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二鸟赋

吾何归乎!

吾将既行而后思。

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

出国门而东鹜,触白日之隆景。

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

过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

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

惟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

彼中心之何嘉?

徒外饰焉是逞。

余生命之湮厄,曾二鸟之不如?

汩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

辱饱食其有数,况荣名于荐书。

时所好之为贤,庸有谓余之非愚?

昔殷之高宗,得良弼于宵寐。

孰左右者为之先?

信天同而神比。

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致。

虽家到而户说,只以招尤而速累。

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

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

惟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戏。

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贞元十一年五月初二,我韩愈往东回故乡。初七,我从潼关出来,在黄河南面休息待渡。当时刚刚离开长安,有生不逢时的感叹。我看到路上有用笼子装着白色的乌鸦和白色的鸜鹆往西走的人,一边走一边在路上喊着:“某地某官派使者进献给皇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都把路让开,没有人敢正面看他。 我由此而私下为自己觉得悲哀:有幸生在天下太平的时候,继承了先人的遗产,没用过兵器和农具,不知道征战固守和耕耘收获的辛苦,读经书、写文章,从七岁到现在,一共已经二十二年了。我的行为不敢违背道义,家居读书的时候,想着古往今来的事情,也只记住其中一两件最重要的。我到吏部去参加选拔考试,和很多人一起参加博学宏辞科的选拔考试,却无法名列举荐的文书之上,不能与小官吏同上朝堂,得以瞻仰皇上的光明。现在这两只鸟,只因为羽毛不一般,而不是有道德有智谋、可以让人征求意见、帮助朝廷教育统治百姓的人,却反而得到提拔推荐,荣耀如此。所以我作这篇赋来为自己悲悼,并且阐明:那些有时运的人,即使只有小小的长处也一定能成为达官显贵,而没有时运的人,就算有一连串的优点也没有地方容纳。这篇赋是: 我回到哪儿去呀!我将在行动以后再思考。如果的确不足以让自己生活下去,哪里有饭吃我就到哪里去。出了京城的门就往东飞快地走,顶着白天强烈的阳光,我时不时流着泪回头看,感叹西边离开长安的道路是多么漫长。走过潼关,我坐下来休息,看见黄河的流水澎湃奔流;感触于那两只鸟无知却正蒙受皇上的恩宠,想到自己被斥退和两只鸟被宠爱完全不同的境遇,心里更加烦闷不安,它们的内在有什么美好的地方?只不过是靠外表美丽而自鸣得意。我一生的命运艰难阻塞,连这两只鸟都比不上;我四处漂泊,连续十年没有安定的住所;屈辱地吃饱饭的时候都寥寥可数,更何况被荣耀地列名于推荐文书之上呢?现在的时俗就喜欢贤人,哪里有人说我这个人不笨呢?当年殷高宗在晚上睡梦中得到贤良的辅佐;在这个贤人的周围,哪里有什么人预先引荐他?他实在是得到了上天的认同和帮助。在时运没有到来的时候,有时候帝皇赏识和左右关说两方面的追求都达不到目的;即使是挨家挨户的去宣扬自己,也只能招来错误和麻烦。 大概上天生下我,也还是希望我在人世间有所作为;我为什么不跟与古人相匹比,而独独为自己得不到官位而惆帐呢?我想那些得到了官职却无法胜任的人,是鬼神的戏弄;幸好我的年纪还没到暮年的地步,大可不必羡慕这一类人。


