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寄梁汾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

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

重回首、莫弹酸泪。

不是天公教弃置,是南华、误却方城尉。

飘泊处,谁相慰。

别来我亦伤孤寄。

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

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

君莫恨、埋愁无地。

秋雨秋花关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计。

人岂得,长无谓。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落叶纷纷飘落吴江,万物萧索,大雁在秋风中南飞,千里碧空,云彩绵延。想你顾贞观半生落魄,漂泊江湖,船上载着酒,悲凉之油然而生。再回首时,不必落泪,莫要抱怨上天辜负了你的才华,是权贵猜忌你,使你仕途坎坷。当你四处漂泊,有谁安慰你的伤悲? 自分别之后,我也自伤自怜,险恶的环境已彻底磨灭了我的理想。我想登上高楼,眺望你远走的身影,但终于还是不忍亲眼看你离去。你不要埋怨愁绪无处排遣,要多留心天气冷暖,注意饮食,多多保重身体。须知道,人怎可能一辈子潦倒下去呢?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亦作曲牌名。一百十六字,前后阕各六仄韵。 吴江:吴凇江的别称,县名,属江苏省。梁汾要归于江南居苏州等地,故云木落吴江。 南雁:南飞的大雁。 「落魄」句:化用唐·杜樊川《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落魄,穷困失意,为生活所迫而到处流浪。 天公:天,以天拟人。故称,此处指朝廷。 弃置:扔在一边,废弃。 方城尉:指温飞卿,飞卿曾为方城尉,世称「温方城」。 孤寄:独身寄居他乡: 壮怀:豪壮的胸怀,唐·韩昌黎《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加餐:慰劝之辞,谓多迸饮食,保重身体。 无谓:即无所作为。化用唐·李义山《无题》:「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简介

《金缕曲·寄梁汾》是清初词人纳兰容若于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秋初识顾梁汾时酬赠之作。张草纫《纳兰词笺注》:「顾梁汾于康熙二十年秋因母丧南归,二十二年春,作者有《菩萨蛮·寄梁汾苕中》,苕中与本词中的『吴江』近在咫尺。本词有『秋雨秋花关塞冷』之句,因此可能作于二十二年九月至十月扈驾至五台山时。」这是一首以词代简的长调,用赋法铺叙,直发胸旨。词中有对梁汾的深情慰藉,有相思相念的诚挚友情的抒发,也有「壮怀都废」的牢骚。全词沉雄郁勃,顿挫跌宕,情致深婉。 此词词境空辽寂寞,这与纳兰自身的心境也有关系,纳兰虽然是门第显赫,但是他却一直认为是命运对自己的捉弄,令自己深陷豪门之中,无法自拔,无法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 所以,开篇头一句便是「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看似没有写出寂寞的心情,但实际上千言万语都已经融会在了词章中,碧云千里之下,西凤大雁,还有萧萧的落木,这些景象,无一不是透露着寂寞。 而后的寂寞便是叠叠加深,「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一种悲凉滋味在心头,纳兰与梁汾虽然情谊深厚,但梁汾总是要离开的,这首词便是纳兰写与梁汾的赠别词,友谊再长久,也抵不过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所以「重回首、莫弹酸泪」,这都是天意,何必去计较呢。 只要彼此心中有着牵挂,总还是会有见面的一天的。「不是天公教弃置,是才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乃纳兰安慰梁汾之言。梁汾怀才不遇,纳兰必然也是看在眼里的。他告诉梁汾,不要怀疑自己,只要坚持,总有雨后天晴的一天。 在下阕开始,纳兰便开始感伤自己:「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在寂寞中,打发时光,这是一件很惆怅的事情,此处的词章,句句写出寂寞,纳兰最擅长写寂寞,此处他虽然没有提及,但每个字眼都让人觉得深入骨髓的清冷。 「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计。」天高虽然任鸟飞,但自己却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词在最后,纳兰也只得悲伤地感慨道:「人岂得,长无谓。」是啊,生命总是世事变幻无常,宿命安排,岂是人事能预料的,还是听天由命吧。


赏析

清·徐電發《词苑丛谈》:此词一出,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海棠月•瓶梅

〔纳兰性德〕 〔清〕

重檐淡月浑如水。

浸寒香,一片小窗里。

双鱼冻合,似相伴,个人无寐。

横眸处,索笑而今已矣。

与谁更拥灯前髻。

乍横斜,疏影疑飞坠。

铜瓶小注,休教近,麝炉烟气。

酬伊也,几点夜深清泪。

金缕曲·初夏

〔朱彝尊〕 〔清〕

谁在纱窗语?

