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易传·卷一·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始降气者也。

始而通,终而济,保其正也,故统万物而无外。

夫天者,位也、质也。

乾者,人也、精神也,有其人然后定其位,精神通明然后统其质,故能云行雨施、生类继续。

大明终始而分其六位,乘其隐见而得其变化,故得生成而性命正矣。

是以圣人之当位也,保合于乾元太和之道乃利而终正也。

故能首出庶物万国保其安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健而不息,天之运也。

自强而成,德者君子之事也。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阳在下也。

阳气始生,潜而未形,虽德龙德,与众无以异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德施普也。

阳气生物始见于田也,稼者可以乘其时也,惟大人学之成德可以普天下所利、见明其道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反复道也。

君子能通天下之志、体天下之变,屈舒用舍唯时进退者也。

故当知终之地、守知至之机,有庇人之大德,守事君之小心,虽在上位反而复守其卑。

健于德、敬于人、勤于事上,终日而不懈夕。

犹惕然此其道也。

虽危,何咎君子所以修其德而后其身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进无咎也。

官人者人望其咎也。

位高者,主畏其逼也,位革于下也,可无惧乎?

位上公也、逼帝王也、可进而谦让恤患,以勤百姓将务时,以进其道也。

而犹自疑德之薄,而位之下,而卑以自守,故曰在渊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大人造也。

阳升而万物相见也,以圣人之大德而为乎天下,明以周之、神以化之,而莫见其状,则智惘辨其处,万物咸仰其宜,利见大人而赖其治也。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盈不可久也。

阳极则消之,盈则亏之,终则始之也。

亢而不知,虽尊极天下威大四海,未离于悔也。

故圣人与时而消息,则尧授舜、舜授禹,不极于亢,而善其终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阳者,刚德之物也。

凡用者皆取象焉,故曰乾坤,其易之门,邪阳肆而不已,则暴时而后动,则治。

夫首者事之,倡也。

故圣人之治天下也,有以诛乱去恶者也,应之而正,非其倡也。

则天下皆覩圣人之用九之无首也。

此天之无私矣,天下之归矣吉。

何往哉!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

亨者,嘉之会也。

利者,义之和也。

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嘉会,足以合礼。

利物,足以和。

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善于物治之始也,通其情治之道也,利于物而义归之,守其正则无败事矣。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

不见是而无闷。

乐则行之。

忧则违之。

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不易乎世,一世而不可辨也,道未行而名不彰也,世非之而不闷也,吉凶与人同患忧则违之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龙德而成行也。

非其位而居君德,谨信以为常,得于正也。

存诚以防邪,立于中也。

善世而不伐,守其谦也。

德博可施,万物虽利见之,其道未行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

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

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

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位虽高而犹可进也,德之修也,君子之知,在乎几也。

上体者,位之大也、难至之地也,而能至之,是其所至而至之,则乃免于悔也,故可与论其几矣。

事之难,在乎终也,而能终于下,是素知终而能终也,非义以利人则不能矣。

故可与存其义也,进德而不盈也,岂上位而骄乎。

安位以自守也,岂下位而忧乎。

惕然其危,何咎之有!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脩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上下无常,非求越其群也,所以自进其德,民归之。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

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

则各从其类也。

类之同、气之合,无情而相从也。

清者,本乎天上之道也。

浊者,本乎地下之事也。

圣人在上,君子、小人各得其所,亲而从其类,而天下定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

高而无民。

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民归者,位也,亢穷也,何有于民哉!

贤人何辅哉!