注释

赋:古代文体的一种,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以写景叙事,抒情说理。 贞元十一年:795年。贞元,唐德宗年号。 五月戊辰:贞元十一农历五月初二。 东归:往东回故乡。 癸(guǐ)酉:贞元十一农历五月初七。 潼(tóng)关:在今陕西华阴县。 息:指停留河边待渡。河之阴:黄河之南。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去:离开。 见行:《五百家注昌黎文集》作“行见”。行,道路。鸐鹆(qúyù):一作“鸲鹆”,鸟名,即八哥。乌和鸲鹆都是全身黑色的鸟,因此把羽毛纯白的乌和鸲鹆作为祥瑞之物献给皇帝。据《旧唐书·德宗纪》记载“(贞元十一年)六月,河阳献白乌。”西:向西。 号(háo):叫喊。 某土之守某官:语出《礼记》,意为太天下的土地都是皇帝一人所有,某地的长官是代替皇帝管理、守护这块土地的。 使使者:前一个“使”是动词,指派遣,后一个“使”是名词。使者,即差人。 东西行者:向东或向西走的人。 莫敢正目:不敢正面看进贡鸟的人。莫敢,不敢;正目,正面看。 因:于是。窃:私下里。 先人:祖先,包括父亲。遗业:遗留的产业。 识:一作“职”。干戈:兵器。耒耜(lěisì):翻土用的农具。勤:苦。 行己:自己的行为。有愧:这里指违背。道:道义。 19闲居:独居,指家居读书。故:事情。 仅:无几,差不多。志:同“识”,指铭记。 举:提拔。有司:指官府。 百十:或作“百千”,误,因为贞元九年应博学宏辞科的只有32人。偕进退:《五百家注昌黎文集》作“偕进偕退”。偕,偕同,一起;进退,指参加博学宏辞科的选拔考试。 曾:竟。不得名荐书:《五百家注昌黎文集》作“不得名于荐书”,不能名列于推荐做官的文书之中。名,列名;荐书,推荐做官的文书。 齿于下士:与卑职小吏相并列。齿,并列;下士,低职官吏。 承顾问:辅佐侍奉皇帝左右的近臣。赞:辅佐。教化:教导感化。 蒙:受到。采擢(zhuó):引进提拔。 光耀如此: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昌黎集》注:此下诸本有“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一句。按:观后云“庶无羡于斯类”,则此句乃妄人谬赘也。篇末注载欧阳文忠读李习之《幽怀赋》一段。公自云:“庶无羡于斯类”。欧阳子岂读之未终耶? 悼:悲伤。 遭时:即遇时。 达:显达。 累善:积累善行。容:纳用。 既行而后思:事已做过,再来思考。此与“三思而后行”恰好相反,是作者的激愤之词。 诚:实在。自存:自我生存。 苟:如果。其:指我。 国门:国都的门。东鹜(wù):东驰,指快速东归。鹜,驰,快走。 触:顶着。隆景:指日光强烈。隆,程度深;景,同“影”。 西路:西出长安之路。羌(qiāng):发语词,无义。永:长。 坐息:休息。 黄流:黄河。 方:刚刚。入幸:进入皇宫得到皇帝的宠幸。幸,到皇帝的宠幸。 进:二鸟之进幸。退:自己之退黜。殊异:不同。 怀之耿耿:耿耿于怀。耿耿,忧虑不安的样子。 中心:心中。何嘉:有什么值得称许的地方。 外饰:鸟的羽毛。逞:夸耀。 湮厄(yānè):阻塞艰困。湮,塞;阨,同“厄”,阻隔,险阻。 曾:岂。 汩(gǔ)东西与南北:四方奔走求食。汩,水流的样子,比喻人的奔走。 恒:通“亘”,持久。不居:不得安居。 有数:指次数少。 荣名:朱熹作“策名”,这样与“荐书”重复,且如姚范:“言饱食不可数得,况于与荐书之荣名乎?”故拟作“荣”为宜。 时所好(hào):时世所喜爱的。时,时俗。 庸有:岂有,哪有。庸,哪里。 殷之高宗:殷高宗武丁。 良弼(bì):此指傅说。弼,辅佐。宵寐(mèi):夜晚睡觉。相传武丁夜梦得名叫傅说的圣人,于是描绘其形貌,到处访求。后来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找到他,便任用他为相。 孰左右者为之先:本自《汉书·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非为我先。”左右,皇帝身边的大臣或亲近的人。为之先:预先引荐。 信:实在。天同:上天的赞同。神比:神灵的帮助。比,辅佐。 两求:指得到帝皇赏识和左右关说。莫致:不能得达。致,达到。 家到而户说:挨家挨户地宣传。 尤:过失,过错。速累:招致忧患。速,招致;累,麻烦。 期:希望。下地:与上句“上天"对应,即人间。 盍(hé):何不。求配于古人:跟传说一类古贤人相匹比。配,匹比;古人,指上文的傅说。 独:何独。怊怅(chāochàng):悲伤失意的样子。怊,悲愤。无位:无官位。 惟得之:指官位。惟,句首语气词。之,代词,指官位。不能:指无才力,不能追配古人。 戏:戏弄。 未暮:未到暮年。 庶:庶几,连词,表示在上述的情况之下才能避免某种后果或实现某种希望。斯类:这一类人,指二鸟一一类窃据职位而无实用的人。


