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苑·卷一·重刑

吴起曰:鼓鼙金铎,所以威耳。

旌帜,所以威目。

禁令刑罚,所以威心。

耳威以声,不可不清。

目威以容,不可不明。

心威以刑,不可不严。

三者不立,士可怠也。

故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

将之所指,莫不前死矣。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吴起说:“军队中敲击鼙鼓、金锋的目的,在于引起士卒在听觉方面的敏锐注意力,听从指挥,挥舞旗帜,在于集中士卒在视觉方面的注意力,而各项法规、禁令及刑罚的目的在于管理士卒,节制士卒的行动。”在军队中,用声音引起士卒的注意,要求士卒听从指挥时,发声的器具必须音质清脆宏亮;用旗帜来指挥士兵作战时,旗帜的颜色要鲜明、醒目;用刑罚、禁令来约束士卒的行动时,执法必须公正、严明。如果做不到上述三点,军容就会紊乱,士卒就会涣散、懈怠。所以说,在指挥部队的问题上,应该达到这样的程度:只要将帅的指挥旗帜挥舞摇动,部下就会英勇前进,只要将帅的命令一下,所有的士卒就会同仇敌忾,拼死上前,报效国家。



将苑·卷一·不陈

〔诸葛亮〕 〔三国〕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

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

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

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将苑·卷一·善将

〔诸葛亮〕 〔三国〕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

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

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

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禁、礼、劝、信,师之大经也。

未有纲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

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

无劝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而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将苑·卷一·审因

〔诸葛亮〕 〔三国〕

夫因人之势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

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争功矣。

若能审因而加之威胜,则万夫之雄将可图,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将苑·卷二·兵势

〔诸葛亮〕 〔三国〕

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

天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风气调和。

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

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由礼,士卒用命,粮甲坚备。

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将苑·卷二·胜败

〔诸葛亮〕 〔三国〕

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士卒畏服,相议以勇斗,相望以威武,相劝以刑赏,此必胜之征也。

士卒惰慢,三军数惊,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必败之征也。

将苑·卷一·机形

〔诸葛亮〕 〔三国〕

夫以愚克智,逆也。

以智克愚,顺也。

以智克智,机也。

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

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

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

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

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将苑·卷一·谨候

〔诸葛亮〕 〔三国〕

夫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故师出以律,失律则凶。

律有十五焉:一曰虑,间谍明也。

二曰诘,谇候谨也。

三曰勇,敌众不挠也。

四曰廉,见利思义也。

五曰平,赏罚均也。

六曰忍,善含耻也。

七曰宽,能容众也。

八曰信,重然诺也。

九曰敬,礼贤能也。

十曰明,不纳谗也。

十一曰谨,不违礼也。

十二曰仁,善养士卒也。

十三曰忠,以身徇国也。

十四曰分,知止足也。

十五曰谋,自料知他也。

将苑·卷一·腹心

〔诸葛亮〕 〔三国〕

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

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

无耳目者,如冥然而居,不知运动。

无爪牙者,如饥人食毒物,无不死矣。

故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将苑·卷一·军蠹

〔诸葛亮〕 〔三国〕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

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

乍前乍后,不合金鼓。

上不恤下,削敛无度。

营私徇己,不恤饥寒。

非言妖辞,妄陈祸福。

无事喧杂,惊惑将吏。

勇不受制,专而陵上。

侵竭府库,擅给其财。

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将苑·卷一·习练

〔诸葛亮〕 〔三国〕

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

习而用之,一可当百。

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之。

”又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然后习之,或陈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却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

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