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夜深,把油灯拨亮,在红笺上写满思念,却依然感到空虚无聊。长夜漫漫,时钟滴答作响,即使在梦中与爱人相会也总有所阻隔。 三更了,窗外的雨打在修竹上,一片风雨之声。将我的思念交付给秋潮,千万不要误了双鱼到谢桥之期。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四十八上下片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上片五句四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的变体。 红笺(jiān):一种制做精美的小幅红纸,常作为题写诗词、请柬等用。 玉漏:玉制的计时器,即漏壶。苏味道《王月十五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寒花:寒冷时节所开的花,一般多指菊花。 分付秋潮:谓将这孤独寂寞的苦情都付与此时的秋声秋雨中。 双鱼:代指书信。谢桥:谢娘桥,借指情人所居之处。


简介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坏境,不但增添了愁绪,而且表达了词人的相思之情。词的下片折转,又回到现实当中,增添了凄苦的氛围。全词虽然用典,但是疏淡当中见密丽,读来自然浑成。


赏析

首都师范大学东方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张秉戌《纳兰词笺注》:“片说灯下修书,即使写遍了信纸也难尽意,惆怅无聊之极。而此际偏又漏声迢迢相伴,不但添加愁绪,而且令人如醉如痴,仿佛见到了她的踪影。下片折转,又回到现实中来,写室外秋雨敲竹,点点声声,更增添了凄苦的氛围。结处将其渴盼相逢的心愿径吐,虽用典,但疏淡中见密丽,自然浑成。”



采桑子

〔纳兰性德〕 〔清〕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

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

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如梦令

〔纳兰性德〕 〔清〕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脂粉塘空遍绿苔,掠泥营垒燕相催。

妒他飞去却飞回。

一骑近从梅里过,片帆遥自藕溪来。

博山香烬未全灰。

浣溪沙·大觉寺

〔纳兰性德〕 〔清〕

燕垒空梁画壁寒,诸天花雨散幽关。

篆香清梵有无间。

蛱蝶乍从帘影度,樱桃半是鸟衔残。

此时相对一忘言。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清〕

抛却无端恨转长,慈云稽首返生香。

妙莲花说试推详。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

篆烟残烛并回肠。

采桑子

〔纳兰性德〕 〔清〕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

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虞美人

〔纳兰性德〕 〔清〕

绿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

怕听啼鴂出帘迟,挨到年年今日两相思。

凄凉满地红心草,此恨谁知道。

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

茶瓶儿

〔纳兰性德〕 〔清〕

杨花糁径樱桃落。

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

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

人瘦损、纸鸢风恶。

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

少年游

〔纳兰性德〕 〔清〕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

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

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人间词话·第六十四则

〔王国维〕 〔清〕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

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

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

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