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

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淮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怀古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长久以来记得和你分别的情景,楼上的景色变得稀疏,明亮的月光洒进来像水一样清澈。美酒畅快地唱起歌来,我舍不得离开,月亮伴随着我走过千里。三次别离过后,孤单的月光再次充满了整个空间,冷落的情景只有自己独自陶醉。拿起珠帘,凄然地看着自己的倒影,我共她一起到了天明也无法入眠。 今天早晨有一位客人,他从淮河上来,能够理解使君的深意。借助清澈的淮河,他清楚地到达了海洋,其中充满了相思的泪水。可是如今他在哪里呢?西垣清晨的寂静禁令,夜晚露水泛起的轻痕侵入了被子。此刻欣赏着回廊上的晨月,也应该默默地铭记在心中。


注释

永遇乐(lè):词牌名。大抵创自唐之中叶。清·毛稚黄《填词名解》云:「《永遇乐》,歇拍调也。唐杜祕书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後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词诀别。女持纸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调创自杜与否?」「杜祕书」,指杜与,其人史料无传。又,一说指杜樊川,樊川进士及第後又中制科,授弘文馆校书郎,执掌校理典籍、刊正谬误,与魏晋时祕书郎相当,故亦称「杜祕书」。然樊川流放河朔一事史无所载,但此後曾一度入观察使幕和节度使幕,似与在朝任职被贬有关。南宋·周草窗《武林旧事·卷一·圣节》下列「天基圣节」庆典,天基圣节是宋理宗诞辰,此谓皇帝祝寿之仪式。草窗《天基圣节排当乐次》下云:「正月五日,乐奏夹钟宫。觱篥(bì lì)起《万寿永无疆》,引子。上寿。第一盏,笛起《帝寿昌慢》……第五盏,觱篥起《永遇乐慢》。」宫中设宴称为排当。可见《永遇乐慢》原为用于祝寿宴会诸喜庆场合之宫廷音乐,可能很早就传人民间,北宋时已被文人用为词调。调始见宋柳耆卿《乐章集》,注歇指调「林钟商」,晁无咎词名《消息》,明末清初·万红友《词律》引晁无咎《消息》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钦定词谱·卷三十二》:「《永遇乐》有平韵、仄韵两体。」自柳耆卿创《永遇乐》仄韵体,此调在北宋均押仄韵。南宋时,陈西麓填此调改押平韵,其「玉腕笼寒」一首自注云:「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日湖渔唱》。《词律·卷十八》、《钦定词谱·卷三十二》均于此调下列仄韵、平韵两体。兹以苏、辛词为准。一百四字,前後阕各四仄韵。此调纡徐和缓,韵稀,而可平可仄之字较多,乃律宽之调,故宋人用此调者颇众,风格既可豪放,亦可婉约。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傅注于调名次行,题首有「公自序云」四字。元延祐本题注同傅注而无「公自序云」四字。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寄孙巨源」。 孙巨源:即孙洙,宋扬州广陵人,字巨源。孙昌龄子。羁丱能文,熟谙典故。宋仁宗皇祐元年(西元一〇四九年)未冠擢进士。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魏公叹为「今之贾傅」。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宋英宗治平三年(西元一〇六六年)应诏上疏言时政要务,事皆可行。为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王介甫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巨源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熙宁三年(西元一〇七一年),知海州。历官干当三班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宋神宗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擢翰林学士,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卒,年四十九。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孙洙传》。 海州:龙榆生笺:「《元和郡县志》:『海州,春秋鲁之东鄙,秦分薛郡为郯(Tán)郡,汉改郯为东海郡,武德四年改海州。』《元丰九域志》:『淮南东路海州,治朐(Qú)山县,东南至涟水军三百四十里,北至密州四百五十里。』」 景疏楼:傅子立注:「西汉疏广、疏受,仕为太子太傅、少傅,乞骸骨退归乡里,时人高其节。今东武有景疏楼,有景慕之意也。二疏,东海人。」刘尚荣按:「事详《汉书·卷七十一·疏广传》。此系综述大意,未引《传》文。东坡《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其二)》有云:『不独二疏为可慕,他时当有景孙楼。』自注:『巨源近离东海郡,有景疏楼。』傅子立误以为此词作于密州,遂谓『东武有景疏楼』。实则此词作于海州。」 「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孙巨源离海州後先南游江苏一带,于十月间与离杭北赴密州途东坡会于润州,东坡作《润州甘露书弹筝》诗和《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词。二人同游扬州诸地,至楚州分别。 下:元延祐本、吴讷钞本、《东坡外集》作「上」。 明月如水:傅子立注引唐·杜少陵《江月》诗:「江月光于水。」 月随人千里:傅子立注引南朝宋·鲍参军《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别来三度:龙榆生笺引《东坡诗集·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其一)》:「昔与巨源、刘贡父、刘莘老相遇于山阳。自尔契阔,惟巨源近者,复相见于京口。」又朱彊村注引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此词有『别来三度,孤光又满』,乃与相别巨源三月,而客至东武,为道寄语,故作此词。时巨源以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召还,计其必已自淮入京,故又有『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及『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等句,道其锁宿之情事也。此词作于乙卯正月,确不可易。案词叙称八月十五日坐别楼上,则词中『别来三度』,乃谓巨源之别海州,历九月、十月,至公至之十一月十五日恰为三度,非公与别三月也。仍从《纪年录》编甲寅。」 淮上:元延祐本作「濉(Suī)上」。龙榆生笺引《括地志》:「濉水首受浚仪县浪漾渠水,东经临虑县入泗。」 西垣:傅子立注:「中书省谓之西掖。刘公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刘尚荣按:「见《文选·卷二十三·〈赠答诗·刘公干赠徐干〉》。」 露华:《二妙集》本、毛本作「云华」。龙榆生笺引唐·李太白《清平调(其一)》:「春风拂槛露华浓。」