简介

《感二鸟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赋。此赋正文前有序,序中用对比手法,写作者才高品正但不被人赏识录用,而两只无知禽鸟,“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却“反得蒙采擢荐进”,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埋没人才、荒恤国政的无知而可耻的行径。正文用感叹独白的形式来抒发作者心中对“惟进退之殊异”的不合理现象的耿耿怨气,哀叹自己命运坎坷到连两只鸟都不如。在艺术表现上,此赋少用典故,多用口语,句式趋向于散文化,使全赋曲曲折折,一唱三叹,通过人与鸟的鲜明对比,不仅写怀才不遇,还寄托着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开创事业的理想。


赏析

宋·苏舜钦《苏舜钦集·答马永书》:古者至治之世,有其道而不见用,独居畎亩,乐以终身,盖以多矣。故韩退之谓颜子恶于衣食陋巷,而依于孔子,虽乐不足称也。又观其《感二鸟赋》,悲激顿挫,有骚人之思,疑其年壮气锐,欲发其藻章,以耀于世,非其所存也。 宋·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前集·论文说》:有客与王子论文,谓王子曰:……韩退之文章之古者,后世莫得而疵之。然《感二鸟赋》乃少年所作,学识未逮,故有二鸟不如之叹。李汉序其文为篇什之首,非深知退之者也。予善其说,遂退而记之。 宋·黄震《黄氏日钞》:岂真有羡于白乌、鸜鹆?特因物托兴,使贱人贵物者知警尔。 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凡为文有遥想而言之者,有追忆而言之者,各有定所,不可乱也。《归去来辞》将归而赋耳。既归之事,当想像而言之。今日问途而下,皆追录之语,其于畦经,无乃窒乎?“已矣乎”云者,所以总结而为断也,不宜更及耘籽、啸咏之事。退之《感二鸟赋》亦然。 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昌黎先生全集录》:《感二鸟赋》初慷慨以悲歌,既而望古求配,一归于正,公所以卒有立者,此也。六一居士摘其初辞,不求其归,而日“羡二鸟之光荣,悼一饱之无时”。居士非好诋也,意在抑韩以伸李耳。韩不大抑,即李不大伸,学者援以为口实,则惑矣。



牛赋

〔柳宗元〕 〔唐〕

若知牛乎?

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牟然而鸣,黄钟满胆。

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往来修直,植乃禾黍。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

输入官仓,己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

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

或穿缄滕,或实俎豆。

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

曲意随势,不择处所。

不耕不驾,藿菽自与。

腾踏康庄,出入轻举。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

当道长鸣,闻者惊辟。

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

命有好丑,非若能力。

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山亭兴序

〔王勃〕 〔唐〕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即云深山大泽,龙蛇为得性之场。

广汉巨川,珠贝是有殊之地。

岂徒茂林修竹,王右军山阴之兰亭。

流水长堤,石季伦河阳之梓泽?

