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

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咏物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跟随丞相,游春观景,登上了铜雀台,欢娱之情油然而生。 仰脸望天,天空显得无比开阔,低头看地,地上记载着丞相的伟绩。 这真是个雄伟而高大的建筑,两边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 美丽的飞阁高接云天,远远地连着西城。 可以看到漳河之水曲弯流长,亦可看到座座花园郁郁青青。 (在这里)左右还有另两座高台,台上有龙凤的金玉雕像。 而东西两侧又有两座高桥,如同空中彩虹一般。 (在这里)低头可看到皇都的宏大壮丽之美,抬头则见云霞的轻慢浮动之美。 (于高台上)喜悦于众多才子的争相荟萃,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 (如此得意之下)仰头享受春风的温暖轻柔,闻听春季百鸟那宛如幼婴哭泣般的嘤嘤鸣叫。 直达天云的高台既然都已经立起来了,那么家父的愿望必定能实现! 对天下施以仁政,使得人们对京都倍加恭敬。 这样还要说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所治理的才算是盛世,这种人岂明白到底何为圣明之君? 就(像家父管理的)这样已经很好了!恩惠和恩泽已经远扬于天下了! 这般成功地辅助了皇帝,安定了四方啊! (家父)顺天地的规律而行,其辉煌的光芒如同日月一般! (这般人物)应该永远尊贵而没有终止的一天,其地位会和东皇太一般,其年岁也会和东皇太一一样长寿 (他会)拿着龙旗遨游天地,驾着鸾车周游浏览。 其恩德广布五湖四海,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多,百姓也安康。 希望这台子永远牢固,快乐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结束。 龙凤的金玉雕像:原文里的玉龙与金凤指的是铜雀台旁边的另两座高台,一为冰井台,一为金凤台,曹子建谓之玉龙与金凤。


简介

《铜雀台赋》是东汉末年曹子建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邺城铜雀台落成时所作,为汉赋中的经典作品,文辞华美。当时铜雀台建成后曹孟德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又命自己的几个儿子登台作赋。其中曹子建下笔成章,做出这部作品。



善哉行二首

〔曹丕〕 〔三国〕

【其一】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猴猿相追。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其二】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燕歌行(其二)

〔曹丕〕 〔三国〕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赠白马王彪(并序)

〔曹植〕 〔三国〕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

相思无终极。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

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

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

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

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

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典论·论文

〔曹丕〕 〔三国〕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幹,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幹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瑒和而不壮。

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至于杂以嘲戏。

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

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幹著论,成一家言。

美女篇

〔曹植〕 〔三国〕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

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情诗

〔曹植〕 〔三国〕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侍太子坐

〔曹植〕 〔三国〕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

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

清醴盈金觞,肴馔纵横陈。

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白马篇

〔曹植〕 〔三国〕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七哀诗

〔曹植〕 〔三国〕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

借问叹者谁?

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后出师表

〔诸葛亮〕 〔三国〕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偪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

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