是梁问、双燕多愁,惜春归去。

早有田田青荷叶,占断板桥西路。

听半部、新添蛙鼓。

小白蔫红都不见,但愔愔、门巷吹香絮。

绿阴重,已如许。

花源岂是重来误?

尚依然、倚杏雕阑,笑桃朱户。

隔院秋千看尽拆,过了几番疏雨。

知永日、簸钱何处?

午梦初回人定倦,料无心、肯到闲庭宇。

空搔首,独延伫。

聊斋自志

〔蒲松龄〕 〔清〕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

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

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

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

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

情类黄州,喜人谈鬼。

闻则命笔,遂以成编。

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

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

睫在目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

遄飞逸兴,狂固难辞。

永托旷怀,痴且不讳。

展如之人,得毋向我胡卢耶?

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

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

放纵之言,或有未可概以人废者。

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

且也,少羸多病,长命不犹。

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

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

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

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

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茫茫六道,何可谓无其理哉!

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

萧斋瑟瑟,案冷疑冰。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嗟乎!

惊霜寒雀,抱树无温。

吊月秋虫,偎阑自热。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康熙己末春日。

说京师翠微山

〔龚自珍〕 〔清〕

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

不绝高,不敢绝高,以俯临京师也。

不居正北,居西北,为伞盖,不为枕障也。

出阜城门三十五里,不敢远京师也。

僧寺八九架其上,构其半,胪其趾,不使人无攀跻之阶,无喘息之憩。

不孤巉,近人情也。

与香山静宜园,相络相互,不触不背,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也。

与西山亦离亦合,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

草木有江东之玉兰,有苹婆,有巨松柏,杂华靡靡芬腴。

石皆黝润,亦有文采也。

名之曰翠微,亦典雅,亦谐于俗,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

最高处曰宝珠洞,山趾曰三山庵。

三山何有?

有三巨石离立也。

山之盩有泉,曰龙泉,澄澄然渟其间,其甃之也中矩。

泉之上有四松焉,松之皮白,皆百尺。

松之下,泉之上,为僧庐焉,名之曰龙泉寺。

名与京师宣武城南之寺同,不避同也。

寺有藏经一分,礼经以礼文佛,不则野矣。

寺外有刻石者,其言清和,康熙朝文士之言也。

寺八九,何以特言龙泉?

龙泉焉。

余皆显露,无龙泉,则不得为隐矣。

余极不忘龙泉也。

不忘龙泉,尤不忘松。

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偃神飞,白昼若雷雨。

四松之蔽可千亩。

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邓尉之松放,翠微之松肃。

邓尉之松古之逸,翠微之松古之直。

邓尉之松,殆不知天地为何物。

翠微之松,天地间不可无是松者也。

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龚自珍〕 〔清〕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

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属有告籴谋谋,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讙。

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屈折高下见。

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讙。

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

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岗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疑舟窗蠡觳也,审视,玻璃五色具。

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某家酒肆故址也”,约八九处。

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

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佳,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

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邵之土皆知余至,则大灌,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

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

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发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凄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

余既信信,拿流风,捕馀韵,乌睹所谓风嗥雨啸、鼯狖悲、鬼神泣者?

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弗可知。

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寿考者几人哉?

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

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

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

澄汰其繁缛淫蒸,而与之为萧疏澹荡,泠然瑟然,而不遽使人有苍莽寥泬之悲者,初秋也。

令扬州,其初秋也欤?

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游丹霞记

〔袁枚〕 〔清〕

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别买小舟,沿江往探。

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

疑岭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纹耶?

尤奇者,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

前舱相见,别矣,后舱又来。

山追客耶,客恋山耶?

舛午惝恍,不可思议。

行一日夜,至丹霞。

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

人侧身入,良久得路。

攀铁索升,别一天地。

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下滑履。

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

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

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

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

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

余宿静观楼。

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

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琤不断。

池多文鱼在泳游。

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

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

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

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功也。

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

又问:“无古碑何也?

