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包佶

佶,字幼正。

天宝六年杨护榜进士。

累迁秘书监。

刘晏治财,奏为汴东两税使。

及晏罢,以佶为诸道盐铁等使。

未几,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居官谨确,所在有声。

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神和大雅,诗家老斫轮也。

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

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卒封丹阳郡公。

有诗集行于世。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唐才子传·张彪

〔辛文房〕 〔元〕

彪,颍上人。

初赴举,无所遇,适遭丧乱,奉老母避地隐居嵩山,供养至谨。

与孟云卿为中表,俱工古调诗。

云卿有赠云:"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

行行无定心,坎壈难归来。

"性高简,善草书。

志在轻举,《咏神仙》云:"五谷非长年,四气乃灵药。

列子何必待,吾心满寥廓。

"时与杜甫往还,尝《寄张十二山人》诗云:"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

草书何太古,诗兴不无神。

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

数篇吟可老,一字买堪贫。

"观工部之作,可知其人矣。

唐才子传·李嘉佑

〔辛文房〕 〔元〕

嘉佑,字从一,赵州人。

天宝七年杨誉榜进士,为秘书正字。

以罪谪南荒,未几何,有诏量移为鄱阳宰,又为江阴令。

后迁台、袁二州刺史。

善为诗,绮丽婉靡,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时风,人拟为吴均、何逊之敌。

自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风流也。

有集今传。

唐才子传·贾至

〔辛文房〕 〔元〕

至,字幼几,洛阳人,曾之子也。

曾开元间与苏晋同掌制诰。

至天宝十年明经擢第,累官起居舍人,知制诰。

从幸西川,当撰传位肃宗册文,既进稿,玄宗曰:"先天诰命,乃父所为。

今兹大册,尔又为之。

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

"大历初,迁京兆尹,以散骑常侍卒。

初,尝以事谪守巴陵,与李白相遇,日酣杯酒,追忆京华旧游,多见酬唱。

白赠诗有云:"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至特工诗,俊逸之气,不减鲍昭、庾信。

调亦清畅,且多素辞,盖厌于漂流沦落者也。

有集三十余卷,今传。

唐才子传·鲍防

〔辛文房〕 〔元〕

防,字子慎,天宝十二年杨儇榜进士,襄阳人也。

善辞章,笃志于学。

累官至太原尹、河东节度使。

人乐其治,不减龚、黄,诏图形别殿。

又历福建、江西观察使。

丁乱,从幸奉天,除礼部侍郎,封东海公。

又迁御史大夫。

贞元元年,策贤良方正,得穆质、柳公绰等,皆位至台鼎,世美其知人。

时比岁旱,质对:汉故事,免三公,烹弘羊。

权近独孤愐欲下按治,防曰:"使上闻所未闻,不亦善乎"置质高第,帝见策嘉之。

授工部尚书,卒。

防工于诗,兴思优足,风调严整,凡有感发,以讥切世弊,正国音之宗派也。

与谢良弼为诗友,时亦称鲍、谢云。

有集今传。

唐才子传·殷遥

〔辛文房〕 〔元〕

遥,丹阳人。

天宝间,尝仕为忠王府仓曹参军。

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志趣高疏,多云岫之想。

而苦家贫,死不能葬,一女才十岁,日哀号于亲,爱怜之者赗赠,埋骨石楼山中。

工诗,词彩不群,而多警句,杜甫尝称许之。

有诗传于今。

唐才子传·包何

〔辛文房〕 〔元〕

何,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也。

与弟佶,俱以诗鸣,时称"二包"。

天宝七年杨誉榜及第。

曾师事孟浩然,授格法。

与李嘉佑相友善。

大历中,仕终起居舍人。

诗传者可数,盖流离世故,率多素辞。

大播芳名,亦当时望族也。

唐才子传·贺知章

〔辛文房〕 〔元〕

知章,字季真,会稽人。

少以文词知名,性旷夷,善谈论笑谑。

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

陆象先在中书,引为太常博士。

象先与知章最亲善,常曰:"季真清谈风韵,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

"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为太子宾客。

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

晚年尤加纵诞,无复礼度,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

又善草隶,每醉辄属词,笔不停辍,咸有可观,每纸不过数十字,好事者共传宝之。

天宝三年,因病,梦游帝居,及寤,表请为道士,求还乡里,即舍住宅为千秋观,上许之。

诏赐镜湖剡溪一曲,以给渔樵。

帝赋诗及太子、百官祖饯。

寿八十六。

集今传。

唐才子传·王之涣

〔辛文房〕 〔元〕

之涣,蓟门人。

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

中折节工文,十年名誉日振。

耻困场屋,遂交谒名公。

为诗情致雅畅,得齐、梁之风。

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

与王昌龄、高适、畅当忘形尔汝。

尝共诣旗亭,有梨园名部继至,昌龄等曰:"我辈擅诗名,未定甲乙。

可观诸伶讴诗,以多者为优。

"一伶唱昌龄二绝句,一唱适一绝句。

之涣曰:"乐人所唱皆下俚之词。

"须臾,一佳妓唱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复唱二绝,皆之涣词。

三子大笑。

之涣曰:"田舍奴,吾岂妄哉!

"诸伶竟不谕其故,拜曰:"肉眼不识神仙。

"三子从之酣醉终日。

其狂放如此云。

有诗传于今。

唐才子传·岑参

〔辛文房〕 〔元〕

参,南阳人,文本之后。

天宝三年赵岳榜第二人及第。

累官左补阙、起居郎,出为嘉州刺史。

杜鸿渐表置安西幕府,拜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辞罢。

别业在杜陵山中。

后终于蜀。

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寨堡,无不经行。

博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词清尚,用心良苦。

诗调尤高,唐兴罕见此作。

放情山水,故常怀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

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

每篇绝笔,人辄传咏。

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尝荐其识度清远,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

未及大用而谢世,岂不伤哉!

有集十卷行于世。

杜确为之序云。

大龙湫记

〔李孝光〕 〔元〕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

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

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馀,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

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

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倚立。

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

而其颠谽谺,犹蟹两鳌,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

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

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

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着人。

走入庵避,馀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

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

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

先生曰:“壮哉!

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 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

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曏所见。

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

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

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

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

潭中有斑鱼二十馀头,间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

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因大呼笑。

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

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

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