下官天性任真,直言淳朴。

拙容陋质,眇小之丈夫。

蹇步穷途,坎壈之君子。

文史足用,不读非道之书。

气调不羁,未被可人之目。

颍川人物,有荀家兄弟之风。

汉代英奇,守陈氏门宗之德。

乐天知命,一十九年。

负笈从师,二千馀里。

有宏农公者,日下无双,风流第一。

仁崖知宇,照临明日月之辉。

广度冲襟,磊落压乾坤之气。

王夷甫之瑶林琼树,直出风尘。

嵇叔夜之龙章凤姿,混同人野。

雄谈逸辩,吐满腹之精神。

达学奇才,抱填胸之文籍。

簪裾见屈,轻脱履于西阳。

山水来游,重横琴于南涧。

百年奇表,开壮志于同明。

千里心期,得神交于下走。

山人对兴,即是桃花之源。

隐士相逢,不异菖蒲之涧。

黄精野馔,赤石神脂。

玉案金盘,徵石髓于蛟龙之窟。

山樽野酌,求玉液于蓬莱之峰。

溪横燕尾,岩竖龙头。

锻野老之真珠,挂幽人之明镜。

山腰半折,溜王烈之香膏。

洞口横开,滴严遵之芳乳。

藤牵赤絮,南方之物产可知。

粉渍青田,外域之谣风在即。

人高调远,地爽气清。

抱玉策而登高,出琼林而更远。

汉家二百所之都郭,宫殿平看。

秦树四十郡之封畿,山河坐见。

班孟坚骋两京雄笔,以为天地之奥区。

张平子奋一代宏才,以为帝王之神丽。

珠城隐隐,阑干象北斗之宫。

清渭澄澄,滉漾即天河之水。

长松茂柏,钻宇宙而顿风云。

大壑横溪,吐江河而悬日月。

凤凰神岳,起烟雾而当轩。

鹦鹉春泉,杂风花而满谷。

望平原,荫丛薄。

山情放旷,即沧浪之水清。

野气萧条,即崆峒之人智。

摇头坐唱,顿足起舞。

风尘洒落,直上天池九万里。

邱墟雄壮,傍吞少华五千仞。

裁二仪为舆盖,倚八荒为户牖。

荣者吾不知其荣,美者吾不知其美。

下官以词峰直上,振笔札而前驱。

高明以翰苑横开,列文章于后殿。

情兴未已,即令樽中酒空。

彩笔未穷,须使山中兔尽。

祭韩吏部文

〔刘禹锡〕 〔唐〕

高山无穷,太华削成。

人文无穷,夫子挺生。

典训为徒,百家抗行。

当时者,皆出其下。

古人中求,为敌盖寡。

贞元之中,帝鼓薰琴。

奕奕金马,文章如林。

君自幽谷,升于高岑。

鸾凤一鸣,蜩螗革音。

手持文柄,高视寰海。

权衡低昂,瞻我所在。

三十馀年,声名塞天。

公鼎侯碑,志隧表阡。

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权豪来侮,人虎我鼠。

然诺洞开,人金我土。

亲亲尚旧,宜其寿考。

天人之学,可与论道。

二者不至,至者其谁。

岂天与人,好恶背驰。

昔遇夫子,聪明勇奋。

常操利刃,开我混沌。

子长在笔,予长在论。

持矛举楯,卒不能困。

时惟子厚,窜言其间。

赞词愉愉,固非颜颜。

磅礴上下,羲农以还。

会于有极,服之无言。

(阙) 岐山威凤不复鸣,华亭别鹤中夜惊。

畏简书兮拘印绶,思临恸兮志莫就。

生刍一束酒一杯,故人故人歆此来。

天论

〔刘禹锡〕 〔唐〕

【上篇】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

拘于昭昭者,则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徕,穷厄而呼必可闻,隐痛而祈必可答,如有物的然以宰者。

”故阴骘之说胜焉。

泥于冥冥者,则曰:“天与人实剌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

春滋乎堇荼,未尝择善。

跖、蹻介焉而遂,孔、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

”故自然之说胜焉。

余友河东解人柳子厚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之际。

故余作《天论》,以极其辩云。

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

天,有形之大者也。

人,动物之尤者也。

天之能,人固不能也。

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

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

其说曰: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阳而阜生,阴而肃杀。

水火伤物,木坚金利。

壮而武健,老而耗眊,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

阳而爇树,阴而揫敛。

防害用濡,禁焚用光。

斩材窾坚,液矿硎铓。

义制强讦,礼分长幼。

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当其赏,虽三旌之贵,万种之禄,处之咸曰宜。

何也?

为善而然也。

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

何也?

为恶而然也。

故其人曰:“天何预乃事耶?

唯告虔报本,肆类授时之礼,曰天而已矣。

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奚预乎天邪?

” 法小弛则是非驳,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

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

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

故其人曰:“彼宜然而信然,理也。

彼不当然而固然,岂理邪?

天也。

福或可以诈取,而祸或可以苟免。

”人道驳,故天命之说亦驳焉。

法大弛,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胜其非,人之能胜天之具尽丧矣。

夫实已丧而名徒存,彼昧者方挈挈然提无实之名,欲抗乎言天者,斯数穷矣。

故曰: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

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法大行,则其人曰:“天何预人邪,我蹈道而已。

”法大弛,则其人曰:“道竟何为邪?

任人而已。

”法小弛,则天人之论驳焉。

今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惑矣!

余曰: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

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

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

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

【中篇】 或曰:“子之言天与人交相胜,其理微,庸使户晓,盍取诸譬焉。

” 刘子曰:“若知旅乎?

夫旅者,群适乎莽苍,求休乎茂木,饮乎水泉,必强有力者先焉,否则虽圣且贤莫能竞也。

斯非天胜乎?

