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半夜银山上积苏。

朝来九陌带随车。

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

冻吟谁伴撚髭须。


山水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半夜银山上积了厚厚的霜露。早晨来到大街上,车带出雾气。滔滔江水,烟雾弥漫在小岛上都消失不见了。 饥肠辘辘,我有诗和衣服可以穿。湿木柴像桂米、珍珠一样。寒冷中我吟诗,谁能与我一起搓髭须?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唐代配乐之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敦煌出土之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後蜀赵崇祚《花间集》所录毛平圭、阎处士、毛熙震、李德润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苧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右军所书「浣纱」二字,即所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子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西子浣纱之溪。又,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少陵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绝句三首》诗有「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无浣纱溪,况且梁启勋所引诗句,其中的「生」「纱」二字尚有异文,故梁说仅备参考。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致尧,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过阕二句多用对偶。另有仄韵体,始于南唐後主。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阕各增三字,韵全同。张子澄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涧泉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毛本调名下注:「再和前韵」。 银山上积苏:傅子立注:「《诗苑》:『刘师道《雪诗》:「三千世界银成色,十二楼台玉作层。」』《列子》:穆王游化人质宫,『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瑰积苏焉。』」刘尚荣按:「刘诗见宋·江少虞《事实类苑·卷三十七·雍熙以来文士诗》、又见阮松菊《诗词总龟·前集·卷十二·警句门》。《列子·卷三·周穆王》『瑰』原作『块』,是。『累瑰』不词,傅注字误。」 九陌带随车:傅子立注引唐·韩昌黎《咏雪赠张籍》诗:「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 「空腹有诗衣有结」句:傅子立注:「《晋·隐逸传》:『董京能诗,逍遥吟咏,常宿白社中。时丐于市,得残碎缯絮,结以自覆,全帛佳绵则不肯受。』」刘尚荣按:「事见《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董京传〉》。」龙榆生笺引《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董京传〉》:「董京,字威辇,不知何郡人也。初与陇西计吏俱至洛阳,被发而行,逍遥吟咏,常宿白社地名。在河南省洛阳市东中。时乞于市,得残碎缯絮,结以自覆,全帛佳绵则不肯受。」 「湿薪如桂米如珠」句:傅子立注:「《战国策》:『苏秦谓楚王:「楚国食贵于玉,薪贵于桂。」』晋张景阳诗:『尺烬重寻桂,红粒贵瑶琼。』」刘尚荣按:「《战国策·卷十六·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张诗出《杂诗十首(其十)》,见《文选·卷二十九·张景阳〈杂诗十首〉》。傅注本误『瑶琼』作『琼瑶』,张诗叶『耕』韵,二字不可互倒。今据《文选·卷二十九·张景阳〈杂诗十首〉》改。」 「冻吟谁伴撚髭须」句:傅子立注:「王摩诘诗:『平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髭须。』卢子善《苦吟》诗:『吟安一个字,撚断数根须。』」刘尚荣按:「《全唐诗》王摩诘卷内无此诗句,通行本《王右丞集》亦不载,疑是王摩诘佚诗。又『旋呵冻手暖髭须』句见于杜九华《早发》诗(《文苑英华·卷二百九十五》、《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二》)。又《苕溪渔隐丛话·後集·卷八》云:『世有碑本子美画像,上有诗云:「迎日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工夫画我无?」子美决不肯自作,兼集中亦无之,必好事者为之也。』苕溪渔隐所谓『好事者为之』,盖依托子美作者。卢诗见南宋·计敏夫《唐诗纪事·卷六十五·卢延让传》,别见《全唐诗·卷七百十五》。」



浣溪沙

〔苏轼〕 〔宋〕

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依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樽前呵手镊霜须。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其一)

〔苏轼〕 〔宋〕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暗绿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其二)

〔苏轼〕 〔宋〕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蒨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其五)

〔苏轼〕 〔宋〕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

〔晏几道〕 〔宋〕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浣溪沙

〔苏轼〕 〔宋〕

雪里餐毡例姓苏。

使君载酒为回车。

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

醉中还许揽桓须。

浣溪沙

〔苏轼〕 〔宋〕

覆块青青麦未苏。

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初下瓦跳珠。

归来冰颗乱黏须。

浣溪沙

〔苏轼〕 〔宋〕

醉梦醺醺晓未苏。

门前轣辘使君车。

扶头一琖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滴真珠。

清香细细嚼梅须。

水调歌头·沧浪亭

〔苏舜钦〕 〔宋〕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望江南·江南柳

〔欧阳修〕 〔宋〕

江南柳,花柳两相柔。

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

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

长是照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