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洞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猨啼摇箭箙。

彩巾缠骹幅半斜,溪头簇队暎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战争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麻雀步履匆匆,沙地上发出沙沙声。四尺长的弯弓上,青色的石头箭头。 黑色的旗帜上,三个点表示铜鼓在鸣唤。高高地将箭放在箭筒中,猿猴高声啼叫。 彩色的巾带围绕着腰腹,穿过溪边,一群人排着队伍,映衬着葛花的光芒。 山潭中晚上的雾气吟唱着白鼍,竹制的蛇形飞镖射中了金色的沙土。 闲暇地驱赶竹枝制成的马匹,慢慢地回到家,因为官军自杀了容州槎的人。


赏析

《昌谷集注》:安南黄洞蛮黄少卿作乱。元和十一年,容管以兵却之。……乃将士畏险莫上,致杀良报功,容州槎且不免。贺故为谑告黄洞蛮之语曰:尔试闲驱竹马缓缓归家,官军之来自为杀容州搓,而不为尔也。情词特妙。 《载酒园诗话又编》:此篇前五句写蛮人悍勇之状,雀步蹙沙,状其行也;角弓石镞,黑幡铜鼓,言其孤矢及军中号令;猨啼状其声;踍胫骨斜缠彩巾,言其服饰。葛花当是野葛,《博物志》称「曹瞒习啖野葛」,卽此葛,非消酒之葛花也。葛,毒草;白鼍、竹蛇,皆毒物;总言蛮地风物之恶,官军不能深入久屯。末言军中杀戮无罪以冒功。读一过,万里之外,如在目前。(黄白山评:「徐文长云:『雀步』句状箭镞坠沙之声。」)谁谓不能感发人意乎?



上安州裴长史书

〔李白〕 〔唐〕

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白人焉,非天地,安得不言而知乎?

敢剖心析肝,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笑以明其心。

而粗陈其大纲,一快愤懑,惟君侯察焉。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

遭沮渠蒙逊之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

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

常横经籍诗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

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

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移三霜焉。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

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闻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

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

数年来观,筋骨尚在。

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

寝兴携持,无辍身手,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

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礼以迁窆,式昭朋情。

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

又昔与逸人东岩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

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

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并不起。

此则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

又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

因谓群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

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

」四海明识,且知此谈。

前此郡都督马公,朝野豪彦,一见尽礼,许为奇才。

因谓长史李京之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

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

」此则故交元丹,亲接斯议。

若苏、马二公愚人也,复何足陈?

倘贤者也,白有可尚。

夫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是知才难,不可多得。

白野人也,颇工于文,惟君侯顾之,无按剑也。

伏惟君侯贵而且贤,鹰扬虎视,齿若编贝,肤如凝脂,昭昭乎若玉山上行,朗然映人也。

而高义重诺,名飞天京,四方诸侯,闻风暗许。

倚剑慷慨,气干虹霓,月费千金,日宴群客。

出跃骏马,入罗红颜,所在之处,宾朋成市,故诗人歌曰:「宾朋何喧喧?

日夜裴公门。

愿得裴公之一言,不须驱马埒华轩。

」白不知君侯何以得此声于天壤之间?

岂不由重诺好贤,谦以下士得也?

而晚节改操,栖情翰林,天才超然,度越作者。

屈佐郧国,时惟清哉!

棱威雄雄,下慑群物。

白窃慕高义,已经十年,云山间之,造谒无路。

今也运会,得趋末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

常欲一雪心迹,崎岖未便。

何图谤詈忽生,众口攒毁,将欲投杼,下客震于严威。

然自明无辜,何忧悔吝?

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过此三者,鬼神不害。

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

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昔王东海问犯夜者曰:「何所从来?

」答曰:「从师受学,不觉日晚。

」王曰:「岂可鞭挞宁越,以立威名?

」想君侯通人,必不尔也。

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盼。

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

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

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长歌续短歌

〔李贺〕 〔唐〕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裴回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六么令

〔吕岩〕 〔唐〕

东与西,眼与眉。

偃月炉中运坎离,灵砂且上飞。

最幽微,是天机,你休痴,你不知。

芳草

〔罗邺〕 〔唐〕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

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

柳州罗池庙碑

〔韩愈〕 〔唐〕

罗池庙者,故刺史柳侯庙也。

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

三年,民各自矜奋曰:「兹土虽远京师,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则非人。

」 于是老幼相教语,莫违侯令。

凡有所为于其乡闾及于其家,皆曰:「吾侯闻之,得无不可于意否?

