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注释

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论语·为政篇·第五章

〔孔子〕 〔周〕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篇·第六章

〔孔子〕 〔周〕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篇·第七章

〔孔子〕 〔周〕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篇·第八章

〔孔子〕 〔周〕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篇·第九章

〔孔子〕 〔周〕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篇·第三章

〔孔子〕 〔周〕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篇·第二章

〔孔子〕 〔周〕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论语·为政篇·第一章

〔孔子〕 〔周〕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八佾篇·第二十六章

〔孔子〕 〔周〕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篇·第二十五章

〔孔子〕 〔周〕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