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

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歧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请言其道!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

未睹其疾,恶知其原?

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间。

迎而夺之,恶得无虚?

追而济之,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

察后与先。

若存若亡。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

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神在秋亳,属意病者。

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

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

三曰鍉针,长三寸半。

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

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

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

七曰亳(bó)针,长三寸六分。

八曰长针,长七寸。

九曰大针,长四寸。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

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

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亳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

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

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

九针毕矣。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

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

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

病各有所宜。

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

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

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

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

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

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

歧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

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

重竭必死,其死也静。

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

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

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

治之者反取四末。

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

害中而去,则致气。

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之会也。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十二原各有所出。

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

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

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

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

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

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

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禀,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

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

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

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

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

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

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

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的子民成千上万,我养育他们,收取他们的租税。我很悲伤他们不孝顺我,却生病了。我不想使用毒药,也不想用砭石,我想用微针穴通经脉,调节他们的血气,使他们身体健康。我希望把这个方法传给后世,让他们永不消失,长久地使用,既容易操作又不容易忘记,达到治疗效果。我想要详细了解一下。” 岐伯回答说:“我建议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制定一条纲纪,从一开始,到九结束。请听我解释!使用小针,需要讲究技巧。要守住针身形状,注重神气的运用。神在于某个地方,相当于客人在门外。没有看到病情,怎么知道病因呢?刺针的轻重在于速度。要守住关口,注重机械。机械的运动,不会脱离空虚。空虚之中的机械是清静微小的。他们来的时候不能追上,他们去的时候不能追踪。了解机械的方法的人,不会揶揄发射。不了解机械的方法,碰了也没有效果。知道它来去的规律,与它约定时间。粗鄙之人,却能做到这一点。过去是对抗的,来的时候是顺的,明了对抗和顺从的规律,就可以正常治疗。迎着它抢夺,怎么能不抓空?追逐它,怎么能不成功?迎逐它,追随它,以意志调和,针道就完成了。 凡是使用针灸的人,要将空虚补足,将过满泄出,将杂乱排除,将邪气压制。最重要的原则是:缓慢而急速是实,急速而缓慢是虚。实与虚,有如有无。观察情况是先后。有如存在有如不存在。判断时实时虚,适应实时虚。 实与虚的关键,在于九种针最为巧妙,补充与泻除的时候,使用不同的针。泻除就是抓住邪气,放出来,排除阳气,排除邪气。按住针并抽拉,这叫内温,可以防止血液散乱,气体外泄。补充就是跟着针进行按揉,意念如此无所措施。既按又揉,就像蚊虻停住了,就像离开又回来,离开就像弦终止,让左边归属右边,这样气体就停止了,外部的通道已经关闭,内部的气就实了,一定不能有残留的血液,必须马上除去。 握持针的方法,要坚持不懈。正确插入,直接刺入,不使针左右移动。神在太阳当中,属意于疾病者。审查血脉的时候,刺他们无危险。刺的时间应该在悬阳,与两侧的卫外郎相对。神气的循行不移动,知道病是存亡的。血脉在俞穴居住,观察时清晰,刺得时候坚硬。 九种针的名称,形状各不相同。第一种是梭针,长一寸六分;第二种是圆针,长一寸六分;第三种是双刃针,长三寸半;第四种是尖端针,长一寸六分;第五种是铊针,长四寸,宽二分半;第六种是圆利针,长一寸六分;第七种是亳针,长三寸六分;第八种是长针,长七寸;第九种是大针,长四寸。梭针的头部较大,末端锋利,用于排出阳气;圆针的形状像卵,可以轻摩揉,不伤害肌肉,用于泻出分散的气体;双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

愿闻其解。

歧伯曰:请言其次也。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

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

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

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

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

手太阴经也。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

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

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俞。

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

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

手少阴也。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

溜于行间,行间,足大趾间也,为荥。

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俞。

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

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

足厥阴也。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趾之端内侧也,为井木。

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

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俞。

行于商丘,丘商,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

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

足太阴也。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

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荥。

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

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

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

足少阴经也。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趾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

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

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

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

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

足太阳也。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侠溪,侠溪,足小趾次趾之间也,为荥。

注于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俞。

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

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

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

足少阳也。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趾内次趾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内庭,内庭,次趾外间也,为荥。

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俞。

过于冲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

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

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为合。

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

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

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

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

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

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

三焦下腧,在于足大趾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

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

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俞。

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

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

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

手太阳经也。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

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俞。

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

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

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也,屈臂而得之,为合。

手阳明也。

是谓五脏六腑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

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

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

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

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

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

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

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

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

刺下关者,欠不能呿。

刺犊鼻者,屈不能伸。

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足阳明,侠喉之动脉也,其俞在膺中。

手阳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颊一寸。

手太阳,当曲颊。

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

足太阳,侠项,大筋之中,发际。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俞之禁也。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

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

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

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

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

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

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

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

秋取诸合,余如春法。

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之所宜。

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

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黄帝内经·灵枢·针解

〔王冰〕 〔唐〕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

难入者,难着于人也。

粗守形者,守刺法也。

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神客者,正邪共会也。

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

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

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刷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

粗守关者,守四支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上守机者,知守气也。

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

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

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

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

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

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

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

粗之闇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

妙哉!

工独有之者,尽知针意也。

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

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

明知逆顺,正行无间者,言知所取之处也。

迎而夺之者,泻也。

追而济之者,补也。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

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

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

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

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

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

为虚为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佖然若有得也,泻则恍然若有失也。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

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

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

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

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

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

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具诸阴之脉也。

取三阳之脉者,唯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

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夺阳者狂,正言也。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

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

知具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

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

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

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具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

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

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

循明则声章。

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

歧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帝曰:高下有度乎?

