。

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

滑则病肝风疝。

濇则病积、时筋急目痛。

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帝曰:余愿闻其故。

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

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

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

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

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

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

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僻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

岐伯曰: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

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

春刺筋骨,血气内着,令人腹胀。

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㑊。

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

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

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

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

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

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

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

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

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

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

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帝曰:善。

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

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中肺三日死,其动为欬。

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

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

刺伤人五脏必死,其动则依其脏之所变候,知其死也。

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

〔无名氏〕 〔汉〕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

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

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

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

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

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

言标与本,易而勿及。

治反为逆,治得为从。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

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

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

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人有客气,有同气。

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先欬,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肺病喘欬,三日而胁支满痛,一日身重体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

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背?筋痛,小便闭。

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肾病少腹腰脊痛、胻酸,三日背?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胻酸,三日背?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昳。

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胻酸,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诸病以次是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

间一脏止,及至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

〔无名氏〕 〔汉〕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予已知之矣。

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

在天为湿,在地为土。

在天为燥,在地为金。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

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

帝曰:愿闻五运之主时也何如?

鬼臾区曰: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

帝曰:请闻其所谓也。

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臣斯十世,此之谓也。

帝曰:善。

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

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

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

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

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

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

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

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

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帝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

鬼臾区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

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

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

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帝曰:夫子之言,上终天气,下毕地纪,可谓悉矣。

余愿闻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

臾区曰: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谨奉天道,请言真要。

帝曰: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

是则至数极而道不惑,所谓明矣。

愿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条理,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纲纪。

至数之要,愿尽闻之。

鬼臾区曰:昭乎哉问!

明乎哉道!

如鼓之应桴,响之应声也。

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

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

丑未之岁,上见太阴。

寅申之岁,上见少阳。

卯酉之岁,上见阳明。

辰戌之岁,上见太阳。

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

少阴之上,热气主之。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

阳明之上,燥气主之。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帝曰:光乎哉道!

明乎哉论!

请著之玉版,藏之金匮,署曰《天元纪》。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

〔无名氏〕 〔汉〕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

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

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耳,首甲定运,余因论之。

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子午之上,少阴主之。

丑未之上,太阴主之。

寅申之上,少阳主之。

卯酉之上,阳明主之。

辰戌之上,太阳主之。

巳亥之上,厥阴主之。

”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

此天地之阴阳也。

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

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

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帝曰:愿闻其所始也。

岐伯曰:昭乎哉问也!

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帝曰:善。

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

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

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

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

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

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

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

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

所谓面北而定其位,言其见也。

帝曰:何谓下?

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

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

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

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

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

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

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

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

帝曰:动静何如?

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

帝曰:予闻鬼臾区曰:“应地者静。

”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谓也。

愿闻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

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

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

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

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

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

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凭乎?

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

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化生也。

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

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

《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

”此之谓也。

帝曰:间气何如?

岐伯曰:随气所在,期于左右。

帝曰:期之奈何?

岐伯曰:从其气则和,逢其气则病。

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

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

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

其于万物何以生化?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

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

风伤肝,燥胜风。

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脏为心。

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焫,其味为苦,其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

热伤气,寒胜热。

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脏为脾。

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倮,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其味为甘,其志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

湿伤肉,风胜湿。

甘伤脾,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脏为肺。

其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色为白,其化为敛,其虫介,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其味为辛,其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

热伤皮毛,寒胜热。

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脏为肾。

其性为凛,其德为寒,其用为脏,其色为黑,其化为肃,其虫鳞,其政为静,其令霰雪,其变凝冽,其眚冰雹,其味为咸,其志为恐。

恐伤肾,思胜恐。

寒伤血,燥胜寒。

咸伤血,甘胜咸。

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帝曰:病生之变何如?

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

帝曰:主岁何如?

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

帝曰:善。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

〔无名氏〕 〔汉〕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

肾何以主水?

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

至阴者,盛水也。

肺者,太阴也。

少阴者,冬脉也。

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

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

岐伯曰:肾者牝脏也。

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

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

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帝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

岐伯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

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

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

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凡五十七穴者,皆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

帝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

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

帝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

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

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

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帝曰:秋取经俞,何也?

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

帝曰:冬取井荥,何也?

