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河北的老百姓日子真够艰难,生活在边疆与辽国和西夏相连, 一家家生男育女学习耕织,粮食布帛交给朝廷再向敌国奉献。 今年的大旱灾赤地千里,州县官吏依然抓壮丁去把苦役承担, 老少相互搀扶向南逃荒,河南虽然丰收,老百姓也缺粮断餐, 边民的愁苦如阴云遮空,天昏地暗,行人见了无不神情黯然, 无法逢时生在贞观年间,那时几文钱买一斗稻谷,没有战乱!


注释

河北:指黄河以北地方。 二边:指北宋与契丹、西夏接壤的地区。 长:长期。 输与:送给,这里指缴税纳赋。 官家:指朝廷。 事:供奉。 夷狄:中国古代东部、北部的两个少数民族,后用作泛称。这里指契丹和西夏。 千里赤:赤地千里,寸草不生。赤,空。 州县:指地方官府。 给:应承、负担。 河役:治理黄河的工役。 就南:到南方就食谋生。南,指黄河以南。 “悲愁白日天地昏”句:意谓百姓悲痛愁苦,在大白天也感到天昏地暗。 无颜色:指愁容惨淡,面色苍白。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公元627年-公元649年)。 斗粟数钱:史称贞观年间,境内大治,连年丰收,一斗米价仅三、四文钱。 兵戎:指战争。


简介

《河北民》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剪裁精当,言简意赅,全面反映当时百姓深受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之苦,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的唐太宗贞观之治,这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真切深刻地体现了此时此地的社会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王安石早年的诗歌创作学习杜甫关心政洽、同情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诗风也有取于杜诗的“沉郁顿挫”。这首诗在王安石的早期诗作中是颇有代表性的,诗中反映河北人民在天灾人祸双重拆磨下的苦难生活,字字句句饱含血泪,并透露出诗人内心无比的沉痛和人溺己溺的焦虑。这就有几分逼近杜诗的“沉郁”。而诗人因采取转折累益、渐层深入、对比寄慨等表现手法而造成的文势跌宕之美,又可说是得力于杜诗的“顿挫”之妙。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两句,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一篇的题意。辽与西夏是宋朝的敌国,按一般的想法,这一带的人民大概困于连年的战祸,自然难免要“长苦辛”了,但诗人压根儿没有提到这一点。当时北宋王朝用屈辱的妥协换来了苟安局面,边界上本无大的战事,而边民的“辛苦”究竟有哪些,作者分三层来回答这一问题。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这是第一层。河北之民,勤劳成习。“家家”者,风气普遍,无一例外之谓也。勤劳是取富之道。男耕女织,勿使相失,按照孟子的说法,可“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可是现在的倩况却不然。劳动所得先交给朝廷,朝廷转手送给辽国与西夏。送的名目,说来痛心,对辽称“纳”,对西夏称“赐”。“赐”字虽然比“纳”字中听些,但没有受人威胁而又“赐”人以物之理,王安石用一个“事”字来概括,可谓得体。用予敌银、绢的办法来御敌,虽然有点荒唐,但这是北宋的一项国策,要长期奉行,因此河北之民只好“长苦辛”了。在这一层中,前后两句在对比中造成转折之势,从而波浪式地把诗意向前推进。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这是第二层。大旱之年,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作为官府,理应开仓赈济,活彼黎庶,但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州县两级官吏不顾人民死活,把最有生产自救能力的丁壮抽去上河工,丢下老弱妇孺不管。“仍”字见官府墨守陈规,赋役杂税,无一减免。“催”字状其急如星火。用字极为精确。对外怯儒畏葸,对内凶狠强横,这也是北宋朝廷长期奉行的国策,因此河北之民又只好“长苦辛”了。在这一层中,前后两句在对照中造成累叠之势,这是诗家所谓的“加一倍写法”,从而使文气旋转而下。以下即写人民不得不离乡背井。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这是第三层。边地既无活命希望,边民只好向南逃荒求生。“老小相携”四字寓无限悲惨之意。因为丁壮既为官府抽调,所剩只有老弱妇孺。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长途跋涉,老弱需要搀扶,妇孺需要照顾,而现在一切都无所巴望,只好老小相携而行。而一个诱人的消息在鼓舞着他们:南方丰收,就食有望。但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黄河之南以后,竟发现河南人民也在挨饿。希望终于破灭。至此,二边人民的生计完全断绝。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必将困饿而死;侥幸活下来的人,则更将“长”伴“苦辛”,永无尽期。在这一层中,前后两句在映衬中造成开拓之势,从而暗示出“长苦辛”不是河北之民所独罹,河南之民以及其他内地之民无不如此;“长苦辛”的原因,不止是因为“近边”、“大旱”,即使是内地与丰年照样不能幸免。这就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留下了想象空间,扩展了全诗的思想意义。 上述三层,紧扣开头“长苦辛”三字而来,一层比一层深入地铺叙了河北之民所受“苦辛”的可悲,字里行间还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严重关注和对受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尽管前者是明写,后者是暗寓,但正由于在叙事中有主观的情韵,所以虽然用的是赋法,而感人的力量同样极为强烈。至第三层叙毕,边民的深愁极苦已无以复加,作者的心情也惆怅难述,于是便转换角度,专事气氛的渲染:“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上句为正面描写,形容边民的悲愁之气犹如阴云惨雾,弥漫太空,致使白日为之无光, 天地为之昏黑。下句为侧面描写,指出道旁行人见此惨象,也不禁感到悲痛欲绝,色沮神丧。这两句都承上文理路而来,但前者虚,后者实,通过虚实相生,使诗中所写的内容更为惊心动魄,作者的感情脉络也趋于明朗。篇末两句采用古今对比的手法寄托自己的深意:“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曾对侍臣谈到自己有二喜:“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北虏久服,边鄙无虎,二喜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和对外退让的情形正好与唐太佘所说的“二喜”构成鲜明对比。王安石用感叹的口吻对流民宣传“贞视之治”的美好,这不仅是对流民的安慰,更是对时政的批判。


