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李贞伯篆书海月庵扁

篆法久欲绝,李公得真传。

近时乡先辈,仿佛如滕权。

昔为我题扁,握笔指腕悬。

顾盼张髯须,起立竦背肩。

俯仰为陈迹,屈指十五年。

破屋垂雨溜,庳墙上蜗涎。

三字被侵蚀,黑騕犹高县。

海月夜照之,墨光却新鲜。

正如公性气,精悍老犹然。

见物不见人,吴山隔重泉。

惜哉不可作,手迹忍弃捐。

寿以西川木,良工善雕镌。

庶几如坐对,仰面在屋椽。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除夜

〔吴与弼〕 〔明〕

妻子团栾身少瘥,故居风景庆时和。

老年襟抱无他感,但恨读书功不多。

哀文宗儒

〔吴宽〕 〔明〕

吾乡沈衢州,远致尺书在。

发书报文侯,有疽发于背。

我忧体肥人,此疾恐为害。

犹冀有良医,或倚以致瘥。

忧怀适浃旬,浙疏驰独快。

乃六月七日,死期特兼载。

哀哉此良牧,天夺真可怪。

念昔为永嘉,勤政略不懈。

豪民户先锄,淫鬼祠必坏。

抚下自有术,百里免凋瘵。

及此领郡符,先声过疆界。

穷谷争出迎,耄倪总罗拜。

君初闻再起,仕路厌行迈。

因察民情欢,下车始无悔。

爬梳积弊源,一旦决欲溃。

坐堂日孜孜,访问及细碎。

孰为狼所贪,孰为蚊所嘬。

犴狱满冤囚,亲手为破械。

去岁东海涯,光气作妖怪。

横飞类鬼车,数丈无首戴。

具疏即自劾,遂及弊事概。

谓此如许除,吾宁自引退。

有司格不行,当道有窒碍。

公退长太息,空负民所爱。

吾惟尽职业,庶偿为守债。

使民自按堵,守法勿就逮。

百家立为约,礼义相告戒。

民曰贤侯言,敢不各敬佩。

君终抱忧思,弊事卒吾败。

大者如盐铁,骨髓竭称贷。

彼力固已穷,吾体亦真惫。

遥遥走一使,求去乃至再。

知己总爱才,不使投匦内。

孰知今日事,俄有此变态。

凡君求归休,民辄叹无赖。

群情达铨曹,以及寮与寀。

今也魂茫茫,棺归只空廨。

岂惟民无依,失侣嗟我辈。

久为晚年期,几杖作乡会。

对酒乏清言,临事无善诲。

城西多旧游,山色愁晚对。

有穴未及临,泪尽继以慨。

寄谢杨宪副赠周礼注疏

〔吴与弼〕 〔明〕

梦寐周公制作心,遗编厚贶辱遥临。

焚香拜罢时开卷,感激于君定几深。

题太古轩

〔吴与弼〕 〔明〕

轩前化日正迟迟,轩里幽人自得时。

一曲云和春万顷,杳然身世在皇羲。

渡口驿遇风

〔吴宽〕 〔明〕

黄沙障天天半昏,炮头风急万马奔。

何人去塞土囊口,天与河流一色浑。

旷野麦苗才尺许,只见风来不见雨。

雨师风伯不相能,彼苍高高奈何汝。

除日

〔吴与弼〕 〔明〕

此地栖迟忽岁除,萍踪如梦对琴书。

宗门一一经过处,共喜云孙复故居。

题高房山山水

〔吴宽〕 〔明〕

燕南蹙翠维房山,高公昔者生其间。

戏拈画笔少明豁,玉女峰亚垂烟鬟。

积雨初收隔春树,望见人家鸣边住。

亦知中有王维诗,行到水穷无觅处。

小年夜绝句

〔吴与弼〕 〔明〕

煌煌银烛照良宵,乐此升平荷圣朝。

门户恍思前甲子,肃然世泽感迢遥。

招曹良金饭

〔吴宽〕 〔明〕

曹君履忧患,颜色何欣如。

学道想有得,委命心常舒。

属以公事至,翛然寄僧居。

行装止诗卷,一仆身与俱。

西城隔风雨,遥念夜堂虚。

自剔长明灯,开函看佛书。

蹇予负老病,秋至叹归欤。

坐上无清言,何人能慰予。

明须就我饭,已摘园中蔬。

登广福寺佛阁望西山

〔吴宽〕 〔明〕

城中过坊口,时见山一面。

车尘半空起,忽复不可见。

今日出城西,初喜见山便。

恨当长夏时,草木更葱茜。

遮胸如执圭,隐首或侧弁。

行行七里余,胜地得僧院。

仰瞻何突兀,杰阁俯高殿。

百级蹑层梯,身向西阑转。

横绝旷野中,苍翠争自衒。

已将目力穷,却任胫骨颤。

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

势从西南来,遥向西北旋。

万马如驰逐,阵列如鏖战。

白云与碧霭,岩姿陡然变。

谁倩丹青人,为我展画卷。

老至客京华,宦游真已倦。

若使入山行,所历岂能遍。

一览青可了,无如此中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