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抒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漫天乱斗绵延至深夜,经历了痛苦的雨后,最终风云渐定。 云散月明,是谁点缀了这美丽的夜空,天空清澈,海面也恢复了它的蔚蓝。 只有鲁叟乘坐着木筏,感慨万千,领悟了轩辕奏乐的声音。 即使在南方荒原有九死之忧,我也不后悔我所经历的奇绝之旅,这将成为我一生中独特的荣耀。


注释

参(shēn)横斗转:参星横斜,北斗星转向,说明时值夜深。参,斗,两星宿名,皆属二十八星宿;横、转,指星座位置的移动。 苦雨终风:久雨不停,终日刮大风。 「天容海色本澄清」句:青天碧海本来就是澄清明净的。比喻自己本来清白,政乱污陷如蔽月的浮云,终会消散。 鲁叟:指孔子。 乘桴(fú):乘船。桴,小筏子。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奏乐声:这里形容涛声。也隐指老庄玄理。《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理。轩辕,即黄帝。 南荒:僻远荒凉的南方。 恨:悔恨。 兹游:这次海南游历,实指贬谪海南。


简介

纪晓岚评此诗说:「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比」,即「以彼物比此物」;而「以彼物比此物」,就很难不露痕迹。但这四句诗,却是不露「比」的痕迹的。 「参横斗转」,是夜间渡海时所见;「欲三更」,则是据此所作的判断。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这说明「参横斗转」,在中原是指天快黎明之时的景象。而在海南,则与此不同,王文诰指出:「六月二十日海外之二、三鼓时,则参已早见矣。」这句诗写了景,更写了人。一是表明「欲三更」,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二是表明天空是晴朗的,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不难走。因此,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的心境。而在此之前,还是「苦雨终风」,一片漆黑。连绵不断的雨叫「苦雨」,大风叫「终风」。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诗人在「苦雨终风」的黑夜里不时仰首看天,终于看见了「参横斗转」,于是不胜惊喜地说:「苦雨终风也解晴。」 三、四两句,就「晴」字作进一步抒写。「云散月明」,「天容」是「澄清」的;风恬雨霁,星月交辉,「海色」也是「澄清」的。这两句,以「天容海色」对「云散月明」,仰观俯察,形象生动,连贯而下,灵动流走。而且还用了句内对:前句以「月明」对「云散」,后句以「海色」对「天容」。这四句诗,在结构方面又有共同点:短句分两节,先以四个字写客观景物,后以三个字表主观抒情或评论。唐人佳句,多浑然天成,情景交融。宋人造句,则力求洗练与深折。从这四句诗,既可看出苏轼诗的特点,也可看出宋代诗的特点。 三、四两句看似写景,而诗人意在抒情,抒情中又含议论。就客观景物说,雨止风息,云散月明,写景如绘。就主观情怀说,始而说「欲三更」,继而说「也解晴」;然后又发一问:「云散月明」,还有「谁点缀」呢?又意味深长地说:「天容海色」,本来是「澄清」的。而这些抒情或评论,都紧扣客观景物,贴切而自然。仅就这一点说,已经是很有艺术魅力的好诗了。 然而上乘之作,还应有言外之意。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语言明净,不会让读者直接觉得得用了典故。但仔细寻味,又「字字有来历」。《晋书·谢重传》载:谢重陪会稽王司马道子夜坐,「于时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重率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道子戏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参看《世说新语·言语》)「云散月明谁点缀」一句中的「点缀」一词,即来自谢重的议论和道子的戏语,而「天容海色本澄清」则与「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契合。这两句诗,境界开阔,意蕴深远,已经能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和哲理的启迪;再和这个故事联系起来,就更能让人多一层联想。王文诰就说:上句,「问章惇也」;下句,「公自谓也」。「问章惇」,意思是:你们那些「居心不净」的小人掌权,「滓秽太清」,弄得「苦雨终风」,天下怨愤。如今「云散明月」,还有谁「点缀」呢?「公自谓」,意思是:章惇之流「点缀」太空的「微云」既已散尽,天下终于「澄清」,强加于他的诬蔑之词也一扫而空。冤案一经昭雪,他这个被陷害的好人就又恢复了「澄清」的本来面目。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用典贴切就可以丰富诗的内涵,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五、六两句,转入写「海」。