简介

这是一首怀人词,是为寄托对好友孙巨源的怀念而作。苏东坡此词一反常格,从对方写,通篇皆为设想之词,有人有己,扑朔迷离,写法上很别致。 上阕由设想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以月为抒情线索。首三句写景疏楼上饯别时「明月如水」;「美酒」三句写巨源起行後明月有情,「随人千里」;下六句写别来三度月圆,而旅途孤单,无人同醉,唯有明月相共,照影无眠。几种不同情景,层深递进。但这都是出自词人的想象,都是从对方在月下的心理感受上落笔,写得极有层次,形象逼真,情景宛然。词人这样着力刻画,表面上是映托巨源,实际上是写词人自己怀人之思。 过阕三句点破引發词人遥思之因,有客从濉上来,捎带了巨源「深意」,遂使词人更加痴情怀念。「凭仗」三句,又發奇想。淮河發源于河南,东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其下游流经淮阴、涟山入海。此时孙巨源在汴京,苏轼在海州,友人泪洒清淮,东流到海,见出其思念之情深;自己看出淮水中有友人相思之泪,又说明怀友之意切。举目所见,无不联想到友情,而且也知道友人也必念到自己。淮水之泪,将对方之深意,己方之情思,外化为具体形象,设想精奇,抒情深透。「而今」以下六句,又翻进一境,再写意想中景象,回应上阕几次点月,使全篇浑然圆妥,勾连一气,意脉层深。「夜永」句设想巨源在西垣(中书省)任起居舍人宫中值宿时情景,长夜无眠,孤清寂寞,「此时看、回廓晓月」,当起怀我之情,刻画更为感人,有形象,有情思。词人不说自己彻夜无眠,对月怀人,而说对方如此,仍是借人映己。最後「也应暗记」,四字可谓神来之笔,这里有人有我,深细婉曲,既写到了巨源的心理,又写出了自己的深意,是提醒,也是确信巨源会「暗记」往日的情景,二人绵长情思,具见言外。 此词以离别时的明月为线索抒写友情,艺术上别具一格。全词五次写到月:有离别时刻之月,有随友人而去之月,有时光流逝之月,有陪伴词人孤独之月,有友人所望之月。词之上阕以写月始,下阕以写月终,月光映衬友情,使作品词清意达,格高情真。



阮郎归

〔苏轼〕 〔宋〕

一年三度过苏台,清尊长是开。

佳人相问苦相猜:「这回来不来?

」 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咍。

他年桃李阿谁栽。

刘郎双鬓衰。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轼〕 〔宋〕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泷冈阡表

〔欧阳修〕 〔宋〕

呜呼!

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

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

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馀。

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

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

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

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馀,其何及也!

』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

』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矧求而有得邪?

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

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

呜呼!

其心厚于仁者邪!

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汝其勉之!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

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

又为泰州判官。

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

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

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

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

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

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

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

自登二府,天子推恩,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

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

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

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

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

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

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

此理之常也。

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

」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

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长相思·游西湖

〔康与之〕 〔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

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

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送别湖南部曲

〔辛弃疾〕 〔宋〕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宋〕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乡来一一是人家。

长寿乐·南昌生日

〔李清照〕 〔宋〕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玉堂春·后园春早

〔晏殊〕 〔宋〕

后园春早,残雪尚蒙烟草。

数树寒梅,欲绽香英。

小妹无端、折尽钗头朵,满把金尊细细倾。

忆得往年同伴,沉吟无限情。

恼乱东风、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

减字木兰花

〔陈袭善〕 〔宋〕

江南二月。

犹有枝头千点雪。

邀上芳尊。

却占东君一半春。

尊前眼底。

南国风光都在此。

移过江来。

从此江南不复开。

渔家傲·忆营妓周子文

〔陈袭善〕 〔宋〕

鹫岭峰前阑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

红粉佳人伤别袂。

情何已,登山临水年年是。

常记同来今独至,孤舟晚扬湖光里。

衰草斜阳无限意。

谁与寄,西湖水是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