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听罢一曲送别之歌,朋友匆匆解缆开船。举头四望,两岸青山之间,层林尽染,红叶夺目,只是水流迅疾,归行似箭。黄昏酒睡之后,朋友早已走远。漫天风雨之中,独自走下西楼。


注释

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叶:一作“树”。 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简介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前二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以描写景色作为反衬的手法表达情感,笔法富于变化。


赏析

《唐诗品汇》:谢云:醉中送别,见红叶青山,景象可爱,必不瞻望涕泣矣。日暮酒醒,行人已远,不能无惜别之怀,兼之满天风雨,离思又尚何如耶! 《唐诗正声》:吴逸一评;《阳关》诸作,多为行客兴慨,此独申己之凄况,故独妙于诸作。 《唐诗绝句类选》:后二句可与《阳关》竞美。盖“西出阳关”写行者不堪之情,“酒醒人远”写送者不堪之情,大抵送别诗妙在写情。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唐人长于送别,而《阳关》称最。他若“雪晴云散”、“蓟庭萧飒”,转相步骤,几成套语。此独舍却行子,写居人之思,立意既新,调复清逸,堪与盛唐争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胡次焱注:第三句言“酒醒”,则曲罢解舟,隐然见在醉中;水急流则舟行速,所以“人易远”:三句意脉相串。第四不言别愁,而但言其景象,缱绻之意见于言外,至今读之,犹使人凄然,此诗家之妙。珽意:曲罢舟行,酒醒人远,红叶青山,忽为“满天风雨”,皆含思无穷。盖舟因水急有不可暂挽之行;去当人醉,有不忍醒时之别。至于酒醒之后,对“风雨下西楼”,情之难堪,必有甚于别时者矣。 《删订唐诗解》:酒醒之后,对风雨下西楼,情之难堪,有其于别时者。 《唐诗摘钞》:此诗全写别后之情。首二句正从倚楼目送中见出,却倒接“下西楼”三字,情景笔意俱绝。 《历代诗法》:中晚唐人送别截句最多,无不尽态极妍;而不事尖巧,浑成一气,应推此为巨擘。 《网师园唐诗笺》:凄凉欲绝(末二句下)。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写出分手之易,怅望之切。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满天”句妙造自然,非浅学所能窥见。 《诗境浅说续编》:唐人送别诗,每情文兼至,凄音动人,如“君向潇湘我向秦”、“明朝相忆路漫漫”、“西出阳关无故人”、“不及汪伦送我情”及此诗皆是也。曲终人远,江上峰青,倘令柳枝娘凤鞋点拍,曼声歌之,当怨入落花深处矣。 《唐人绝句精华》:通首不叙别情,而末句七字中别后之情,殊觉难堪,此以景结情之说也。



酬李当

〔许浑〕 〔唐〕

知有瑶华手自开,巴人虚唱懒封回。

山阴一夜满溪雪,借问扁舟来不来。

〔许浑〕 〔唐〕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守风淮阴

〔许浑〕 〔唐〕

遥见江阴夜渔客,因思京口钓鱼时。

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

亡题

〔许浑〕 〔唐〕

商岭采芝寻四老,紫阳收术访三茅。

欲求不死长生诀,骨里无仙不肯教。

送杨发东归

〔许浑〕 〔唐〕

红花半落燕于飞,同客长安今独归。

一纸乡书报兄弟,还家羞著别时衣。

宿水閤

〔许浑〕 〔唐〕

野客从来不解愁,等闲乘月海西头。

未知南陌谁家子,夜半吹笙入水楼。

夜泊永乐有怀

〔许浑〕 〔唐〕

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

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

湖上

〔许浑〕 〔唐〕

仿佛欲当三五夕,万蝉清杂乱泉纹。

钓鱼船上一尊酒,月出渡头零落云。

重别

〔许浑〕 〔唐〕

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

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送曾主簿归楚州省觐予亦明日归姑孰

〔许浑〕 〔唐〕

帆转清淮极鸟飞,落帆应换老莱衣。

河亭未醉先惆怅,明日还从此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