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可吐

大法,春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

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 〔汉〕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

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动气在左,不可下。

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

虽有身热,卧则欲蜷。

动气在上,不可下。

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动气在下,不可下。

下之则腹胀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咽中闭寒,不可下。

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则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

诸外实者,不可下。

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厥者,当脐握热。

诸虚者,不可下。

下之则大渴,求水者易愈,恶水者剧。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虚者不可下也。

微则为咳,咳则吐涎,下之则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则胸中如虫啮,粥入则出,小便不利,两胁拘急,喘息为难,颈背相引,臂则不仁,极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而谷气多入,此为除中,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浮反在上,数反在下。

浮为阳虚,数为无血,浮为虚,数为热。

浮为虚,自汗出而恶寒。

数为痛,振寒而栗。

微弱在关,胸下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于胁,振寒相搏,形如疟状,医反下之,故令脉数、发热、狂走见鬼,心下为痞,小便淋沥,小腹甚硬,小便尿血也。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荣中寒。

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

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

医为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

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

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

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

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

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

重被而复之,汗出而冒巅。

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

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

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

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

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

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卫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

医复以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污泥而死。

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却结于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

脉数者,不可下,下之则必烦,利不止。

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硬。

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则必清谷腹满。

伤寒发热,头痛,微汗。

发汗,则不识人。

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

下之则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

加温针则衄。

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

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

如此者恶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

热多者,目赤脉多,睛不慧,医复发之,咽中则伤。

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者便清谷,热多者便脓血。

若熏之,则身发黄。

若熨之,则咽燥。

若小便利者,可救之。

小便难者,为危殆。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

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

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两目闭。

贪水者,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

若发汗,则战栗,阴阳俱虚。

恶水者,若下之,则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

若发汗,则口中伤,舌上白胎,烦躁,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

若发汗,则小便自利也。

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

设脉浮革,固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 〔汉〕

大法,秋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

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

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宜下之,与大承气汤。

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后,脉沉。

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

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

〔张仲景〕 〔汉〕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证,前三阴三阳篇中,悉具载之。

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今复校勘,备列于后: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桂枝二两(去皮)麻黄*三两(去节)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桂枝加附子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术附汤方,附于此方内,去桂枝,加白术四两,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掰)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掰)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

白虎加人参汤方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余依白虎汤法。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依前法,煎服。

小便利,则愈。

以上九方,病证并在第二卷内。

葛根加半夏汤方于葛根汤方内,加入半夏半升,余依葛根汤法。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依桂枝汤法服栀子甘草豉汤方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依前法。

得吐,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

得吐,止后服。

柴胡加芒硝汤方于小柴胡汤方内,加芒硝六两,余依前法。

服不解,更服。

桂枝加桂汤方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共五两,余依前法。

以上六方,病证并在第三卷内。

柴胡桂枝汤方桂枝(去皮)黄芩人参各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掰)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计)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生姜泻心汤方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掰)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余依黄芩汤法服。

以上五方,病证并在第四卷内。

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一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掰)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芍药汤方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前共六两,余依桂枝汤法。

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二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大枣二十五枚(掰)吴茱萸二升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一方水酒各四升。

以上三方,病证并在第六卷内。

四逆加人参汤方于四逆汤方内,加人参一两,余依四逆汤法服。

四逆加猪胆汁汤方于四逆汤方内,加入猪胆汁半合,余依前法服。

如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以上二方,病证并在第七卷内。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无名氏〕 〔汉〕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

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

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无名氏〕 〔汉〕

春三月,此为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

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

生死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伤寒论·辨不可吐

〔张仲景〕 〔汉〕

合四证,已具太阳篇中。

伤寒论·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 〔汉〕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

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此一卷,第十七篇,凡三十一证,前有详说。

伤寒论·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张仲景〕 〔汉〕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然,一时间许,亦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

若病不解,当重发汗。

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

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尔。

设利者,为大逆。

硬为实,汗出而解。

何以故?

脉浮当以汗解。

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发汗。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 〔汉〕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

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

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闰。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

谷不得前。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脉微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日卒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

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

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

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

灸则发咳唾。

伤寒论·辨阴阳易阐煮劳复病证并治

〔张仲景〕 〔汉〕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

烧裩散方右取妇人中裩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

妇人病,取男子裩当烧灰。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

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三枚(炙,苦寒)栀子十四枚(掰,苦寒)豉一升(绵裹,苦寒)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复令微似汗。

伤寒差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脉浮者,以汗解之。

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方牡蛎(咸平,熬)泽泻(咸寒)栝蒌根(苦寒)蜀漆(辛平,洗,去腥)葶苈(苦寒,熬)商陆根(熬,辛酸,咸平)海藻(咸寒,洗去咸)以上各等分右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

小便利,止后服,日三服。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竹叶二把(辛平)石膏一斤(甘寒)半夏半升(洗,辛温)麦门冬一升(甘平,去心)人参三两(甘温)甘草二两(甘平,炙)粳米半升(甘微寒)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