三、四句上下交错,合用一个典故;这两句则显得有变化。「鲁叟」指孔子。孔子是鲁国人,所以陶渊明《饮酒诗》有「汲汲鲁中叟」之句,称他为鲁国的老头儿。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意思是:我的道在海内无法实行,坐上木筏子飘洋过海,也许能够实行吧!苏轼也提出过改革弊政的方案,但屡受打击,最终被流放到海南岛。在海南岛,「饮食不具,药石无有」,尽管和黎族人民交朋友,做了些传播文化的工作;但作为「罪人」,是不可能谈得上「行道」的。此时渡海北归,回想多年来的苦难历程,就发出了「空余鲁叟乘桴意」的感慨。这句诗,用典相当灵活。它包含的意思是:在内地,他和孔子同样是「道不行」。孔子想到海外去行道,却没去成;他虽然去了,并且在那里呆了好几年,可是当他离开那儿渡海北归的时候,却并没有什么「行道」的实绩值得他自慰,只不过空有孔子乘桴行道的想法还留在胸中罢了。这句诗,由于巧妙地用了人所共知的典故,因而寥寥数字,就概括了曲折的事,抒发了复杂的情;而「乘桴」一词,又准确地表现了正在「渡海」的情景。「轩辕」即黄帝,黄帝奏乐,见《庄子·天运》:「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苏轼用这个典,以黄帝奏咸池之乐形容大海波涛之声,与「乘桴」渡海的情境很合拍。但不说「如听轩辕奏乐声」,却说「粗识轩辕奏乐声」,就又使人联想到苏轼的种种遭遇及其由此引起的心理活动。就是说:那「轩辕奏乐声」,他是领教过的;那「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他是亲身经历、领会很深的。「粗识」的「粗」,不过是一种诙谐的说法,口里说「粗识」,其实是「熟识」。 尾联推开一步,收束全诗。「兹游」,直译为现代汉语,就是「这次出游」或「这番游历」,这首先是照应诗题,指代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但又不仅指这次渡海,还推而广之,指自惠州贬儋县的全过程。1094年(绍圣元年),苏轼抵惠州贬所,不得签书公事。他从1097年(绍圣四年)六月十一日与苏辙诀别、登舟渡海,到1100年(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渡海北归,在海南岛渡过了三个年头的流放生涯。这就是所谓「兹游」。下句的「兹游」与上句的「九死南荒」并不是互不相承的两个概念,那「九死南荒」,即包含于「兹游」之中。不过「兹游」的内容更大一些,它还包含此诗前六句所写的一切。 弄清了「兹游」的内容及其与「九死南荒」的关系,就可品出尾联的韵味。「九死」,多次死去的意思。「九死南荒」而「吾不恨」,是由于「兹游奇绝冠平生」,看到了海内看不到的「奇绝」景色。然而「九死南荒」,全出于政敌的迫害;他固然达观,但也不可能毫无恨意。因此,「吾不恨」毕竟是诗的语言,不宜呆看。这句既含蓄,又幽默,对政敌的调侃之意,也见于言外。



理东堂隙地自种菜

〔张耒〕 〔宋〕

幽居无一事,隙地自畦蔬。

秋雨忽甲坼,青青千万馀。

江乡盛菘芥,烹咀亦甘腴。

岂惟供晨餐,庶用备冬菹。

桓桓左将军,英气横八区。

邂逅无事时,弛弓曾把锄。

矧我放逐者,终年守敝庐。

谅非勤四体,寓意以为娱。

醉眠

〔唐庚〕 〔宋〕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秦观〕 〔宋〕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高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张孝祥〕 〔宋〕

霜日明霄水蘸空。

鸣鞘声里绣旗红。

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无题

〔无名氏〕 〔宋〕

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

莫道世间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宋〕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赠刘景文

〔苏轼〕 〔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辛弃疾〕 〔宋〕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

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

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

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

浪淘沙令

〔王安石〕 〔宋〕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笑谈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