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重阳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心惊,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 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菊花。 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 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询问,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可归。


注释

酬:以诗文相赠答。 王处士:王炜暨(jì)。处士,旧时指有才德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秋老:指暮秋时节。 「相望各一涯」句:两人各在一方,彼此殷切想念。相望,互相怀念;一涯,一个角落。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愁眼:忧愁的眼光。 黄花:菊花。 阅:经历。 「天地存肝胆」句:天地间还存在有肝胆相照的人。 「江山阅鬓华」句:经历江山(指国家)的兴衰变化,不觉两鬓已经花白。(在文中也可译为「见证」,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鬓华,鬓髮花白。 讯:问讯。 逐客:这里指作者已流落在外,就象被放逐一样。


简介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明末清初诗人顾亭林的诗作,作者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题画

〔苍雪〕 〔清〕

松下无人一局残,空山松子落棋盘。

神仙更有神仙着,毕竟输赢下不完。

二月十三夜梦于邕江上

〔黎简〕 〔清〕

一度花时两梦之,一回无语一相思。

相思坟上种红豆,豆熟打坟知不知?

感遇

〔袁克文〕 〔清〕

乍着微绵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

南回寒雁掩孤月,西去骄风黯九城。

驹隙留身争一瞬,蛮声吹梦欲三更。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玉漏迟·冬夜闻南邻笙歌达曙

〔项鸿祚〕 〔清〕

病多欢意浅,空篝素被,伴人凄惋。

巷曲谁家,彻夜锦堂高宴。

一片氍毹月冷,料镫影、衣香烘软。

嫌漏短,漏长却在,者边庭院!

沈郎瘦已经年,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

总是无眠,听到笛慷箫倦。

咫尺银屏笑语,早檐角、惊鸟啼乱。

残梦远,声声晓钟敲断。

蝶恋花

〔宋徵舆〕 〔清〕

宝枕轻风秋梦薄。

红敛双蛾,颠倒垂金雀。

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著。

偏是断肠花不落。

人苦伤心,镜里颜非昨。

曾误当初青女约,只今霜夜思量着。

詹懋举以工为师

〔王士祯〕 〔清〕

万历末,詹懋举者,守颖州。

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

呼问之曰:“颇善此乎?

”曰:“然。

”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

詹大惊异,诘所自。

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此,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

”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

”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

”果良琴也。

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书剑侠事

〔王士禛〕 〔清〕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

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馀,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

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

”“将往何处?

”又漫应曰:“去处去。

”顷刻东逝,疾若飞隼。

崔云。

“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 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设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

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

因导之往。

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

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床榻甚设。

北为观音大士殿。

殿侧有小门,扃焉。

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

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

”久之,持朱封鐍山门而入。

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

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

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

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

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

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

急往市询逆旅主人。

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

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 至则妪出问故。

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

”曰:“然。

”入白。

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趺坐。

逆旅主人跪白前事。

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

吾当为一决!

”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

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市人集观者数百人。

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

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

”验之,良是。

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

”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

罗拜谢去。

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

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

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清〕

宋荔裳方伯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也。

问:“小儿读何书?

”以《史记》对。

问:“何人所作?

”曰:“太史公。

”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

”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

”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乃昂然而出。

沁园春

〔纳兰性德〕 〔清〕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游大龙湫记

〔戴名世〕 〔清〕

距乐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滨海。

余以岁辛巳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

坐少顷,出寺门里许,有泉曰燕尾泉。

水自大龙湫来,为锦溪。

锦溪之水至此从巨石落下,成小瀑布。

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

循锦溪而行,凡三四里,有峰屹立溪水中,旁无所倚,高数百丈,两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峰。

至峰下行百余步,又变为石帆,张于空中,曰一帆峰。

又行百余步,又变为石柱,孤撑云表,曰天柱峰。

左右皆石壁峭削,诡状殊态,不可胜数。

又行百余步,径穷路转,得大龙湫,为天下第一奇观。

水自雁湖合诸溪涧,会成巨渊,渊深黑不可测。

其侧有石槛,中作凹,水从凹中泻下,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远近斜正,变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骤雨,如云,如烟,如雾。

或飘转而中断,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

下为深潭,观者每立于潭外,相去数十步,水忽转舞向人,洒衣裾间,皆沾湿。

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盘溪横而不下。

盖其石壁高五千尺,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流数丈,辄已势远而力弱,飘飘蒙蒙,形状顿异。

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

潭之外有亭,曰忘归亭。

其侧有亭,曰观不足亭。

而龙湫右侧绝壁,曰连云障,障上有风洞,每洞口木叶飞舞,则大风疾作。

相传大龙湫上数里,复有上龙湫,飞流悬泻,亦数百丈,与大龙湫相似。

昔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无人迹,今不知其处矣。

余性好山水,而既游雁荡,观大龙湫,御风,恍惚仙去。

今追而记之,不能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