群次乎邑郛,求荫于华榱,饱于饩牢,必圣且贤者先焉,否则强有力莫能竞也。

斯非人胜乎?

苟道乎虞、芮,虽莽苍犹郛邑然。

苟由乎匡、宋,虽郛邑犹莽苍然。

是一日之途,天与人交相胜矣。

吾固曰:是非存焉,虽在野,人理胜也。

是非亡焉,虽在邦,天理胜也。

然则天非务胜乎人者也。

何哉?

人不幸则归乎天也,人诚务胜乎天者也。

何哉?

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

吾于一日之途而明乎天人,取诸近也已。

” 或者曰:“若是,则天之不相预乎人也信矣,古之人曷引天为?

”答曰:“若知操舟乎?

夫舟行乎潍、淄、伊、洛者,疾徐存乎人,次舍存乎人。

风之怒号,不能鼓为涛也。

流之溯洄,不能峭为魁也。

适有迅而安,亦人也。

适有覆而胶,亦人也。

舟中之人未尝有言天者,何哉?

理明故也。

彼行乎江、河、淮、海者,疾徐不可得而知也,次舍不可得而必也。

鸣条之风,可以沃日。

车盖之云,可以见怪。

恬然济,亦天也。

黯然沉,亦天也。

阽危而仅存,亦天也。

舟中之人未尝有言人者,何哉?

理昧故也。

” 问者曰:“吾见其骈焉而济者,风水等耳。

而有沉有不沉,非天曷司欤?

”答曰:“水与舟,二物也。

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

数存,然后势形乎其间焉。

一以沉,一以济,适当其数乘其势耳。

彼势之附乎物而生,犹影响也。

本乎徐者其势缓,故人得以晓也。

本乎疾者其势遽,故难得以晓也。

彼江、海之覆,犹伊、淄之覆也。

势有疾徐,故有不晓耳。

” 问者曰:“子之言数存而势生,非天也,天果狭于势邪?

”答曰:“天形恒圆而色恒青,周回可以度得,昼夜可以表候,非数之存乎?

恒高而不卑,恒动而不已,非势之乘乎?

今夫苍苍然者,一受其形于高大,而不能自还于卑小。

一乘其气于动用,而不能自休于俄顷,又恶能逃乎数而越乎势耶?

吾固曰: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

天与人,万物之尤者耳。

” 问者曰:“天果以有形而不能逃乎数,彼无形者,子安所寓其数邪?

”答曰:“若所谓无形者,非空乎?

空者,形之希微者也。

为体也不妨乎物,而为用也恒资乎有,必依于物而后形焉。

今为室庐,而高厚之形藏乎内也。

为器用,而规矩之形起乎内也。

音之作也有大小,而响不能逾。

表之立也有曲直,而影不能逾。

非空之数欤?

夫目之视,非能有光也,必因乎日月火炎而后光存焉。

所谓晦而幽者,目有所不能烛耳。

彼狸、狌、犬、鼠之目,庸谓晦为幽邪?

吾固曰: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

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

乌有天地之内有无形者耶?

古所谓无形,盖无常形耳,必因物而后见耳。

乌能逃乎数耶?

” 【下篇】 或曰:“古之言天之历象,有宣夜、浑天、《周髀》之书。

言天之高远卓诡,有邹子。

今子之言,有自乎?

”答曰:“吾非斯人之徒也。

大凡入乎数者,由小而推大必合,由人而推天亦合。

以理揆之,万物一贯也。

今夫人之有颜、目、耳、鼻、齿、毛、颐、口,百骸之粹美者也。

然而其本在夫肾、肠、心、腹。

天之有三光悬寓,万象之神明者也。

然而其本在乎山川五行。

浊为清母,重为轻始。

两位既仪,还相为庸。

嘘为雨露,噫为雷风。

乘气而生,群分汇从。

植类曰生,动类曰虫。

倮虫之长,为智最大,能执人理,与天交胜,用天之利,立人之纪。

纪纲或坏,复归其始。

尧、舜之书,首曰‘稽古’,不曰稽天。

幽、厉之诗,首曰‘上帝’,不言人事。

在舜之廷,元凯举焉,曰‘舜用之”,不曰天授。

在殷高宗,袭乱而兴,心知说贤,乃曰‘帝赉’。

尧民知余,难以神诬。

商俗以讹,引天而驱。

由是而言,天预人乎?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任华〕 〔唐〕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

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

何以言之?

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

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

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

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

人生几何?

