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韶》风暖净尘沙,缥缈炉烟吐绛霞。
凤辇曾停携半袖,玉音重问赐名花。
千章宝炬春光晓,十里旌旗泗水斜。
何幸随亲同被泽,皇恩优待圣人家。
诗
〔孔璐华〕 〔清〕
拟入京华共旧林,不期滇海久分襟。
锦囊但觉新诗少,白发还愁旧病深。
万里江湖难放棹,一楼风雨独停琴。
致君珍重无多语,惟把丹心答帝心。
敬题藏书图,盥手展卷轴。
开图心更伤,先姑倚书屋。
端严坐幽居,风景满清目。
诗书藏石室,庭前荫桐竹。
夫子尚幼年,侍亲捧书读。
我舅因远游,慈训严且肃。
夫子本好学,显亲与宗族。
哀哉孝思纯,每忆慈亲哭。
命吾当勤俭,往迹说心曲。
诗书亲口传,典衣买薪粟。
常自忆昔时,抱恨意未足。
我闻惟泪下,哽咽对清烛。
未得侍慈颜,百身何所赎。
衔哀拜遗容,濡毫更奠祝。
静思吴越中,民妇实可怜。
每到春夏交,育吞胜力田。
采桑不辞劳,陌上破晓天。
江北蚕独少,求茧尚艰难。
我取越蚕子,育之楼榭间。
北郊多柔桑,买此不费钱。
越中旧仆妇,养蚕已多年。
率彼怀其种,如蚁生蠉蠉。
每日亲视之,桑叶何攒攒。
将成色明洁,分箔上簇山。
如雨食叶声,三起还三眠。
吐丝皆成缕,作茧皆成圆。
缫丝可为帛,剥茧可为绵。
我思淮南人,耕稼业已专。
何不教村妇,采桑满陌阡。
民风既可厚,民力亦少宽。
为语儿女辈,物力当知艰。
几树桑青青,千个茧团团。
贫女一月工,织成绮与纨。
绮纨在尔身,忍令污且穿。
所以莱公妾,讽谏咏诗篇。
十载归陈留,每每思故园。
未识我姑面,含悲惟自吞。
常见吾夫子,逢节慕亲恩。
伤心不敢语,幸有椿堂存。
视媳如弱女,义训谆谆言。
凡为妇道者,德谦礼义纯。
优然而待下,仆婢亦和温。
克勤亦克俭,所闻敢不尊。
谁料今夏时,变幻更莫论。
山颓天忽倾,伤心复断魂。
耿耿肺腑碎,泪痕变血痕。
几度悲往事,无语望黄昏。
衰草被长阡,松柏围古墩。
罪重复何说,哀哀守墓门。
虚庭自幽敞,依依百笏宽。
我家汤沐宅,借居聊盘桓。
堂前有古槐,绿阴影团圞。
我亦爱花木,橐驼种此间。
新槐出檐际,垂柳拂栏杆。
紫藤杂丁香,还倚竹数竿。
海棠最嫣姹,桃李何攒攒。
虽未成老圃,因之忆杏坛。
春深雨渐多,日日对花看。
待得三五载,群卉皆可观。
出游已十载,复来住长安。
开轩惟把卷,恬然心共闲。
〔孔继勋〕 〔清〕
蓬岛南飞日,迷离四百峰。
罗阳一弯水,华首几声钟。
风雨空遥想,神仙不易逢。
何时恣来往,天外数芙蓉。
〔孔昭焜〕 〔清〕
仰陟万山巅,俯蹑绝洞底。
磊磊山上松,㶁㶁涧中水。
山重水更复,登降良无已。
茅屋有愚公,掬水茹松子。
愚者不物役,尔智物役尔。
〔孔庆镕〕 〔清〕
一舟重破绿溪烟,风景依稀别有天。
路转峰回非旧迹,水光山色认前缘。
昨宵鸡酒还疑梦,此景苍茫似隔年。
满地落花人怅望,白云深锁夕阳边。
〔孔广根〕 〔清〕
树杪秋声已不禁,那堪四壁动商音。
咽残怨绿愁红地,冷入劳人思妇心。
豆叶翻风篱落晚,苔花蚀雨寺门深。
一樽自引舒清啸,助尔长吟更短吟。
〔卞乃钰〕 〔清〕
德化流行俗自移,齐民那必在鞭笞。
愿将旧政贻新尹,慈惠长留去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