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通天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

何谓阳人?

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

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

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

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

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人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提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

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

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府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

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经小而脉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

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无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

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知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

五态之人,尤不合于众者也。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

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险,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然,愉愉然,服困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黄帝问少师说:我曾听说人有阴阳,什么是阴人?什么是阳人?少师回答道:在天地之间,六合之内,离不开五个方面,人也会受到影响,不仅仅是阴和阳,我只是简单地讲了一下,口头上无法交代清楚。 黄帝说:我希望大致听听你的意思,有没有贤人圣人,能够完全理解并实行的?少师说:确实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这五种人的状态都不同,他们的筋骨、气血也各不相同。 黄帝问:他们不相同的地方,可以听说吗?少师说:太阴之人,贪婪而无仁心,内心沉沦,喜欢内向而厌恶外出,和人相处和谐而不主动表达自己,不关心时机,只有有动静才会跟进,这是太阴之人。少阴之人,稍微贪婪而心存奸诈,看到别人遭难,总像自己得到了好处,喜欢伤害别人,看到别人荣耀则生愠怒之心,内心病态而缺乏仁爱,这是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居住处于高处,喜欢说大话,无能却空洞夸夸其谈,意志散发四处,行动不顾是非,做事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事情失败也不后悔,这是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好自认为是高人一等,有一点微小的权力就自我陶醉,喜欢外交而不愿内附,这是少阳之人。 阴阳和平之人,居住安静,无所畏惧,无所欣喜,和善地顺从于周围事物,或者与事物平等相处,顺应时变,尊者谦和而不独断,和而不治理,这就是至善的状态。古代善用针和艾的人,会观察人的五种状态,然后加以调治。对于气血旺盛的人,需要泻血,气血虚弱的人需要补气血。 黄帝说:如何调治人的五种状态呢?少师说:太阴之人,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浑浊,卫气滞涩,阴阳不和谐,筋骨松弛而皮肤厚,不宜急速泻血,无法移动。少阴之人,阴气多而阳气少,小腹膨胀而大肠容量较大,六腑功能不协调,阳明脉细小,太阳脉粗大,必须慎重调理,不能过多泻血,防止气血松散。太阳之人,阳气多而阴气少,调理时要注意,不让阴气脱落,只泻血液。阳气过多脱落的人容易精神异常,阳阴都脱落的人则会暴死,无法辨认人物。少阳之人,阳气多而阴气少,经脉细小而血液流通较大,血在中间而气脱离体外,阴虚而阳虚。只泻治络脉则会增强阳气,滋补阳气则气脱离身体更快,中气不足,疾病不会产生。 阴阳和平之人,阴阳气息平衡,血液循环正常,需仔细诊断阴阳状态,观察虚实,容貌和谐,审视是否足够或不足,旺盛则泻之,虚弱则补之,既不过盛也不过虚,以经络取之,这是调理阴阳,区别五态之人的方法。 黄帝说:五态之人在不相识的情况下,突然相遇,还不知道对方的行为,如何区分?少师回答说:普通人并不认识五态之人,所以五态之人不与他们混在一起。五态之人,特别是与众不同的人,与普通人不太相符。 黄帝问:如何区分五态之人?少师说:太阴之人,容貌暗黑,念头下沉,临临然长大,背部未弯,这是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容貌清秀,心思深沉,内心阴险而不外露,站立时多显得暧昧,行走时像是隐藏身形,这是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容貌显得得体,身体稍微弯曲,这是太阳之人。少阳之人,站立时喜欢仰望,行走时喜欢晃动,双臂和肘部常向后弯曲,这是少阳之人。 阴阳和平之人,容貌温和,从容随和,面色红润,喜悦之态,举止得体,气定神闲,众人都说他是君子,这是阴阳和平之人。



黄帝内经·灵枢·官能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歧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

黄帝曰: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虚泻实,上下气门,明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淋露,以输异处,审于调气,明于经隧。

左右肢络,尽知其会,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虚与实邻,知决而通之,左右不调,把而行之,明于逆顺,乃知可治。

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害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九针,刺道毕矣。

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言阴与阳,合于五行,五藏六府亦有所藏。

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于明堂。

各处色部,五藏六府,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

大热在上,推而下之。

从下上者,引而去之。

视前痛者,常先取之。

大寒在外,留而补之。

入于中者,从合泻之。

针所不为,炙之所宜。

上气不足,推而扬之。

下气不足,积而从之。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

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

经陷下者,火则当之。

结络坚紧,火所治之。

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阴女阳,良工所禁,针论毕矣。

用针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

是得天之灵,遇岁之虚实,救而不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针意。

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

粗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

莫知其形,若神髣□。

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

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

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

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

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

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益其外门,真气乃存。

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

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

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

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

聪耳者,可使听音。

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

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

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

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

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

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

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

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

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歧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尺膏滑,其淖泽者,风也。

尺肉弱者,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

尺肤泽而泽脂者,风也。

尺肤涩者,风痹也。

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

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

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

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

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

肘前独热者,膺前热。

肘后独热者,肩背热。

臂中独热者,腰腹热。

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

掌中热者,腹中热。

掌中寒者,腹中寒。

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

尺坚大,脉小甚,少气,俯有加,立死。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

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

从下上者,阳明病。

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

见一脉半,一岁半死。

见二脉,二岁死。

见二脉半,二岁半死。

见三脉,三岁死。

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

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子。

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

耳闻青脉起者掣痛。

大便赤瓣飧食,脉小手,手足寒,难已。

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病热。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痎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是谓四时之序也。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

歧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夫知其意。

歧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

发蒙者,刺府输,去府病也。

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

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

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黄帝曰: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

歧伯曰: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饲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于振埃。

黄帝曰:善。

取之何如?