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

霜天如扫,低向朱崖。

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

黑是铁色,锐如笔锋。

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

山水既尔,人亦其然。

衮乎对此,与我分手。

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忆旧游

〔鲍溶〕 〔唐〕

忆求无何乡,了在赤谷村。

仙人居其中,将往问所存。

日入蒙汜宿,石烟抱山门。

明月久不下,半峰照啼猿。

堂上白鹤翁,神清心无烦。

斋心侍席前,跪请长生恩。

云昔崆峒老,何词受轩辕。

从星使变化,任日张乾坤。

若到旧乡里,宛如曾讨论。

风移岩花气,珠贯金经言。

凉夜惜易尽,青烟谢晨喧。

自唯腥膻体,难久留其藩。

几世身在梦,百年云无根。

悠悠竟何事,愚智相忧冤。

叹息几晚寤,蒙师招其魂。

至今瑶华心,每想清水源。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唐〕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乌氏庙碑铭

〔韩愈〕 〔唐〕

元和五年,天子曰:“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恒,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其执以来!

”其四月,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

其下皆甲以出,操兵趋哗,牙门都将乌公重胤当军门叱曰:“天子有命,从有赏,敢违者斩!

”于是士皆敛兵还营,卒致从史京师。

壬辰,诏用乌公为银青光禄大夫、河阳军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张掖郡开国公。

居三年,河阳称治,诏赠其父工部尚书,且曰:“其以庙享。

”即以其年营庙于京师崇化里。

军佐窃议曰:“先公既位常伯,而先夫人无加命,号名差卑,于配不宜。

”语闻,诏赠先夫人刘氏沛国太夫人。

八年八月,庙成,三室同宇,祀自左领府君而下,作主于第。

乙巳,升于庙。

乌氏著于《春秋》,谱于《世本》,列于《姓苑》,在莒者存,在齐有余、枝鸣,皆为大夫。

秦有获,为大官。

其后世之江南者,家鄱阳。

处北者,家张掖,或入夷狄为君长。

唐初,察为左武卫大将军,实张掖人。

其子曰令望,为左领军卫大将军。

孙曰蒙,为中郎将。

是生赠尚书,讳承玼,字某。

乌氏自莒、齐、秦大夫以来,皆以材力显。

及武德已来,始以武功为名将家。

开元中,尚书管平卢先锋军,属破奚、契丹。

从战捺禄,走可突干。

渤海扰海上,至马都山,吏民逃徙失业,尚书领所部兵塞其道,堑原累石,绵四百里,深高皆三丈,寇不得进,民还其居,岁钱三千万余。

黑水、室韦以骑五千来属麾下,边威益张。

其后与耿仁智谋说史思明降。

思明复叛,尚书与兄承恩谋杀之。

事发,族夷,尚书独走免。

李光弼以闻,诏拜“冠军将军”,守右威卫将军,检校殿中监,封昌化郡王、石岭军使。

积粟厉兵,出入耕战。

以疾去职。

贞元十一年二月丁巳薨于华阴告平里,年若干,即葬于其地。

二子:大夫为长,季曰重元,为某官。

铭曰: 乌氏在唐,有家于初。

左武左领,二祖绍居。

中郎少卑,属于尚书。

不偿其劳,乃相大夫。

授我戎节,制有?

墟。

数备礼登,以有宗庙。

作庙天都,以致其孝。

右祖左孙,爰飨其报。

云谁无子,其有无孙。

克对无羞,乃惟有人。

念昔平卢,为艰为瘁。

大夫承之,危不弃义。

四方其平,士有迨息。

来觐来斋,以馈黍稷。

别知赋

〔韩愈〕 〔唐〕

余取友于天下,将岁行之两周。

下何深之不即,上何高之不求?

纷扰扰其既多,咸喜能而好修。

宁安显而独裕,顾厄穷而共愁。

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

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于海陬。

遇夫人之来使,辟公馆而罗羞。

索微言于乱志,发孤笑于群忧。

物何深而不镜,理何隐而不抽?

始参差以异序,卒烂漫而同流。

何此欢之不可恃,遂驾马而回辀?

山磝磝其相轧,树蓊蓊其相摎。

雨浪浪其不止,云浩浩其常浮。

知来者之不可以数,哀去此而无由。

倚郭郛而掩涕,空尽日以迟留。

横吹曲辞出塞

〔张籍〕 〔唐〕

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

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

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

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