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子法训·齐交
夫交之道,譬之于物,犹素之白也,染之以蓝则青。
游居交友,亦人之所染也。
韩起与田苏处,而成好仁之名。
甘茂事史举,用显齐、秦之功。
曹参师盖公,致清净之治。
窦长君兄弟出于贱隶,谨恭师友,皆为退让君子。
语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必得其人。
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穷达不阻其分,毁誉不疑其实。
夫交之道,譬之于物,犹素之白也,染之以蓝则青。
游居交友,亦人之所染也。
韩起与田苏处,而成好仁之名。
甘茂事史举,用显齐、秦之功。
曹参师盖公,致清净之治。
窦长君兄弟出于贱隶,谨恭师友,皆为退让君子。
语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必得其人。
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穷达不阻其分,毁誉不疑其实。
把交往之道用物品来比喻,就像没有染色的丝绸一样,用蓼蓝一染就会变青;人在社会生活中和人交往,和这个是一个道理。春秋时的韩起与晋国贤人田苏相处,成就了好仁之名;战国时的甘茂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在齐、秦两国建立了显达的功业;西汉初年的曹参拜道家大师盖公为师,终于成就了“休息无为”的清净之治;西汉窦皇后的两个兄弟窦长君、窦少君虽出身贱隶,但对有德行的师友恭谨有加,都成了谦让有礼的君子。 (荀子)有话说:“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这话虽说的是小事,却足以为大的事理设喻。交朋友,若是交往有道,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同心交好,其友谊比胶漆还牢固,其情谊比金石还坚定。这种能够相互信任、坦诚相待的朋友不会因贫穷显贵而分开,不会因谗言美誉而互相猜疑。
谯周认为,如果把交往之道用物品来比喻,就像没有染色的丝绸一样,用蓼蓝一染就会变青;人在社会生活中和人交往,和这个是一个道理。他在文中举了四组例子:春秋时晋国卿大夫韩起与晋国贤人田苏相处,成就了好仁之名;战国时的甘茂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在齐、秦两国建立了显达的功业;西汉初年的曹参拜道家大师盖公为师,终于成就了“休息无为”的清净之治;西汉窦皇后的两个兄弟窦长君、窦少君虽出身贱隶,但对有德行的师友恭谨有加,都成了谦让有礼的君子。随后,他又引用《荀子·劝学》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之句,论证了成长环境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也其脉在中。
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
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
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
是阴阳之法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
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
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邪?
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
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
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
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
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
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
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
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顺逆也。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
涂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
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
弹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
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
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
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
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
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时驾而游,北遵河曲。
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
节同时异,物是人非。
我劳如何。
今遣骑到邺,故使枉道相过,行矣自爱,丕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