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尧曰篇

尧曰:“咨!

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

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戒视成谓之暴。

慢令致期谓之贼。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圆觉经·序分

〔释迦牟尼〕 〔周〕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国语·祭公谏征犬戎

〔左丘明〕 〔周〕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

先王耀德不观兵。

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

观则玩,玩则无震。

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

允王保之。

’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

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

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

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

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

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

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

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

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有不祭,则修意。

有不祀,则修言。

有不享,则修文。

有不贡,则修名。

有不王,则修德。

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

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

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

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

吾闻夫犬戎树椁,能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自是荒服者不至。

国语·单子知陈必亡

〔左丘明〕 〔周〕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

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

民将筑台于夏氏。

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

”王曰:“何故?

”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

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

’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

’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

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

不夺民时,不蔑民功。

有优无匮,有逸无罢。

国有班事,县有序民。

’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

是故小大莫不怀爱。

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

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

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

’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

’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嫔姓矣乎?

陈,我大姬之后也。

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

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

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

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 六年,单子如楚。

八年,陈侯杀于夏氏。

九年,楚子入陈。

国语·展禽论祀爰居

〔左丘明〕 〔周〕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

臧文仲使国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

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

故慎制祀以为国典。

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

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

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

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

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

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

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

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

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

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

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

非是,不在祀典。

今海鸟至,已不知而犯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

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

无功而祀之,非仁也。

不知而不问,非知也。

今兹海其有灾乎?

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

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

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

”使书以为三策。

国语·里革断罟匡君

〔左丘明〕 〔周〕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

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

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罜䍡,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

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上鹿下夭},鸟翼鷇卵,虫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

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

是良罟也!

为我得法。

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

”师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论语·子张篇

〔孔子〕 〔周〕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

焉能为亡?

”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

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

孰后倦焉?

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

而亦何常师之有?

”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多见其不知量也。

”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微子篇

〔孔子〕 〔周〕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

”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

”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

”孔子行。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

”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论语·阳货篇

〔孔子〕 〔周〕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佛肸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

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吾岂匏瓜也哉?

焉能系而不食?

”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未也。

”“居!

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

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

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

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不有博弈者乎?

为之犹贤乎已。

”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论语·季氏篇

〔孔子〕 〔周〕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吾见其人矣。

吾闻其语矣。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其斯之谓与?

」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

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

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论语·卫灵公篇

〔孔子〕 〔周〕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

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子曰:“直哉史鱼!

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子曰:“已矣乎!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

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

众好之,必察焉。

”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子曰:“有教无类。

”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子曰:“辞达而已矣。

”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

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

”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