歧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

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

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

歧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

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项,则下太阳。

中于颊,则下少阳。

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

歧伯答曰: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

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黄帝曰:此故伤其藏乎?

歧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

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

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黄帝曰:邪之中人脏奈何?

歧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

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有所堕坠,恶血留内。

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

歧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

黄帝曰:善哉。

黄帝问于歧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

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

歧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

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

歧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

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黄帝曰:善哉。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

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

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

歧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

色脉形内,不得相失也。

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

歧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

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

得具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黄帝问于歧伯曰: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

歧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

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

歧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

黄帝曰:调之奈何?

歧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

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

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

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

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

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

凡此变者,有微有甚。

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

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

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

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

歧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

心脉急甚者为瘈瘲。

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

缓甚,为狂笑。

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

大甚,为喉介。

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

小甚为善哕。

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善渴。

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

涩甚为喑。

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肺脉急甚,为癫疾。

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

缓甚,为多汗。

微缓,为痿□,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大甚,为胫肿。

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见日光。

小甚,为泄。

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息贲上气。

微滑,为上下出血。

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

肝脉急甚者为恶言。

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

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

大甚为内痈,善呕衄。

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

小甚为多饮。

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疝。

微滑为遗溺。

涩甚为溢饮。

微涩为瘈挛筋痹。

脾脉急甚为瘈瘲。

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缓甚为痿厥。

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

大甚为击仆。

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

小甚为寒热。

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癃□。

微滑为虫毒,□蝎,腹热。

涩甚为肠□。

微涩为内□,多下脓血。

肾脉急甚为骨癫疾。

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

缓甚为折脊。

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

大甚为阴痿。

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

小甚为洞泄。

微小为消瘅。

滑甚为癃□。

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

涩甚为大痈。

微涩为不月,沉痔。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

歧伯答曰:诸急者多寒。

缓者多热。

大者多气少血。

小者血气皆少。

滑者阳气盛,微有热。

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

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

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

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

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已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

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府之气,荥俞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

歧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

黄帝曰:荥俞与合,各有名乎?

歧伯曰: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

黄帝曰:治内府奈何?

歧伯曰:取之于合。

黄帝曰:合各有名乎?

歧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黄帝曰:取之奈何?

歧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

巨虚者,举足取之。

委阳者,屈伸而索之。

委中者,屈而取之。

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

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黄帝曰:愿闻六府之病。

歧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

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

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

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

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黄帝曰:刺之有道乎?

歧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

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中肉节,即皮肤痛。

补泻反,则病益笃。

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着。

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

〔王冰〕 〔唐〕

歧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

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

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

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

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

九针之玄,要在终始。

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

命门者,目也。

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

颡大者,钳耳也。

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

窗笼者,耳中也。

太阴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

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

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

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

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

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

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

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

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

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

所谓骨繇者,摇故也。

当穷具本也。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

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

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

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

合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

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

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

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

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

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小海,入于于窗、支正也。

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于牖、外关也。

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

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

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

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

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

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

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

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

予之短期,要在终始。

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

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黄帝曰: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大小,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

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剽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

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

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

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利也。

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

歧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

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

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

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

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

急泻其邪,调其虚实。

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

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阴阳相错。

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辟,皮肤薄着,毛腠夭膲,予之死期。

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

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

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五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之柔粗,而后取之也。

黄帝内经·灵枢·寿天刚柔

〔王冰〕 〔唐〕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

得病所始,刺之有理。

谨度病端,与时相应。

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

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

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

故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阴阳俱病,名曰风痹。

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

急治其阴,无攻其阳。

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

急治其阳,无攻其阴。

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

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气,病之先后,外内之应奈何?

伯高答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

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

风伤筋脉,筋脉乃应。

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

黄帝曰:刺之奈何?

伯高答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

病一月者,十刺而已。

多少远近,以此衰之。

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黄帝曰:外内之病,难易之治,奈何?

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

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

此外内难易之应也。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

伯高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

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

黄帝曰:何谓形之缓急?

伯高答曰: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

若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骨小则夭矣。

形充而大肉胭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

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

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决死生。

黄帝曰:余闻寿夭,无以度之。

伯高答曰: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满三十而死。

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

黄帝曰:形气之相胜,以立寿夭,奈何?

伯高答曰:平人而气胜形者,寿。

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矣。

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

伯高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

黄帝曰:刺三变者,奈何?

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

黄帝曰: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

伯高答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

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

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

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

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黄帝曰:药熨奈何?

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

置酒马矢熅中,盖封涂,勿使泄。

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

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

干并用滓与绵絮。

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

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

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

起步内中无见风。

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

此所谓内热也。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

〔韩愈〕 〔唐〕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放言五首·其四

〔白居易〕 〔唐〕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刘长卿〕 〔唐〕

沅水悠悠湘水春,临歧南望一沾巾。

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

〔白居易〕 〔唐〕

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筠。

织成双锁簟,寄与独眠人。

卷作筒中信,舒为席上珍。

滑如铺薤叶,冷似卧龙鳞。

清润宜乘露,鲜华不受尘。

通州炎瘴地,此物最关身。

忆微之伤仲远

〔白居易〕 〔唐〕

幽独辞群久,漂流去国赊。

只将琴作伴,唯以酒为家。

感逝因看水,伤离为见花。

李三埋地底,元九谪天涯。

举眼青云远,回头白日斜。

可能胜贾谊,犹自滞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