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送别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巴陵向远处望去,洞庭湖秋天的景色美不胜收,阳光下只见一座孤峰漂浮在水面上。 听说仙人难以接近,但我的心灵却与湖水一起自由飘荡,无拘无束。


简介

严羽有一段论诗名言:「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离了具体作品,这话似玄乎其玄;一当联系实际,便觉精辟深至。且以这首标志七绝进入盛唐的力作来解剖一下吧。 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诗中送别之意,若不从兴象风神求之,那真是「无迹可求」的。 谪居送客,看征帆远去,该是何等凄婉的怀抱(《唐才子传》谓张说「晚谪岳阳,诗益凄婉」)?「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首句似乎正要这么说。但只说到「巴陵一望」,后三字忽然咽了下去,成了「洞庭秋」,纯乎是即目所见之景了。这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然而它能令人联想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湘夫人》)的情景,如见湖上秋色,从而体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这不是景中具意么,只是「不可凑泊」,难以寻绎罢了。 气蒸云梦、波撼岳阳的洞庭湖上,有座美丽的君山,日日与它见面,感觉也许不那么新鲜。但在送人的今天看来,是异样的。说穿来就是愈觉其「孤」。否则何以不说「日见‘青山’水上浮」呢。若要说这「孤峰」就是诗人在自譬,倒未见得。其实何须用意,只要带了「有色眼镜」观物,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足见送人者心情之孤。「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四溟诗话》),却于有意无意得之。 关于君山传说很多,一说它是湘君姊妹游息之所(「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说「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拾遗记》),这些神仙荒忽之说,使本来实在的君山变得有几分缥缈。「水上浮」的「浮」字,除了表现湖水动荡给人的实感,也微妙传达这样一种迷离扑朔之感。 诗人目睹君山,心接传说,不禁神驰。三句遂由实写转虚写,由写景转抒情。从字面上似离送别题意益远,然而,「闻道神仙──不可接」所流露的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不与别情有微妙的关系么?作者同时送同一人作的《岳州别梁六入朝》云:「梦见长安陌,朝宗实盛哉!」不也有同一种钦羡莫及之情么?送人入朝原不免触动谪宦之感,而去九重帝居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算「登仙」。说「梦见长安陌」是实写,说「神仙不可接」则颇涉曲幻。羡仙乎?恋阙乎?「诗以神行,使人得其意于言之外,若远若近,若无若有」(屈绍隆《粤游杂咏》),这也就是所谓盛唐兴象风神的表现。 神仙之说是那样虚无缥缈,洞庭湖水是如此广远无际,诗人不禁心事浩茫,与湖波俱远。岂止「神仙不可接」而已,眼前,友人的征帆已「随湖水」而去,变得「不可接」了,自己的心潮怎能不随湖水一样悠悠不息呢?「心随湖水共悠悠」,这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令人联想到「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而用意更为隐然;叫人联想到「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比义却不那么明显。浓厚的别情浑融在诗境中,「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死扣不着,妙悟得出。借叶梦得的话来说,此诗之妙「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能到」(《石林诗话》)。 故应麟说:「唐初五言绝,子安(王勃)诸作已入妙镜。七言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至张说《巴陵》之什(按即此诗),王翰《出塞》之吟,句格成就,渐入盛唐矣。」(《诗薮》)他对此诗所作的评价是公允的。七绝的「初唐标格」结句「多为对偶所累,成半律诗」(《升庵诗话》),此诗则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趣」,全是盛唐气象了。作者张说不仅是开元名相,也是促成文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其律诗「变沈宋典整前则,开高岑后矫清规」,亦继往而开来。而此诗则又是七绝由初入盛里程碑式的作品。


赏析

《唐诗广选》:蒋仲舒曰:但言悠远,而别意自见。美人秋水之思,当是别后意耳。 《唐诗镜》:后二语托兴,兼寓别情。 《唐诗别裁》:远神远韵,送意自在其中。此洞庭为神仙窟宅,然身不至,唯送人之心与湖水俱远耳。 《网师园唐诗笺》:不着一字(末句下)。 《诗式》:开首先写洞庭,再入「山」字,所谓就题起也,然却有突兀高远之势,而一种送别之情已含在其中,要在「一望」、「日见」四宇咀嚼而得。三句入送梁六,言梁入朝如神仙之不可接迎。四句从送后落笔,言只心随湖水悠悠而去,不特题后摇曳生情,似此缠绵悱恻,不失诗人敦厚之旨,盛唐作者所以为正声也。 《诗境浅说续编》:此诗言烟波浩渺中,神仙既不可接,客帆亦天际迢遥。末句之悠悠凝望,即送别之心也。 《唐人绝句精华》:首二句实写洞庭湖山,中夹第三句,遂使实境化成缥缈之景,引起第四句别情,便觉悠然无尽。



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

〔王勃〕 〔唐〕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

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题高云客舍

〔皇甫冉〕 〔唐〕

孤兴日自深,浮云非所仰。

窗中西城峻,树外东川广。

晏起簪葛巾,闲吟倚藜杖。

阮公道在醉,庄子生常养。

五柳转扶疏,千峰恣来往。

清秋香粳穫,白露寒菜长。

吴国滞风烟,平陵延梦想。

时人趋缨弁,高鸟违罗网。

世事徒乱纷,吾心方浩荡。

唯将山与水,处处谐真赏。

观灯乐行

〔李商隐〕 〔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紫藤树

〔李白〕 〔唐〕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石榴歌

〔皮日休〕 〔唐〕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渡浙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 〔唐〕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铜官窑瓷器题诗

〔不详〕 〔唐〕

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

可怜孤月夜,沧照客心愁。

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

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

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

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

只愁啼鸟别,恨送古人多。

去后看明月,风光处处过。

一别行万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千里人归去,心画一杯中。

莫虑前途远,开坑逐便风。

小水通大河,山深鸟宿多。

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过。

道别即须分,何劳说苦辛。

牵牛石上过,不见有蹄痕。

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为。

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

自入新丰市,唯闻旧酒香。

抱琴酤一醉,尽日卧弯汤。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

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

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

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

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嗔。

扣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

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

龙门多贵客,出户是贤宾。

今日归家去,将与贵人看。

天吞日月奣,五月已三龙。

言身一寸谢,千里重会撞。

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

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

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

题诗安瓶上,将与卖人看。

自从君别后,常守旧时心。

洛阳来路远,还用几黄金。

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如。

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馀。

楼东赋

〔江采蘋〕 〔唐〕

玉鉴尘生,凤奁香殄。

懒蝉发之巧梳,闲楼衣之轻练。

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

信飘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扬恨,柳眼弄愁。

暖风习习,春鸟啾啾。

楼上黄昏兮,听凤吹而回首。

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

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

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

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燕赏,陪从宸旒。

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鹢之仙舟。

君情缱绻,深叙绸缪。

誓山海而长在,似日月而无休。

柰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于幽宫。

思旧欢之莫得,梦相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若懒对乎春风。

欲相如之奏赋,柰代才之不工。

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

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入关咏马

〔韩愈〕 〔唐〕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

不知何故翻骧首,牵过关门妄一鸣。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韩偓〕 〔唐〕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