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痈疽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榖,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

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实。

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

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歧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

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榖不殖。

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

血气犹然,请言其故。

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

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

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

歧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

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

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

发于颈,名曰夭疽。

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

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

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

烦心者,死不可治。

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

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

痈发四五日,逞□之。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

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

发于胸,名曰井疽。

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发于膺,名曰甘疽。

色青,其状如榖实□□,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

发于胁,名曰败疵。

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陵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

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尻,名曰锐疽。

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

不急治,六十日死。

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

发于膝,名曰疵痈。

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

发于阳者,百日死。

发于阴者,三十日死。

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发于内踝,名曰走缓。

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

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

发于足傍,名曰厉痈。

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

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发于足趾,名脱痈。

其状赤黑,死不治。

不赤黑,不死。

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

歧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

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黄帝曰:何谓疽?

歧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

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

痈者,其皮上薄以泽。

此其候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黄帝说:“我听说肠胃接收粮食,上焦产生气息,温热分析食物,养护骨骼关节,通畅经络。中焦产生气息像露水一样,上升至溪谷,渗透到孙脉中,润润滑滑,变化后变成了红色的血液。血液流动和谐,孙脉首先满溢,然后注入络脉,都充盈,再接着注入经脉,阴阳调和后休息才能行动。行动有规律,周而复始,与天地天人合一,无法停止。要精确地调节,根据虚实,泻则不足,疾病则气减,停留则先有实证。根据实证去除虚病,补充需求,血气调和后,形体才能保持健康。我已经了解了血气的平衡和不平衡,但对于疮疡的病因、成败的时机和生死的期限,以及其远近程度,我还不清楚,希望您能告诉我。” 歧伯说:“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地一同度量,与地球的纪律相符合。所以当天体宿昼出现变异时,日月出现不完全的食蚀;当地球的纪律发生错乱时,水道会溢出,草木无法生长,五谷无法繁殖;当道路不畅通时,人民无法出行,巷聚地区也会发生分离。血气也是如此,请允许我解释。人体的血脉血液和护卫分布全身,周流不断,与星宿运行有相应关系,与经络数量相互呼应。寒邪进入经络之中时,会引起血液泄出,血液泄出后就无法通过,无法通过就会导致护卫气从之而不通畅,产生壅塞,因此会形成疮肿。寒气转化为热气时,如果热气炽盛,会导致组织腐烂,组织腐烂后就会形成脓液。如果脓液不排泄,就会导致筋腐,筋腐则会伤及骨骼,骨骼受伤则髓质消耗,如果没有适当的排泄,血液就会枯竭虚空,筋骨肌肉就会相互失去滋养,经脉也会受损,对五脏造成损害,导致不治可死。" 黄帝说:“希望您告诉我痈疽的表现形式和要注意避免的日期。” 歧伯说:“痈疽发生于咽喉中,称为猛疽。猛疽无法治愈,会化脓,脓液不排泄,堵塞咽喉,半日就会死亡。如果脓液排泄出来,可以服食豕膏并食用冷食,三天就可以痊愈。” “痈疽发生于颈部,称为夭疽。痈疽变大后呈现赤黑色,如果不及时治疗,热气会下降至渊腋部,前伤任脉,进一步影响肝肺功能。肝肺被炽热气体伤害,十余天后死亡。” “阳气郁滞,脑子被消耗,称为脑烁。病人面色不好,感觉颈部刺痛。如果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无法治疗,会死亡。” “痈疽发生于肩膀和肘部,称为疵痈。表面呈现赤黑色,需要紧急治疗,治疗后会大汗淋漓,不会对五脏产生伤害。痈疽发生四五天后就会开始消退。” “痈疽发生于腋下,颜色为红坚硬,称为米疽。需要用砭石治疗,砭石应该细长,轻轻地刺破痈疽,然后涂上豕膏,六天后就可以痊愈,不需要包扎。如果痈疽坚硬不溃破,会形成硬块,需要紧急治疗。” “痈疽发生于胸部,称为井疽。痈疽表面呈现大黄豆状,三四天后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向下蔓延至腹部,未能治疗,七天后会死亡。” “痈疽发生于胸前,称为甘疽。颜色为青色,呈现如谷实一样的形状,常常伴有寒热的症状,需要紧急治疗,去除寒热,十年后死亡,死后会排出脓液。” “痈疽发生于胁部,称为败疵。败疵这个病只会发生在女性身上,用灸疗法治疗,会形成大痈脓,治疗后会出现新生肉,大约有赤小豆那么大。可以用陵翘草根和苦石草根各一升,加入水六升,煮开后用三升,然后喝得多穿衣服,坐在釜上让身体出汗,直到全身汗出为止。” “痈疽发生于大腿和小腿部位,称为股胫疽。痈疽的外观没有太大变化,但会直接侵蚀骨头,如果不及时治疗,三十天后会死亡。” “痈疽发生于臀部,称为锐疽。外观为红色且坚硬,需要紧急治疗,如果不治疗,三十天后会死亡。” “痈疽发生于股沟处,称为赤施。如果不紧急治疗,六十天后会死亡。痈疽发生在两大腿之间,如果不治疗,十天之内会死亡。” “痈疽发生于膝盖部位,称为



远水

〔项斯〕 〔唐〕

渺渺浸天色,一边生晚光。

阔浮萍思远,寒入雁愁长。

北极连平地,东流即故乡。

扁舟来宿处,仿佛似潇湘。

远水

〔于武陵〕 〔唐〕

悔作望南浦,望中生远愁。

因知人易老,为有水东流。

欲附故乡信,不逢归客舟。

萋萋两岸草,又度一年秋。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岑参〕 〔唐〕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

