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宁川王大卿寄游天台韵

我观人生天地间,古今吁嗟行路难。

跻攀尺寸不可上,太行蜀道凋朱颜。

天台胜绝神仙录,遐方企仰倾心读。

跬步之间未暇登,多缘重耳而轻目。

胸量汪汪沧海窄,笔端旧有回天力。

莫年闲伴赤松游,兴来不负东山屐。

华顶万八千丈高,衡南泰北齐堪招。

凌风矫首欲飞举,收拾万象穷秋毫。

方广云中忽披觌,半千圣者皆相识。

妙法轰轰两涧宣,危磴蜒蜒一潭碧。

安得妙手李伯时,貌取牛背刘凝之。

猗欤樗散岩壑底,与世聿兀略不羁。

爱山只愁山可移,独许明月清风知。

兴公按图曾作赋,拂庵未到先题诗。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赞达磨偈

〔释元肇〕 〔宋〕

踏翻地轴与天关,合国人追不再还。

去去一身轻似叶,长江千古浪如山。

韦驮天变相赞

〔释广闻〕 〔宋〕

横两腕中杵,现堆云里身。

权中示权处,依旧是天人。

郁山主赞

〔释广闻〕 〔宋〕

野水小桥外,诸峰凛寒色。

被驴子一交,至今翻不得。

政黄牛赞

〔释广闻〕 〔宋〕

人牛两相忘,又向桥边去。

眼明双鹭鹚,无非是熟处。

李源访圆泽赞

〔释广闻〕 〔宋〕

相看已瞭然,安用频频举。

长笛不禁闻,又随烟棹去。

登狼山

〔释元肇〕 〔宋〕

江南见山犹可惜,千里万里行不极。

江北见山绝可怜,三峰两峰谩堆积。

平生未识蜀道难,赖此为余双眼碧。

真人仙去狼不来,突兀与江相怒射。

寻诗更上最高峰,莫叹能消几緉屐。

水光山色只依然,顾我重来鬓非昔。

笑归丘壑横胸臆,别倩东风吹脚力。

次水心先生雁山韵

〔释元肇〕 〔宋〕

方壶圆峤神仙经,远不可到虚其名。

东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驾回山灵。

了知天地不终惜,雁荡殿出集大成。

辋川无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劳形。

有生莫厌行荦确,四十九折重盘萦。

珠玑乱撒龙斗富,楼殿巧著僧争清。

巅崖咫尺分阴晴,幽壑噫欠生雷霆。

新诗弹压得二妙,厖眉雪顶交欢迎。

煮茶夜坐发深省,古涧旋汲铜花青。

老子于此兴不浅,落红千点春无情。

和上官右史韵

〔释元肇〕 〔宋〕

夫子作春秋,大义明素王。

至于游夏辈,一字不敢当。

文风下秦汉,诗体更晋唐。

世道有隆替,人才随翕张。

致君与泽民,夷险公备尝。

山川寻谢屐,风月归奚囊。

满城风雨朝,采采篱下黄。

临风怀美人,在彼天一方。

二虫诗

〔释元肇〕 〔宋〕

蛛螫包祸心,满腹皆素丝。

补缀曾无功,贪伤不知疲。

谁云禁网密,施设近茅茨。

旦暮待游蚋,所得亦已卑。

蝎虎夸捷巧,缘壁行跂跂。

蛜蝛青蝇辈,苦遭暗中窥。

失身在蛛网,竟日秋檐垂。

蛛犹惧蝎绐,睥睨不敢为。

蛛网既已裂,蝎命不亦危。

嗟哉复嗟哉,诚大黠小痴。

纷纷事争夺,复何异于斯。

我闵为解粘,蝎去何所知。

但令嬉饱日,莫忘倒县时。

感彼两物情,成此一篇诗。

高鼓院桃村

〔释元肇〕 〔宋〕

举头见青山,高与天齐平。

俯首鉴灵泉,派分天池清。

是中十亩园,烂若红霞蒸。

夫差昔不国,舞榭歌台倾。

风惊柳腰折,雨集蛙部鸣。

霭霭墟里烟,纷纷鸡犬声。

寂寥千载后,公来畅幽情。

手种桃千株,草架屋数楹。

厥壤宜芬芳,昭俭易落成。

子孙相追随,日夕生遐征。

公今云台仙,轻强垂百龄。

支筇歌紫芝,倚松诵黄庭。

绿阴长蟠实,白莲闯池生。

客从何方来,略不通姓名。

自云多昔人,食之能飞升。

更老上所尊,只恐蒲轮徵。

公乎笑而已,客言曾不听。

归来向人说,洞口云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