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城坐雨

河外孤城枕草莱,绝边风雨送愁来。

一秋穿堑兵多死,十月烧荒将未回。

往事空馀元昊骨,壮心思上李陵台。

朝庭遣使吾何补,白面渐非济世才。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题注: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银川小志》《朔方道志》均收录此诗)。 夏城:此指晋时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时的都城统万城(在今陕西靖边县北)。 河外孤城:此指夏城(统万城)。《万历朔方新志》作“河北孤城”。 绝边:极远的边地。 一秋:整个秋天。 穿堑:穿越护城河和壕沟。 烧荒:古代北方守边将士,秋日纵火烧野草,使入侵骑兵缺乏水草,无从取得给养。 “往事空馀元昊骨”句:元昊于北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称帝后,曾对宋多次进行战争。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元昊死,作者感慨往事空悠悠。 李陵:名将李广之孙。汉武帝时任骑都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率兵五千人击匈奴,战败投降。 李陵台:指李陵的墓。宋·姜夔诗《李陵台》:“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明·陈恭尹《明妃怨》诗:“生死归殊俗,君王命妾来。莫令青冢草,生近李陵台。” “朝庭遣使吾何补”句:朝廷派我前来,但我是无补于事的。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词。 白面:白面书生,诗人自称。 惭:羞愧。 济世才:匡世救民的人才。



叙小修诗

〔袁宏道〕 〔明〕

弟小修诗,散逸者多矣,存者仅此耳。

余惧其复逸也,故刻之。

弟少也慧,十岁馀即著《黄山》、《雪》二赋,几五千馀言,虽不大佳,然刻画饤饾,傅以相如、太冲之法,视今之文士矜重以垂不朽者,无以异也。

然弟自厌薄之,弃去。

顾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旁及西方之书、教外之语备极研究。

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而欲与一世之豪杰为友。

其视妻子之相聚,如鹿豕之与群而不相属也。

其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

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

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

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

然予则极喜其疵处。

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

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

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

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

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

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

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

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

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

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发展,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

又性喜豪华,不安贫窘。

爱念光景,不受寂寞。

百金到手,顷刻都尽,故尝贫。

而沉湎嬉戏,不知樽节,故尝病。

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

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

予读而悲之。

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

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

且《离骚》一经,忿怼之极,党人偷乐,众女谣诼,不揆中情,信谗齌怒,皆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

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

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疑!

再游桃花源

〔袁中道〕 〔明〕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

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

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

桃可千馀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馀,流泉汩汩。

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李龙眠画罗汉记

〔黄淳耀〕 〔明〕

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

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仅见腰足。

一人戴笠携杖,衣袂翩然,若将渡而无意者。

一人凝立无望,开口自语。

一人跽左足,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缠结状,双屦脱置足旁,回顾微哂。

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伸足入水,如测浅深者。

为渡者九人:一人以手揭衣,一人左手策杖,目皆下视,口呿不合。

一人脱衣,又手捧之而承以首。

一人前其杖,回首视捧衣者。

两童子首发鬅鬙,共舁一人以渡。

所舁者长眉覆颊,面怪伟如秋潭老蛟。

一人仰面视长眉者。

一人貌亦老苍,伛偻策杖,去岸无几,若幸其将至者。

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闭口,以手反负之,若重不能胜者。

一人貌老过于伛偻者,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

而已渡者一人,捉其右臂,作势起之。

老者努其喙,缬纹皆见。

又一人已渡者,双足尚跣,出其履将纳之,而仰视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轩渠自得。

按罗汉于佛氏为得道之称,后世所传高僧,犹云锡飞杯渡。

而为渡江,艰辛乃尔,殊可怪也。

推画者之意,岂以佛氏之作止语默皆与人同,而世之学佛者徒求卓诡变幻、可喜可愕之迹,故为此图以警发之欤?

昔人谓太清楼所藏吕真人画像俨若孔、老,与他画师作轻扬状者不同,当即此意。

申屠敦之鼎

〔宋濂〕 〔明〕

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

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

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

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

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

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

”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敦不平,辨数不已。

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

士之于文亦然。

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 〔明〕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

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

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 呜呼!

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

是将不胜笑也。

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

”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因自谓竹溪主人。

甥其为我记之。

”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

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

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

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

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

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

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

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吾重有所感矣。

秋望

〔李梦阳〕 〔明〕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且行且珍惜

〔无名氏〕 〔明〕

看山思水流,触景进乡愁,问君意随流,绵愁几时休。

念己勿念欲,行己知行义,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古蟾宫·元宵

〔王磐〕 〔明〕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

只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元宵

〔唐寅〕 〔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夜泉

〔袁中道〕 〔明〕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