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春日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薰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春天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争相展现才华如同杜牧,不妨来到湖上即刻题诗。 春天的烟雾弥漫着寺院,敲击着茶鼓声,夕阳的余晖照亮着楼台,高悬着酒旗。 浓郁的花香从峭壁和山脊间飘散,湿润的双翠打破了水面的涟漪。 在人世间幸而有一身蓑衣和斗笠,顺便登上渔船做一位钓鱼的师傅。


简介

作者王安国很喜爱杭州风光,曾有“游览须知此地佳”(《杭州呈胜之》)之句。《西湖春日》是他在杭州游览西湖春景所作。此诗曾误入《林逋集》,《宋诗纪事》已改署王安国。 只有超群的才华,方能摹写非凡的胜景。诗篇一开端,就用感喟企望的语气,披露了诗人对西湖的赞赏之情。杜牧因写过许多描摹湖山的名作,而深受人们推崇,故李商隐有“刻意伤春复伤到,人间惟有杜司勋”(《杜司勋》)之句。这里借企慕杜牧来赞美西湖,意思是,怎能得有杜牧那样的才华横溢之士来西湖题诗,以赞誉人间的美景呢?写法上是借客尊主,从侧面入题,振起全篇。 人间虽难得有杜牧的才华,但诗人来到湖上,山光水色,赏心悦目,雅兴遄飞,于是忍不住吟起诗来。以此,中间四句转入对西湖春景的正面描写:西湖边处处寺院,缭绕着袅袅飘动的春烟,时而传出一阵集合僧人饮茶的鼓声;孤山下楼台亭榭,披上了夕阳的霞光异彩,屋角间高插着招徕顾客的酒旗;起伏的山岩中,盛开着万紫千红的春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湖面游客的画船,冲破荡漾的波光摇曳前进,水花溅湿了刻画在船头上的双双翠鸟。这是十分细腻真切的西湖春光图。 中间四句,一句一景。写寺院,在春烟氤氲中响起茶鼓,足见其中香火之盛、僧徒之多;写楼台,于夕阳斜照中招展酒旗,暗示早晚游客不断,店铺繁忙。写山色,以“杂芳”烘染,“熏巘崿”三字,给人以浓香扑面之感(“巘崿”指山。巘是小山,见《诗经·大雅·公刘》;崿是山崖,见《文选》中张衡《西京赋》李善注解)。写湖光,借画舫点缀,“破涟漪”一语,写出游船的幽闲和湖水的平静。无论游山泛湖,还是寻访寺院,登临楼台,人们所领略的无不是一派赏心悦目、春意盎然的旖旎风光。这里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工笔刻画,不仅描摹出作用于视觉的生动画面,且从听觉、嗅觉、触觉各种角度,使读者感受到西湖春日的繁忙兴旺、欣欣向荣。 尾联抒写诗人对西湖的总体感受,意义上同首联呼应,措辞上也同开端绾合。诗人说,人生难有杜收之才,人间却幸有蓑衣和苇笠,他在湖上题诗,就算才情不够,也要驾起渔舟作一名钓翁。诗人眼望西湖风光,恋恋不忍离去,产生了栖身湖山的凝想和雅志。“幸”、“且”两词,回应上文“争得”,使结构紧严,浑然一体。



中夏

〔王安国〕 〔宋〕

朝晡广厦坐攲斜,稍觉炎天气象加。

紫玉箫攒湘竹笋,赤霜袍烂海榴花。

悠悠物外身无事,扰扰人闲智有涯。

五鼎一瓢何必问,且凭诗句度年华。

记梦

〔王安国〕 〔宋〕

万顷波涛木叶飞,笙箫宫殿号灵芝。

挥毫不似人间世,长乐钟声梦觉时。

诗一首

〔王安国〕 〔宋〕

吴兴太守美如何,太守从来恶祝鮀。

生若不为上柱国,死时犹合作阎罗。

诗一首

〔王安国〕 〔宋〕

三见齐王不一言,须知自古致君难。

纷纷齐虏夸迂阔,口舌从来易得官。

送客至西陵作

〔王安国〕 〔宋〕

若耶溪畔醉秋风,猎猎船旗照水红。

后夜钱塘酒楼上,梦魂应绕浙江东。

金山同正之吉甫会宿作寄城中二三子

〔王安国〕 〔宋〕

寺压苍厓势欲倾,欢然西度为谁兴。

云随草树萦层岫,江浸楼台点万灯。

坐久不知身寂寞,梦回犹觉气轩腾。

思君城郭尘埃满,相逐寻闲亦未能。

送文渊使君郎中赴当涂

〔王安国〕 〔宋〕

看花金谷屡衔杯,先后归时出处乖。

朝日衣冠辞魏阙,春风旗鼓过秦淮。

谈间咸庆连云屋,事外欢娱付水斋。

回首未成东下计,可无书札写离怀。

送德之提刑郎中赴广西

〔王安国〕 〔宋〕

天扶开宝至熙宁,和气薰蒸瘴疠停。

五管闾阎如按堵,六朝仁圣喜祥刑。

欲推恩泽求肤使,果见谋猷简大庭。

嗟我白头甘抱椠,看君归日上青冥。

送乌

〔王安国〕 〔宋〕

都人供帐国门东,淮海兵符节制中。

青琐论思虚夜月,朱幡游衍值秋风。

侯嗟谁在思张仲,民喜重临得次公。

内外忘怀能自适,何时谈笑一樽同。

送李子仪知明州

〔王安国〕 〔宋〕

儿童剧戏甬东天,小别侵寻二十年。

海岸楼台青嶂外,人家箫鼓白鸥边。

哀容愁问州民事,胜概欣逢太守贤。

为我剩题潇洒句,遥闻凤诏待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