歧伯曰:取之天容。

黄帝曰:其欬上气穷拙胸痛者,取之奈何?

歧伯曰:取之廉泉。

黄帝曰:取之有数乎?

歧伯曰: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

帝曰:善哉。

黄帝曰:刺节言发蒙,余不得其意。

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府输,去府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

歧伯曰:妙乎哉问也。

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请言发蒙耳,尚疾于发蒙也。

黄帝曰:善。

愿卒闻之。

歧伯曰: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

黄帝曰:善。

何谓声闻于耳?

歧伯曰: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

黄帝曰:善。

此所谓弗见为之,而无目视,见而取之,神明相得者也。

黄帝曰:刺节言去爪,夫子乃言刺关节肢络,愿卒闻之。

歧伯曰: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

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

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

此病荥然有水,不上不下,铍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曰去爪。

帝曰:善。

黄帝曰:刺节言撤衣,夫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输,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

歧伯曰:是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

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嗌燥,饮食不让美恶。

黄帝曰:善。

取之奈何?

歧伯曰: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痏,又刺中膂,以去其热,补足手太阴,以去其汗,热去汗稀,疾于彻衣。

黄帝曰:善。

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

歧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覆,颠倒无常,甚于迷惑。

黄帝曰:善。

取之奈何?

歧伯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

黄帝曰:善。

请藏之灵兰之室,不敢妄出也。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

歧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黄帝曰:刺五邪奈何?

歧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痹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

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

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

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

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

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

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刺分肉间。

凡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

为开通,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

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

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也。

黄帝曰:官针奈何?

歧伯曰:刺痈者,用铍针。

刺大者,用锋针。

刺小者,用员利针。

刺热者,用才针。

刺寒者,用毫针也。

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

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

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茎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皮淖泽。

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

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

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

人脉犹是也。

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

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

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

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

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

歧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

何谓邪气?

歧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榖气并而充身也。

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

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

搏于筋,则为筋挛。

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

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

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

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

留而不去,则痹。

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虚邪遍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虚邪入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痛肉枯。

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

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

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

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

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

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

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歧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

房昴为纬,虚张为经。

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

阳主昼,阴主夜。

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趾之端。

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

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趾次趾之间。

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

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趾之间。

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

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

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

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

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

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

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

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

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

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

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

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

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

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毋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

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

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

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

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

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

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

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

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

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

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

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

天与地同纪,纷纷纷纷,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

〔王冰〕 〔唐〕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返于一。

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

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

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

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

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在吏。

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

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

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

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

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

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

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

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

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

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

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

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兀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

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

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

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

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

犯其两湿之地,则为痿。

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骨偏枯矣。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

〔王冰〕 〔唐〕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

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

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黄帝曰:善。

治之奈何?

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

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黄帝曰:善。

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

愿闻其方。

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

久者,三饮而已也。

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

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

天有雷电,人有声音。

天有四时,人有四肢。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

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

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

地有泉脉,人有卫气。

地有草蓂,人有毫毛。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

天有列星,人有牙齿。

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

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地有聚邑,人有□肉。

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

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

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纵舍之意,扞皮开腠理,奈何?

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

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少序别离之处,离而入阴,别而入阳,此何道而从行,愿尽闻其方。

歧伯曰:帝之所问,针道毕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

歧伯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澹,外屈上于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臑阴,入腋下,内屈走肺。

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

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

黄帝曰:手太阴之脉,独无俞,何也?

歧伯曰:少阴,心脉也。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

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故诸邪之入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

黄帝曰:少阴独无俞者,不病乎?

歧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

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

故本俞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

歧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

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

虚而细者,久以持。

大以涩者,为痛痹。

阴阳如一者,病难治。

其本本末尚热者,病尚在。

其热已衰者,其病亦去矣。

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

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

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

黄帝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

歧伯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

先知虚实而行疾徐。

左手执骨,右手循之。

无与肉果。

泻欲端以正,补入闭肤。

辅针导气,邪得淫逸,真气得居。

黄帝曰:扞皮开腠理奈何?

歧伯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

黄帝问于歧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

歧伯答曰:以候五脏。

黄帝曰:候之奈何?

歧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

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

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

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

住留则伤筋络骨节。

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寒热瘰□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

歧伯曰:此皆鼠□,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

歧伯曰:鼠□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

歧伯曰: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

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

歧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

见一脉半,一岁半死。

见二脉,二岁死。

见二脉半,二岁半死。

见三脉,三岁而死。

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黄帝内经·灵枢·忧患无言

〔王冰〕 〔唐〕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

何气出行?

使音不彰?

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

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

会厌者,声音之户也。

口唇者,声音之扇也。

舌者,声音之机也。

悬壅垂者,声音之关者。

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

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

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

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

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下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黄帝曰:刺之奈何?

歧伯曰: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

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

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厌乃发也。

黄帝内经·灵枢·上隔

〔王冰〕 〔唐〕

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

虫为下膈。

下膈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

歧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

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黄帝曰:刺之奈何?

歧伯曰:微按其痈,视气所行,先浅刺其傍,稍内益深,逐而刺之,毋过三行,察其沉浮,以为深浅。

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

伍以参禁,以除其内,恬憺无为,乃能行气,后以咸苦,化谷乃下矣。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

或气与针相逢。

或针已出,气独行。

或数刺乃知。

或数刺病益剧。

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

歧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

歧伯曰:重阳之人,熇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

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

歧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

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者也。

歧伯曰:多阳者多喜。

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

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

歧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

歧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黄帝曰: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

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