潜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

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见龙有君德矣。

时舍而不用也。

或跃以进其道、行其德而自试飞龙,治在一人也。

用九上下皆正,天下得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日中星鸟,春分象也。

乾道乃革,革于阴也。

位乎天德,高明而周也。

时者,天之节也。

乾者,中之动也。

时有节,动有中,亢则具极矣。

乾善用九,周而不殆,天之德也,可以观其则矣。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天之道,不形而善始,故谓之乾。

乾始通于物,物得而生也。

物利而成,虽利之而纯精不改其正,物自乘其化也。

故圣人经营其始终而不失其正焉,情兴于性,大通无累也,故乾之利美矣,安往而不利哉。

不言其所利者也。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夫干,刚健中正,为主纯精不杂之至也。

故始终六位,随时发散,能旁通庶物之情。

变化乘时,云行雨施而无不及,德之大者也。

君子象之,能博其德,乃日可见之行,则民之所利见矣。

故能体化合变而治于无形也。

潜之为言也。

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行未成,则于事不尽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行之成,乃君之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干干。

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刚者,物之健也,人之难御也,履重刚动而失之咎也,时无止也,人道无息也,故干干。

因其时,得其上下,乃无咎也。

九四,重刚而不中。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

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地道以上为用,承天以布生也。

天道以下为用,资始而流形于下也。

三履于地,守得其处,人道之安,据众之所也。

四升上矣,乘重刚矣。

上近于天,革于众庶者也。

位逼于尊,德崇于人,而犹自疑而不果,在渊而守下,故得无咎也。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

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

大人之道、无私之德,而不偏也。

而况于中人乎?

故能观象立器、征让与时而无差者也。

人者神之主也,得于人,鬼神之道可知也。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亢者直,进而不知退,极穷而悔也。

其惟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

其惟圣人乎?

进退存亡时之然,于我何有焉。

因内外之分明,则保其终而无悔,圣人之道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乾,元、亨、利、贞。解释:伟大啊乾元,万物的源始,就是负责统治天空。云在流动,雨在降下,物种繁衍,大明始终,六个位置都成熟,时机顺应六条龙以御天。天空的道理变化多端,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性命,只有和谐统一才能利于贞正。首先滋养万物,使得万国都安宁。 乾象征天行健,君子应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指的是,天之运行就是如此。要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德行为君子的目标。 初九,潜龙勿用。解释:阳气在地下。阳气虽然还未显露形态,但是无论是身为龙的品德,还是与众不同的地位都没有改变。他躲避



国风·郑风·风雨

〔无名氏〕 〔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毛诗序

〔卜商〕 〔周〕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

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

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

是《关雎》之义也。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

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墨子·第五十章·公输

〔墨子〕 〔周〕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 公输盘曰:“诺。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子墨子归,过宋。

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

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

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郑人买履

〔韩非〕 〔周〕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滥竽充数

〔韩非〕 〔周〕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孙子兵法·九地篇

〔孙武〕 〔周〕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

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

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

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

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

”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

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

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

无余命,非恶寿也。

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

偃卧者涕交颐。

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

率然者,常山之蛇也。

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

”曰:“可。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

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

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

四达者,衢地也。

入深者,重地也。

入浅者,轻地也。

背固前隘者,围地也。

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

轻地,吾将使之属。

争地,吾将趋其后。

交地,吾将谨其守。

衢地,吾将固其结。

重地,吾将继其食。

圮地,吾将进其涂。

围地,“吾将塞其阙。

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

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

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

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

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

先其所爱,微与之期。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楚狂接舆歌

〔无名氏〕 〔周〕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吾行却曲,无伤吾足。

楚狂接舆歌

〔无名氏〕 〔周〕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郑庄公戒饬守臣

〔左丘明〕 〔周〕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

庚辰,傅于许。

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

”郑师毕登。

壬午,遂入许。

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

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

许既伏其罪矣。

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

”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

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

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

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

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

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

我死,乃亟去之!

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夫许,大岳之胤也。

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郑庄公戒饬守臣

〔左丘明〕 〔周〕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

庚辰,傅于许。

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

”郑师毕登。

壬午,遂入许。

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

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

许既伏其罪矣。

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

”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

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

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

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

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

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

我死,乃亟去之!

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夫许,大岳之胤也。

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