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凭觞静忆去年秋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

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

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注释

诉衷情令:又名《一丝风》、《渔父家风》。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注意不应与唐教坊曲名《诉衷情》混淆。


简介

这首词描写孤独寂寞的相思之苦。开头两句,回忆去年秋天与情人在故溪头、桐树下相晤话别的情景。话别,是推断出来的,是根据下文的“恨”字说的,这恨,只能是离愁别恨。把相唔之处称作“故溪头”,也很有意思,加上一个“故”字,就把二人对年交往的情义包括进去了。接下来用“红叶题诗”的典故,是暗中把自己比喻幽闭的宫女,其孤独寂寞之情状依稀可见。过片三短句,写得很概括,但给读者留出的想象空间却很开阔。人是“漫倚高楼”,朝下面含情不语地凝望着悠悠的流水,此时此际,心中所忆、所想,所希冀、所企盼,均在不言之中。“水悠悠”之后接上“几多愁”,也许是巧合,这使读者联想到李后主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以,三个短句的表现力是相当强的。接下来,“雁书不到,蝶梦无凭”,巧妙地天然属对,把见不到信、做不成梦的情况通过典故表达出来,这一方面可与上片的用典相呼应,避免了失之单调的弊病,另一方面,也使得词句呈现出丰满的形象性,避免了抽象地空喊孤独、空喊寂寞的弊病。最后以“漫倚高楼”作结束,交代了全词所写的“凭觞静忆”和倚楼凝望的所在之处,使得主人公的活动有了个落脚点,这也是很必要的。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全词以倚楼作结,但倚楼的行为并没有停止,词读完了,在读者的印象中,好像主人公仍然在倚楼沉思,并没有移步离开那儿。



村居

〔张舜民〕 〔宋〕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过垂虹

〔姜夔〕 〔宋〕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辛丑除日寄子瞻

〔苏辙〕 〔宋〕

一岁不复居,一日安足惜。

人心畏增年,对酒语终夕。

夜长书室幽,灯烛明照席。

盘飧杂梁楚,羊炙错鱼腊。

庖人馔鸡兔,家味宛如昔。

有怀岐山下,展转不能释。

念同去闾里,此节三已失。

初来寄荆渚,鱼雁贱宜客。

楚人重岁时,爆竹鸣磔磔。

新春始涉五,田冻未生麦。

相携历唐许,花柳渐牙折。

居梁不耐贫,投杞避糠核。

城南庠斋静,终岁守坟籍。

酒酸未尝饮,牛美每共炙。

谓言従明年,此会可悬射。

同为洛中吏,相去不盈尺。

浊醪幸分季,新笋可饷伯。

巑巑嵩山美,漾漾洛水碧。

官闲得相従,春野玩朝日。

安知书閤下,群子并遭馘。

偶成一朝荣,遂使千里隔。

何年相会欢,逢节勿轻掷。

忆江南·成都好

〔仲殊〕 〔宋〕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遨灯火上红楼。

车马溢瀛洲。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

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

立马看风流。

夜深

〔周弼〕 〔宋〕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咏牡丹

〔王溥〕 〔宋〕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咏柳

〔曾巩〕 〔宋〕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二砺

〔郑思肖〕 〔宋〕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寒菊

〔郑思肖〕 〔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武夷山中

〔谢枋得〕 〔宋〕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