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王之涣

之涣,蓟门人。

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

中折节工文,十年名誉日振。

耻困场屋,遂交谒名公。

为诗情致雅畅,得齐、梁之风。

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

与王昌龄、高适、畅当忘形尔汝。

尝共诣旗亭,有梨园名部继至,昌龄等曰:"我辈擅诗名,未定甲乙。

可观诸伶讴诗,以多者为优。

"一伶唱昌龄二绝句,一唱适一绝句。

之涣曰:"乐人所唱皆下俚之词。

"须臾,一佳妓唱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复唱二绝,皆之涣词。

三子大笑。

之涣曰:"田舍奴,吾岂妄哉!

"诸伶竟不谕其故,拜曰:"肉眼不识神仙。

"三子从之酣醉终日。

其狂放如此云。

有诗传于今。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唐才子传·贺知章

〔辛文房〕 〔元〕

知章,字季真,会稽人。

少以文词知名,性旷夷,善谈论笑谑。

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

陆象先在中书,引为太常博士。

象先与知章最亲善,常曰:"季真清谈风韵,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

"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为太子宾客。

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

晚年尤加纵诞,无复礼度,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

又善草隶,每醉辄属词,笔不停辍,咸有可观,每纸不过数十字,好事者共传宝之。

天宝三年,因病,梦游帝居,及寤,表请为道士,求还乡里,即舍住宅为千秋观,上许之。

诏赐镜湖剡溪一曲,以给渔樵。

帝赋诗及太子、百官祖饯。

寿八十六。

集今传。

唐才子传·包何

〔辛文房〕 〔元〕

何,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也。

与弟佶,俱以诗鸣,时称"二包"。

天宝七年杨誉榜及第。

曾师事孟浩然,授格法。

与李嘉佑相友善。

大历中,仕终起居舍人。

诗传者可数,盖流离世故,率多素辞。

大播芳名,亦当时望族也。

唐才子传·包佶

〔辛文房〕 〔元〕

佶,字幼正。

天宝六年杨护榜进士。

累迁秘书监。

刘晏治财,奏为汴东两税使。

及晏罢,以佶为诸道盐铁等使。

未几,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居官谨确,所在有声。

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神和大雅,诗家老斫轮也。

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

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卒封丹阳郡公。

有诗集行于世。

唐才子传·张彪

〔辛文房〕 〔元〕

彪,颍上人。

初赴举,无所遇,适遭丧乱,奉老母避地隐居嵩山,供养至谨。

与孟云卿为中表,俱工古调诗。

云卿有赠云:"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

行行无定心,坎壈难归来。

"性高简,善草书。

志在轻举,《咏神仙》云:"五谷非长年,四气乃灵药。

列子何必待,吾心满寥廓。

"时与杜甫往还,尝《寄张十二山人》诗云:"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

草书何太古,诗兴不无神。

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

数篇吟可老,一字买堪贫。

"观工部之作,可知其人矣。

唐才子传·李嘉佑

〔辛文房〕 〔元〕

嘉佑,字从一,赵州人。

天宝七年杨誉榜进士,为秘书正字。

以罪谪南荒,未几何,有诏量移为鄱阳宰,又为江阴令。

后迁台、袁二州刺史。

善为诗,绮丽婉靡,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时风,人拟为吴均、何逊之敌。

自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风流也。

有集今传。

唐才子传·岑参

〔辛文房〕 〔元〕

参,南阳人,文本之后。

天宝三年赵岳榜第二人及第。

累官左补阙、起居郎,出为嘉州刺史。

杜鸿渐表置安西幕府,拜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辞罢。

别业在杜陵山中。

后终于蜀。

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寨堡,无不经行。

博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词清尚,用心良苦。

诗调尤高,唐兴罕见此作。

放情山水,故常怀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

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

每篇绝笔,人辄传咏。

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尝荐其识度清远,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

未及大用而谢世,岂不伤哉!

有集十卷行于世。

杜确为之序云。

大龙湫记

〔李孝光〕 〔元〕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

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

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馀,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

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

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倚立。

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

而其颠谽谺,犹蟹两鳌,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

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

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

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着人。

走入庵避,馀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

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

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

先生曰:“壮哉!

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

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曏所见。

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

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

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

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

潭中有斑鱼二十馀头,间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

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

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

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

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唐才子传·孟云卿

〔辛文房〕 〔元〕

云卿,关西人。

天宝间不第,气颇难平,志亦高尚,怀嘉遯之节。

与薛据相友善。

尝流寓荆州,杜工部多有与云卿赠答之作,甚爱重之。

工诗,其体祖述沈千运,渔猎陈拾遗,词气伤怨,虽然模效才得升堂,犹未入室,然当时古调,无出其右,一时之英也。

如"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又"朝亦常苦饥,暮亦常苦饥。

飘飘万里余,贫贱多是非。

少年莫远游,远游多不归"。

皆为当代推服。

韦应物《过广陵遇孟九赠诗》云:"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

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其才名于此可见矣。

仕终校书郎。

集今传。

云卿禀通济之才,沦吞噬之俗,栖栖南北,苦无所遇,何生之不辰也。

身处江湖,心存魏阙,犹杞国之人忧天坠,相率而逃者,匹夫之志,亦可念矣。

唐才子传·沈千运

〔辛文房〕 〔元〕

千运,吴兴人。

工旧体诗,气格高古,当时士流,皆敬慕之,号为"沈四山人"。

天宝中,数应举不第,时年齿已迈,遨游襄、邓间,干谒名公。

来濮上,感怀赋诗曰:"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族。

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

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

衰落当捐弃,贫贱招谤讟。

"其时多艰,自知屯蹇,遂浩然有归欤之志,赋诗曰:"栖隐无别事,所愿离风尘,不来城邑游,礼乐拘束人。

"又曰:"如何巢与由,天子不得臣。

"遂释志,还山中别业。

尝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有薄田园,儿稼女织,偃仰今古,自足此生。

谁能作小吏,走风尘下乎"高适赋《还山吟》赠行曰:"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

送君还山识君心,人生老大须恣意。

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

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同醒时意,梦魂可以相周旋。

"肃宗议备礼征致,会卒而罢。

有诗传世。

唐才子传·高适

〔辛文房〕 〔元〕

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

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

后举有道,授封丘尉。

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

后擢谏议大夫。

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李辅国忌其才。

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

还,为左散骑常侍。

永泰初卒。

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

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

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

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

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

中间唱和颇多。

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