”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

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

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

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

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

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杏花天

〔江开〕 〔清〕

谢娘庭院通芳径。

四无人、花梢转影。

几番心事无凭准。

等得青春过尽。

秋千下、佳期又近。

算毕竟、沉吟未稳。

不成又是教人恨。

待倩杨花去问。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龚自珍〕 〔清〕

钦差大臣兵部尚书都察右都御史林公既陛辞,礼部主事仁和龚自珍则献三种决定义,三种旁义,三种答难义,一种归墟义。

中国自禹、箕子以来,食货并重。

自明初开矿,四百余载,未尝增银一厘。

今银尽明初银也,地中实,地上虚,假使不漏于海,人事火患,岁岁约耗银三四千两,况漏于海如此乎?

此决定义,更无疑义。

汉世五行家,以食妖、服妖占天下之变。

鸦片烟则食妖也,其人病魂魄,逆昼夜。

其食者宜缳首诛!

贩者、造者宜刎脰诛!

兵丁食宜刎脰诛!

此决定义,更无疑义。

诛之不可胜诛,不可绝其源。

绝其源,则夷不逞,奸民不逞。

有二不逞,无武力何以胜也?

公驻澳门,距广州城远,夷筚也,公以文臣孤入夷筚。

其可乎?

此行宜以重兵自随,此正皇上颁关防使节制水师意也。

此决定义,更无疑义。

食妖宜绝矣,宜并杜绝呢羽毛之至,杜之则蚕桑之利重,木棉之利重,蚕桑、木棉之利重,则中国实。

又凡钟表、玻璃、燕窝之属,悦上都之少年,而夺其所重者,皆至不急物也,宜皆杜之。

此一旁义。

宜勒限使夷人徙澳门,不许留一夷。

留夷馆一所,为互市之栖止。

此又一旁义。

火器宜讲求,京师火器营,乾隆中攻金川用之,不知施于海便否?

广州有巧工能造火器否?

胡宗宪《图编》,有可约略仿用者否?

宜下君吏议,如带广州兵赴澳门,多带巧匠,以便修整军器。

此又一旁义。

于是有儒生送难者曰:中国食急于货,袭汉臣刘陶旧议论以相抵。

固也,似也,抑我岂护惜货,而置食于不理也哉?

此议施于开矿之朝,谓之切病。

施之于禁银出海之朝,谓之不切病。

食固第一,货即第二,禹、箕子言如此矣。

此一答难。

于是有关吏送难者曰:不用呢羽、钟表、燕窝、玻璃、税将绌。

夫中国与夷人互市,大利上在利其米,此外皆末也。

宜正告之曰:行将关税定额,陆续请减,未必不蒙恩允,国家断断不恃榷关所入,矧所损细所益大?

此又一答难。

乃有迂诞书生送难者,则不过曰为宽大而已,曰必毋用兵而已。

告之曰:刑乱邦用重典,周公公训也。

至于用兵,不比陆路之用兵,此驱之,非剿之也。

此守海口,防我境,不许其入,非与彼战于海,战于艅艎。

伏波将军则近水,非楼船将军,非横海将军也。

况陆路可追,此无可追,取不逞夷人及奸民,就地正典刑,非有大兵阵之原野之事,岂古人于陆路开边衅之比也哉?

此又一答难。

以上三难,送难者皆天下黠猾游说,而貌为老成迂拙者也。

粤省僚吏中有之,幕客中有之,游客中有之,商估中有之,恐绅士中未必无之,宜杀一儆百。

公此行此心,为若辈所动,游移万一,此千载之一时,事机一跌,不敢言之矣!

不敢言之矣!

古奉使之诗曰:“优心悄悄,仆夫况瘁。

”悄悄者何也?

虑尝试也,虑窥伺也,虑泄言也。

仆夫左右亲近之人,皆大敌也。

仆夫且忧形于色,而有况瘁之容,无飞扬之意,则善于奉使之至也。

阁下其绎此诗!

何为一归墟义也。

曰:我与公约,期公以两期期年,使中国十八行省银价平。

物力实,人心定,而后归报我皇上。

《书》曰:“若射之有志。

”我之言,公之鹄矣。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张惠言〕 〔清〕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

山侵溟渤,叠障东还。

人何在?

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

一树桃花,向人独笑。

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

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

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

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

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浣溪沙·红桥

〔王士禛〕 〔清〕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