」莫不忖度而后从事。

凡令之期,民劝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

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修,猪牛鸭鸡,肥大蕃息。

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

先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

我侯之至,案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之。

大修孔子庙。

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

柳民既皆悦喜。

常于其部将魏忠、谢宁、欧阳翼饮酒驿亭,谓曰:「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

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

后三年,为庙祀我。

」及期而死。

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之。

其夕,梦翼而告之曰:「馆我于罗池。

」其月景辰,庙成大祭,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

明年春,魏忠、欧阳翼使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

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祸福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

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伸歌以祀焉,而并刻之。

柳侯,河东人,讳宗元,字子厚。

贤而有文章。

尝位于朝,光显矣,已而摈不用。

其辞曰: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

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之。

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

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颦以笑。

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

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

北方之人兮为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

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

下无苦湿兮高无干,粳稌充羡兮蛇蛟结蟠。

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

赠村公

〔尚颜〕 〔唐〕

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

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

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三怪物赋

〔李商隐〕 〔唐〕

其一物曰:「臣姓搰狐氏,帝名臣曰『巧彰』,字臣曰『九尾』,而官臣为『佞魖』焉。

」佞魖之状,领佩水凝,手贯风轮。

其能以乌为鹤,以鼠为虎,以蚩尤为诚臣,以共工为贤王,以夏姬为廉,以祝为鲁,诵节义于寒浞,赞韶曼于嫫姆。

其一物曰:「臣姓潜弩氏,帝名臣曰『携人』,字臣曰『衔骨』,而官臣为『谗』焉。

」谗之状,能使亲为疏,同为殊,使父脍其子,妻羹其夫。

又持一物,状若丰石,得人一恶,乃镌乃刻。

又持一物,大如长彗,得人一善,扫掠盖蔽。

谄啼伪泣,以就其事。

其一物曰:「臣姓狼贪氏,帝名臣曰『欲得』,字臣曰『善履』,而臣官为『贪』焉。

」贪之状,见有千眼,亦有千口,鼠牙蚕喙,通臂众手。

常居于仓,亦居于囊,颊钩骨箕,环联琅珰。

或时败累,囚于牢狴,拳梏屦校,丛棘死灰。

侥幸得释,他日复为。

游大林寺序

〔白居易〕 〔唐〕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

嗟乎!

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答荆南裴尚书论文书

〔柳冕〕 〔唐〕

猥辱来问,旷然独见,以为齿发渐衰,人情所惜也。

亲爱远道,人情不忘也。

大哉君子之言,有以见天地之心。

夫天生人,人生情。

圣与贤,在有情之内久矣。

苟忘情于仁义,是殆于学也。

忘情于骨肉,是殆于恩也。

忘情于朋友,是殆于义也。

此圣人尽知于斯,立教于斯。

今之儒者,苟持异论,以为圣人无情,误也。

故无情者,圣人见天地之心,知性命之本,守穷达之分,故得以忘情。

明仁义之道,斯须忘之,斯为过矣。

骨肉之恩,斯须忘之,斯为乱矣。

朋友之义,斯须忘之,斯为薄矣。

此三者,发于情而为礼,由于礼而为教。

故夫礼者,教人之情而已。

丈人志于道,故来书尽于道,是合于情尽于礼至矣。

昔颜回死,夫子曰:「天丧予。

」子路死,夫子曰:「天丧予。

」是圣人不忘情也久矣。

丈人岂不谓然乎?

如冕者,虽不得与君子同道,实与君子同心。

相顾老大,重以离别,况在万里,邈无前期,斯得忘情乎!

古人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况十年乎!

前所寄拙文,不为文以言之,盖有谓而为之者。

尧舜殁,《雅》颂作。

《雅》、《颂》寝,夫子作。

未有不因于教化,为文章以成《国风》。

是以君子之儒,学而为道,言而为经,行而为教,声而为律,和而为音,如日月丽乎天,无不照也。

如草木丽乎地,无不章也。

如圣人丽乎文,无不明也。

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谓之文,兼三才而名之曰儒。

儒之用,文之谓也。

言而不能文,君子耻之。

及王泽竭而诗不作,骚人起而淫丽兴,文与教分而为二。

以扬马之才,则不知教化。

以荀陈之道,则不知文章。

以孔门之教评之,非君子之儒也。

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

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知道则气衰,文多道寡,斯为艺矣。

《语》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兼之者斯为美矣。

昔游夏之文章与夫子之道能流,列于四科之末,此艺成而下也,苟言无文,斯不足徵。

小子志虽复古,力不足也。

言虽近道,辞则不文。

虽欲拯其将坠,末由也已。

丈人儒之君子,曲垂见褒,反以自愧。

冕再拜。

始安秋日

〔宋之问〕 〔唐〕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