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

歧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

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

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

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

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

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

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

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

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

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黄帝说:我想听听五十个营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歧伯回答说:天上有二十八颗星宿,每个星宿有三十六分。人的气血循环一周共有一千八百分,相当于一天行走二十八个星宿的距离。人体经脉上下左右前后有二十八条脉,周身长十六丈两尺,对应着二十八个星宿。水漏流过一百个刻度,分为昼夜。所以一个人一呼吸,脉搏跳动两次,气血行走三寸;一次吸气,脉搏跳动两次,气血行走三寸;呼吸停顿,气血行走六寸;十次呼吸,气血行走六尺,相当于一天行走两分。二百七十次呼吸,气血行走十六丈两尺,相当于体内的气血循环一周。气血行走交通于中,循环一周经过身体,流出水漏二个刻度,相当于一天行走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次呼吸,气血行走再次周游于身体,流出水漏四个刻度,相当于一天行走四十分。二千七百次呼吸,气血行走十次周游于身体,流出水漏二十个刻度,相当于一天行走五个星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次呼吸,气血行走五十个营于身体,流出水漏一百个刻度,相当于一天行走二十八个星宿,到这个时候,体内的气血循环完全结束了。所谓交通,指的是循环一周的次数。因此,五十个营完备,就能达到天地的寿命,总共行走八百一十丈。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

〔王冰〕 〔唐〕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榖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

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髀,注心中。

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

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

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

上行注肾。

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

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

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

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

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

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是督脉也。

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

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

〔王冰〕 〔唐〕

黄帝曰:愿闻脉度。

歧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

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

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榖矣。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六腑不合则留为痈。

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

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

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

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

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

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黄帝曰: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荣也?

歧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

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

歧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黄帝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

歧伯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人焉受气?

阴阳焉会?

何气为营?

何气为卫?

营安从生?

卫于焉会?

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歧伯答曰:人受气于榖,榖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

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

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

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

歧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老者之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暝。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歧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歧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下,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

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何也?

歧伯曰:此外伤于风。

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

此气剽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

歧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

歧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

血者神气也。

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

歧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故水榖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榖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

歧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黄帝曰:善。

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

歧伯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

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

秋取经腧。

邪在腑,取之合。

冬取井荣,必深以留之。

温虐汗不出,为五十九痏,风□肤胀,为五十痏。

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

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转筋于阳,治其阳。

转筋于阴,治其阴。

皆卒刺之。

徒□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筒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必坚。

来缓则烦悗,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尽乃止。

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骨为干。

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

疠风者,素刺其肿上。

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

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

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

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煄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人将捕之。

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取三里以下。

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

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

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

〔王冰〕 〔唐〕

邪在肺则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

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

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

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

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

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

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

取之涌泉、昆仑。

视有血者,尽取之。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

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

黄帝内经·灵枢·骨度

〔王冰〕 〔唐〕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

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

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

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

腰围四尺二寸。

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

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

缺盆以下至□□,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

□□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

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

横骨,长六寸半。

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

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

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

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o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

附属以下至地,长三寸。

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

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

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

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

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

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

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

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

两颧之间,相去七寸。

两乳之间,广九寸半。

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

肩至肘,长一尺七寸。

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

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

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

是故视其经脉之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

〔王冰〕 〔唐〕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

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

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

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

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

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

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

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

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

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

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

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月少)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

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

其直者,上循(骨干),结于膝。

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

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

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

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踵,(疒贵)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

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

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敢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

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

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孟秋痹也。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

病在此者,主癎瘈及痉,在外者不能挽,在内者不能仰。

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

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季秋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

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

其支者,入耳中。

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

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痿颈肿,寒热在颈者。

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为肿者,复而锐之。

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中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

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

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

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

其支者,绕肩胛,挟脊。

直者,从肩髃上颈。

其支者,上颊,结于頄。

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仲冬痹也。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

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

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

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黄帝内经·灵枢·经水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

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

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

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

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

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

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合而以治,奈何?

刺之深浅,炙之壮数,可得闻乎?

歧伯答曰:善哉问也!

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

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才,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

歧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

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

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于胆。

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

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

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

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

  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

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

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

  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

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

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

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

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

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

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

歧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勿散,不留不泻也。

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

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

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

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

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

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

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

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

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量度乎?

歧伯答曰:其可为量度者,取其中度也。

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

若夫度之人,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量度刺乎。

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黄帝内经·灵枢·经别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

外有六腑,以应六律。

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

歧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

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

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

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

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牌,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颅,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

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

手心主之正,别入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王冰〕 〔唐〕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鼻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

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

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珍,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博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乿。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

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趾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灸则强食生肉,缓带被发,大杖重履而步。

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溃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

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

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

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者,毛折者则毛先死。

两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

脉不通,则血不流。

血不流,则毛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絻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

脉不荣,则肌肉软。

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

人中满,则唇反。

唇反者,肉先死。

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

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

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

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

发无泽者,骨先死。

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

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

故脉弗荣,则筋急。

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

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

目运者,为志先死。

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

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

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

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

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故诸刺络脉者,必刷其结上甚血者。

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

留之发为痹也。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

赤则有热。

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

胃中有热,鱼际络赤。

其暴黑者留久痹也。

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

其青短者,少气也。

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

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

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宜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

虚则欠欬,小便遗数。

取之去腕半寸。

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

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

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

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

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

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

取之两筋间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

上腕五寸,内注少阴。

其别者,上走肘,络肩□。

实则节弛肘废。

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

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

去腕三寸,别入太阴。

其别者,上循臂,乘肩□,上曲颊偏齿。

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实胇龋聋。

虚则齿寒痹隔。

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

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

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

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

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实则鼽窒,头背痛。

虚则鼽衄。

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

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

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

去踝八寸。

别走太阴。

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

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

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

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

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

虚则鼓胀。

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

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

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具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

取之所别者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

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

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

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取之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

下鸠尾,散于腹。

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

取之所别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

挟膂,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

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

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

视之不见,求之上下。

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