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田间杂纪(其二)

正是山花最闹时,浓浓淡淡未离披。

映山红与昭亭紫,挽住行人赠一枝。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现在正是山里的花最热闹的时候,花的颜色浓浓的、淡淡的还没有完全散开。 映山红和昭亭紫一起绽放,在行人的路上拦住他们,送给他们一枝花。



菩萨蛮

〔无名氏〕 〔宋〕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水龙吟·春恨

〔陈亮〕 〔宋〕

闹花深处楼台,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永遇乐·元宵

〔李清照〕 〔宋〕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江城子

〔秦观〕 〔宋〕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宋〕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无言师还道院求诗

〔赵师秀〕 〔宋〕

师已无言矣,今吾何所云。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天下闲为宝,人间热似焚。

筠州郡斋近,安坐过秋分。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陆游〕 〔宋〕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西江月·新秋写兴

〔刘辰翁〕 〔宋〕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

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石钟山记

〔苏轼〕 〔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馀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箜箜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洪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款坎镗嗒之声,与向噌洪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噌洪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款坎镗嗒者,魏庄子之的、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