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

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

旅中送迁客

〔吴融〕 〔唐〕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颇多野趣…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

〔元稹〕 〔唐〕

雁思欲回宾,风声乍变新。

各携红粉伎,俱伴紫垣人。

水面波疑縠,山腰虹似巾。

柳条黄大带,茭葑绿文茵。

雪尽才通屐,汀寒未有蘋.向阳偏晒羽,依岸小游鳞。

浦屿崎岖到,林园次第巡。

墨池怜嗜学,丹井羡登真。

雅叹游方盛,聊非意所亲。

白头辞北阙,沧海是东邻。

问俗烦江界,蒐畋想渭津。

故交音讯少,归梦往来频。

独喜同门旧,皆为列郡臣。

三刀连地轴,一苇碍车轮。

尚阻青天雾,空瞻白玉尘。

龙因雕字识,犬为送书驯。

胜事无穷境,流年有限身。

懒将闲气力,争斗野塘春。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

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

独博独眩,披发长跪,俯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

卒然自上,何气使然?

歧伯对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

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

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

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

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

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

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

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

故阴阳合传而棈明也。

目者,心使也。

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

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黄帝曰:余疑其然。

余每之东苑,未曾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劳神乎?

何其异也?

歧伯曰:不然也。

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

是故间者为迷,甚者为惑。

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

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黄帝曰:人之善饥而嗜食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榖,榖消则善饥。

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黄帝曰:病而得卧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黄帝曰: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

肠胃大则卫气留久。

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

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

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

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

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

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久留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

黄帝曰:善。

治此诸邪,奈何?

歧伯曰:先其脏腑,诛其小过,后调其气,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

歧伯对曰: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

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也。

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

至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积而作焉。

黄帝曰: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入焉。

其卫气日下一节,则不当风府,奈何?

歧伯曰: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气之所舍节,则其府也。

黄帝曰:善。

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而风常在,而疟特以时休,何也?

歧伯曰: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沈以内搏,故卫气应,乃作也。

帝曰:善。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

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

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

将必须八正虚邪,乃能伤人乎?

少师答曰:不然。

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人也,卒暴。

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

黄帝曰: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

少师答曰:帝弗知邪入乎。

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

黄帝曰:可得闻乎?

少师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郗,□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人浅不深。

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縰,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

少师答曰:三虚者,其死暴疾也。

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

黄帝曰:愿闻三虚。

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

帝曰:愿闻三实。

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

命曰三实。

  黄帝曰:善乎哉论!

明乎哉道!

请藏之金匮,然此一夫之论也。

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

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

黄帝曰:候之奈何?

少师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

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

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

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

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

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

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

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黄帝曰: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

少师答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

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

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

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

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

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

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曰旱乡。

从西方来,命日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

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国有大灾也。

正月朔日,风从东南方行,春有死亡。

正月朔日,天和温不风,粜贱,民不病。

天寒而风,粜贵,民多病。

此所谓候岁之风,残伤人者也。

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

三月戌不温,民多寒热。

四月巳不暑,民多瘅病。

十月申不寒。

民多暴死。

诸所谓风者,皆发屋,折树木,扬沙石起毫毛,发腠理者也。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

〔王冰〕 〔唐〕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

歧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

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

歧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

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一者,天也。

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

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二者,地也。

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

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三者,人也。

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

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物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四者,时也。

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五者,音也。

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六者,律也。

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厘,且员其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七者,星也。

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

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八者,风也。

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

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

九者,野也。

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

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留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

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

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

歧伯曰:一曰铁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

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肉间气。

三曰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

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

五曰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

六曰员利针,取法于厘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

主取痈痹者也。

七曰毫针,取注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

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

针形毕矣,此九针大小长短法也。

黄帝曰:愿闻身形,应九野,奈何?

歧伯曰:请言身形之应九野也。

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

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

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

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

右手应立秋,其中戊申己未。

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

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

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

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诸戊己。

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

所主左右上下身体有痈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溃治之,是谓天忌日也。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于灸刺。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治之以甘药。

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是谓形。

五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六腑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味。

五并: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并肺则悲,并肾则恐,并脾则畏,是谓五精之气,并于脏也。

五恶: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此五脏气所恶也。

五液: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出也。

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

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

五裁:病在筋,无食酸。

病在气,无食辛。

病在骨,无食咸。

病在血,无食苦。

病在肉,无食甘。

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栽也,命曰五栽。

五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五邪:邪入于阳,则为狂。

邪入于阴,则为血瘅。

邪入于阳,转则为癫疾。

邪入于阴,转则为喑。

阳入之于阴,病静。

阴出之于阳,病喜怒。

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

五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

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

故曰: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也。

足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厥阴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足之阴阳也。

手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心主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手之阴阳也。

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

〔王冰〕 〔唐〕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返于一。

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

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

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

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

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在吏。

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

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

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

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

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

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

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

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

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

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

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

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兀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

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

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

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

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

犯其两湿之地,则为痿。

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骨偏枯矣。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歧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

房昴为纬,虚张为经。

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

阳主昼,阴主夜。

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趾之端。

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

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趾次趾之间。

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

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趾之间。

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

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

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

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

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

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

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

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

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

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

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

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

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

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毋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

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

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

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

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

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

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

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

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

天与地同纪,纷纷纷纷,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