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抒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韵译 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举步维艰。 滞留长安不是我心愿,心向东林把我师怀念。 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岁月逐日衰减。 黄昏里吹来萧瑟凉风,听晚蝉声声愁绪更添。 散译 我常常想要归卧丘山,苦于没有资财把庭院经营。滞留西秦不是我的夙愿,我向往那高僧所在的东林。囊中黄金已在羁旅中用尽,壮志一年年渐渐地消沉。傍晚时分,凉风吹来,又听见秋蝉哀鸣,我的心情越发悲伤起来。


注释

秦中:此指长安。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 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 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谓“蒋翊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资:钱财。 “北上”句:谓说不愿留京从仕。北土,指秦中。 东林:指庐山东林寺,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的禅舍。这里借指远上人所在的寺院。 “黄金”句:《战国策·楚策三》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这里喻处境窘困。燃桂,烧贵如桂枝的柴。 日夕:傍晚。 闻蝉:听蝉鸣能引起人悲秋之感。卢思道《听鸣蝉篇》有“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益:增加。


简介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为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的作品。寄给名叫远的僧人,报告客居逢秋的苦情,诉说欲隐无处,欲仕非愿,进退两难之苦。 首联诉说自己隐居的愿望和无力隐居的苦衷;颔联写自己北上求仕的违背心愿的羡慕跳出尘世的远上人;颈联写困居长安的境况,雄心壮志逐年衰减;尾联描写黄昏、秋风、鸣蝉,一派萧瑟景象,突出了客中的抑郁心情。全诗反映了作者当时困苦的境地和对仕途的失望,寄赠是表,抒发不遇之感是实。


赏析

宋·刘辰翁《孟浩然诗集》引:非不经思,只是吐出。 明·李梦阳《孟浩然诗集》引:“黄金燃桂尽”,终伤气。结句好。



垂老别

〔杜甫〕 〔唐〕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清平调(其一)

〔李白〕 〔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山中

〔王维〕 〔唐〕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韦应物〕 〔唐〕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

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

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山居即事

〔王维〕 〔唐〕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溪斋

〔李建勋〕 〔唐〕

水木绕吾庐,搴帘晚槛虚。

衰条寒露鹊,幽果落惊鱼。

爱酒贫还甚,趋时老更疏。

乖慵自有素,不是忽簪裾。

观游鱼

〔白居易〕 〔唐〕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感遇(其七)

〔张九龄〕 〔唐〕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无题

〔李商隐〕 〔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调笑令·胡马

〔韦应物〕 〔唐〕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