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家国的兴衰是有其特定时机的,吴国的人们为什么要怨恨西施呢。 如果西施真的能够解救吴国的危难,那么越国的灭亡又是由谁造成的呢。


简介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苧罗山。苧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后来,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便是这批美女中的一位)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最终灭掉了吴国。 罗隐这首讽刺诗,以被人传颂的曾使吴国遭受灭亡的美女西施为题,从另一角度抒发议论,指出国家灭亡的原因,不能全部归罪于女人是“祸水”。并公开反对“女人祸水”这一观点,为西施翻案。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诗一开头,就旗帜鲜明地道出自已的观点,为西施鸣不平。反对将吴国灭亡的责任,强加在一个弱女子西施身上。这里的“自有时”三字,用得十分精当,它指的是促成国家兴亡、战败的各种复杂的因素。而“自有时”,表明了吴国的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复杂的原因(如统治阶级的腐败、内讧等),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就有力地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佛家认为:任何人与事物,都有“生、成、住、坏、灭”的时限和过程。“自有时”三字,实在值得深思。“何苦”一语,在劝解的口吻中,又含有嘲讽的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于一个弱女子,这又是何苦呢!这里,诗人挖苦讽刺的对象,并非是一般的“吴人”,而是吴国的统治阶层。 以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到推理上来:“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前句继续为西施辩解,后句又以“越国亡来”作为论据,进而提出问题,表明诗人所要表达的情理: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谁呢?这里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达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晚唐诗人崔道融,也写过类似的诗:“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比较起来,上述两首诗的立意相似,而又各具特色。罗隐这首诗,议论充分,能联系时运,来分析国家的兴亡,比崔道融的诗,似觉深入一层。而崔道融的诗,所发议论,不仅诉诸理智,而且诉诸感情,将理智和感情、议论和描写, 自然地揉合在一起,这较之罗隐的诗,又有高出一筹的地方。 因此,这两首吟西施的诗作,都不失为上乘之作。故笔者将它们放在一起 ,并而述之。



白角篦

〔罗隐〕 〔唐〕

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

莫言此个尖头物,几度撩人恶发来。

铜雀台

〔罗隐〕 〔唐〕

强歌强舞竟难胜,花落花开泪满膺。

只合当年伴君死,免交憔悴望西陵。

鹦鹉

〔罗隐〕 〔唐〕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金钱花

〔罗隐〕 〔唐〕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斸将。

〔罗隐〕 〔唐〕

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

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邺城

〔罗隐〕 〔唐〕

台上年年掩翠蛾,台前高树夹漳河。

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

〔罗隐〕 〔唐〕

沈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烟暖玉楼春。

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

早发

〔罗隐〕 〔唐〕

北去南来无定居,此生生计竟何如。

酷怜一觉平明睡,长被鸡声恶破除。

浮云

〔罗隐〕 〔唐〕

溶溶曳曳自舒张,不向苍梧即帝乡。

莫道无心便无事,也曾愁杀楚襄王。

四皓庙

〔罗隐〕 〔唐〕

汉惠秦皇事已闻,庙前高木眼前云。

楚王谩费闲心力,六里青山尽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