赏析

徐州师范学院教授吴汝煜:王安石是宋朝的大政治家,这首诗表明他有敢于抨击时政的胆识,这正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诗人最为可贵的品格。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白居易新乐府“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写法,在王安石的这首诗中也被运用得纯熟自如。 贵州大学教授谭蔚:与许多诗人和为政者一样,在介甫的心目中,被历史颂扬的府代太短时期那“贞观之治”,总是像三代以上尧舜的美好的传说一样吸引着人。其实,这种历史的幻影的本身,就几乎是一些若存若亡的什说,然而有心的人们却总在那里低回向往。介甫尤不能例外。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雷启洪:王安石揭露的是从“澶渊之盟”到宋夏和议后,五十多年来国势江河日下,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惨象。其用心是针砭时弊,期待当国者改弦局辙,实行变法革新。诗的题材扩大了,主题深化了,立意更高了。



君难托

〔王安石〕 〔宋〕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

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

嫁时罗衣羞更着,如今始悟君难托。

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字谜诗二首

〔王安石〕 〔宋〕

兄弟四人两人大,一人立地三人坐。

家中更有一两口,任是凶年也得过。

字谜诗二首

〔王安石〕 〔宋〕

将军身是五行精,日日燕山望石城。

待得功成身又退,空将心腹为苍生。

用字谜

〔王安石〕 〔宋〕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胡氏逢原堂

〔王安石〕 〔宋〕

我爱铜官好,君实家其间。

山水相萦萃,花卉矜春妍。

有鸣林间禽,有跃池中鲜。

叶山何嗟峨,秀峙东南偏。

峰峦日在望,远色涵云边。

宾客此遴集,觞饮常留连。

君家世儒雅,子弟清风传。

前日辟书堂,名之曰逢原。

有志在古道,驰情慕高贤。

深哉堂名意,推此宜勉?。

木茂贵培本,流长思养源。

左右无不宜,愿献小诗篇。

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

〔王安石〕 〔宋〕

五月秘府始曝书,一日江君来约予。

世间虽有古画笔,可往共观临石渠。

我时冒热跨马去,开厨发匣鸣锁鱼。

羲献墨迹十一卷,水玉作轴排疏疏。

最奇小楷乐毅论,永和题尾付官奴。

又有四山绝品画,戴嵩吴牛望青芜。

李成寒林树半枯,黄筌工妙白兔图。

不知名姓貌人物,二公对奕旁观俱。

黄金错镂为投壶,粉幛复画一病夫。

后有女子执巾裾,床前红毯平火炉。

床上二姝展氍毹,绕床屏风山有无。

堂上列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

孰真孰假丹青摹,世事若此还可吁。

白云

〔王安石〕 〔宋〕

英英白云浮在天,下无根蒂旁无连。

西风来吹欲消散,落日起望心悠然。

愿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当檐边。

时来不道能为雨,直以无心最可怜。

咏风

〔王安石〕 〔宋〕

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

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

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

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

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

白鸥

〔王安石〕 〔宋〕

江鸥好羽毛,玉雪无尘垢。

灭没波浪间,生涯亦何有。

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纷纠。

顾我独无心,相随如得友。

飘然纷华地,此物乖隔久。

白发望东南,春江绿如酒。

灵山寺

〔王安石〕 〔宋〕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

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

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

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

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

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秾。

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郁中。

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

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

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

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

世好□变尔,感激难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