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

暮景萧萧雨霁。

云淡天高风细。

正月华如水。

金波银汉,潋滟无际。

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

临轩砌。

素光遥指。

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

尽凝睇。

厌厌无寐。

渐晓雕阑独倚。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傍晚雨过天晴,庭院里一片寂静。天高云淡,微风细细。在这如水月光中,星光与之交相辉映,仿佛没有边际一般。书房中的冷气将梦打断,只好披上衣服又一次起来。来到台阶前。 月光高照。因为想念远方的妻子,远隔千里的音信在何处,同时望着天上的明月。尽凝视。寂寞无法入睡。天色将明,仍独自倚着阑干。


注释

佳人醉:词牌名,《乐章集》注“双调”。双调,七十一字,上阕七句五仄韵,下阕八句六仄韵。 暮景:傍晚的景色。杜牧《题敬爱寺楼》:“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萧萧:萧条,寂静。 雨霁(jì):雨过天晴。 月华:月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金波:本谓月光,月光浮动若金之波流,借指月亮。白居易《对琴待月》:“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银汉:银河。温庭筠《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此指星光月光交相辉映。 书帷:书斋中的帷帐,代指书斋。高启《题天池石辟图》:“乃知别有缩地术,坐移胜景来书帷。” 轩砌:屋前台阶。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 素光:月光。 翠蛾: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泛指美女。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翠娥婵娟初月晖,美人更唱舞罗衣。” 杳隔:远隔。杜光庭《川主相公周天后土诸神醮词》:“志切匡君,难申嵇绍之忠;山川杳隔,空抆袁安之泪。” 音尘:音信,消息。白居易《忆微之》:“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凝睇:凝望,注视。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你看他嚬眉凝睇,如有所待。” 厌厌:无精打采。 雕阑:用彩画装饰的阑干。


简介

这首词上阕先写夜景,着力描写月色。“暮景萧萧雨霁”两句写玉宇在暮雨初霁之後的恬静、幽美和辽阔。“云淡天高”让人体味出阔大,而只有在静境中才会感觉到“风细’。前句的“萧萧雨霁”作为时间背景也烘托了後句的环境氛围。正是“萧萧”雨声之止才让人更鲜明地体察到“云淡天高风细”之景。下面三句紧承“暮景”二字,着力描写月色,“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夜空中,明月与银河交相辉映,波光闪闪,在这如水的月色中,天地如同浸入水中的玻璃世界。“月华”、“银汉”原本既是博大又壮丽的自然意象,词人在这里更以“潋滟无际”四字来有意识地突出它们的浩瀚与无限。柳永是善于描写月色的,像流传千古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融情入景,在一弯残月中寄托了万种离情;而《倾杯乐·皓月初圆》一词又在“皓月初圆,暮云离散,分明月色如晴昼”中写尽了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这首词则以如水的月光多方烘托词人的怀人之情。接下来,“冷浸书帷梦断”三句写词人因冷气侵入房中而从梦中醒来,披衣来到台阶上。这三句远承“风细”二字,由自然景物写及人的认为方式,以“冷浸书帷”来体现“风细”,并修饰“梦断”,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词人因难耐月夜的清冷之气,而从梦中醒来,其实不然,下面一句“披衣重起”的“重”字暗示了其中端倪。“重”是又一次,再次的意思,说明词人在这一夜中已不是第一次“梦断”而起。那么,词人为何一次次地从梦中醒来?不停打断他梦境的又是什么? 过阕首句继续写景,“素光遥指”,但“遥”字已透出念远怀人之意。“因念翠蛾”三句道出了上阕词人梦断重起的真正原因,所思的女子远在千里,音讯难通。一同沐浴着如水的月光,“杳隔音尘”的她显得若近若远,若即若离,这正契合了词人此刻思之而不得的惆怅。接下来一句“相望同千里”,远承“月华”,近承“素光”,从双方着笔,同望明月,借月传情。典出自谢庄《月赋》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又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柳永不是苏轼,他是没有苏轼的旷达的,所以他“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一直注视着夜空中的明月,孤独惆怅,难以入眠,天色将明,仍独倚雕阑,其内心的哀伤由此可见。 全词以明月为主线贯穿情思,虽叙相思,却逸怀超尘,语言清雅,乃柳永词中之佳作。



鹧鸪天·梳发金盘剩一窝

〔陆游〕 〔宋〕

梳发金盘剩一窝,画眉鸾镜晕双蛾。

人间何处无春到,只有伊家独占多。

微步处,奈娇何,春衫初换曲尘罗。

东邻斗草归来晚,忘却新传子夜歌。

虞美人·红木樨

〔范成大〕 〔宋〕

谁将击碎珊瑚玉,装上交枝粟。

恰如娇小万琼妃,涂罢额黄嫌怕、污燕支。

夜深未觉清香绝,风露溶溶月。

满身花影弄凄凉,无限月和风露、一齐香。

满江红·于湖怀古

〔张孝祥〕 〔宋〕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

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

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边书静,烽烟息。

通轺传,销锋镝。

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

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

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虞美人·落梅时节冰轮满

〔范成大〕 〔宋〕

落梅时节冰轮满,何似中秋看。

琼楼玉宇一般明,只为姮娥添了、万枝灯。

锦江城下杯残后,还照鄞江酒。

天东相见说天西,除却衰翁和月、更谁知。

乌夜啼·世事从来惯见

〔陆游〕 〔宋〕

世事从来惯见,吾生更欲何之。

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一枕蘋风午醉,二升菰米晨炊。

故人莫讶音书绝,钓侣是新知。

忆秦娥·临高阁

〔李清照〕 〔宋〕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两相思

〔李禺〕 〔宋〕

【正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词论

〔李清照〕 〔宋〕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

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

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

曰:“表弟愿与坐末。

”众皆不顾。

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

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

”众皆哂,或有怒者。

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

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

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

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

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馀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

《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

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

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

贺苦少典重。

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屈原庙赋

〔苏轼〕 〔宋〕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

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

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

悲夫!

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

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

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

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

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

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

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

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教之以上诉。

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

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乎中浦。

” 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

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

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

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

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

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

” 呜呼!

君子之道,岂必全兮。

全身远害,亦或然兮。

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

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

夫我何悲?

子所安兮。

酒泉子·长忆西湖

〔潘阆〕 〔宋〕

长忆西湖。

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