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经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

”此之谓也。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

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胷中之热也。

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

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

五脏俞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

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

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

岐伯曰:夫寒盛则生热也。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无名氏〕 〔汉〕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大风汗出,灸譩嘻,譩嘻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譩嘻,譩嘻应手。

从风憎风,刺眉头。

失枕在肩上横骨间。

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

䏚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譩嘻。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

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

取膝上外者,使之拜。

取足心者,使之跪。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齐上行,至胷中而散。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

女子带下、瘕聚。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

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

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

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

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

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

坐而膝痛,治其机。

立而暑解,治其骸关。

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

连胻若折,治阳明中俞髎,若别,治巨阳少阴荣。

淫泺胫酸,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上五寸。

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辅上为腘,腘上为关,头横骨为枕。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

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

踝上各一行,行六穴。

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

一在龂基下。

一在项后中,复骨下。

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

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

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

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

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

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胻骨空,在辅骨之上端。

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

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

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

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腨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

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

犬所囓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

凡当灸二十九处。

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

〔无名氏〕 〔汉〕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两眉头各一。

入发至项三寸半(此句按别本云:“入发至顶三寸。

”当为是),旁五,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

项中大筋两旁各一。

风府两旁各一。

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

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俞。

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两角上各二。

直目上发际内各五。

耳前角上各一。

耳前角下各一。

锐发下各一。

客主人各一。

耳后陷中各一。

下关各一。

耳下牙车之后各一。

缺盆各一。

腋下三寸,胁下至胠,八间各一。

髀枢中旁各一。

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

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旁各三。

面鼽(读注:当作頄,本篇下同)骨空各一。

大迎之骨空各一。

人迎各一。

缺盆外骨空各一。

膺中骨间各一。

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脘各五。

侠齐广三寸各三。

下齐二寸侠之各三。

气街动脉各一。

伏菟上各一。

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目内眦各一。

目外各一。

鼽骨下各一。

耳郭上各一。

耳中各一。

巨骨穴各一。

曲腋上骨穴各一。

柱骨上陷者各一。

上天窻四寸各一。

肩解各一。

肩解下三寸各一。

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项上各二。

大迎骨空各一。

柱骨之会各一。

髃骨之会各一。

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

眉后各一。

角上各一。

下完骨后各一。

项中足太阳之前各一。

侠扶突各一。

肩贞各一。

肩贞下三寸分间各一。

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

发际后中八。

面中三。

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

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

膺中骨陷中各一。

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腹脉法也。

下阴别一。

目下各一。

下唇一。

龂交一。

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齐寸一。

侠脐下旁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

足少阴舌下。

厥阴毛中急脉各一。

手少阴各一。

阴阳蹻各一。

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

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无名氏〕 〔汉〕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

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

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末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岐伯曰:此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也。

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

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

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

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背胷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濇,胷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胷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脏俞五十穴。

腑俞七十二穴。

热俞五十九穴。

水俞五十七穴。

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中?两旁各五,凡十穴。

大椎上两旁各一,凡二穴。

目瞳子、浮白二穴。

两髀厌分中二穴。

犊鼻二穴。

耳中多所闻二穴。

眉本二穴。

完骨二穴。

项中央一穴。

枕骨二穴。

上关二穴。

大迎二穴。

下关二穴。

天柱二穴。

巨虚上下廉四穴。

曲牙二穴。

天突一穴。

天府二穴。

天牖二穴。

扶突二穴。

天窻二穴。

肩解二穴。

关元一穴。

委阳二穴。

肩贞二穴。

喑门一穴。

齐一穴。

胷俞十二穴。

背俞二穴。

膺俞十二穴。

分肉二穴。

踝上横二穴。

阴阳蹻四穴。

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黄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

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

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

疾泻无怠,以通荣卫。

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帝曰:善。

愿闻溪谷之会也。

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

内销骨髓,外破大腘(别本作䐃)。

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积寒留舍,荣卫不居。

卷肉缩筋(全元起本作“寒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

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乃藏之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

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脉络,非独十四脉络也。

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

〔无名氏〕 〔汉〕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

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

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

此皆常色,谓之无病(读注:清•张志聪认为:此八字当在“随四时而行也”之下,误脱在此)。

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帝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