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飞来峰

飞来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是米颠袖中一块奇石。

使有石癖者见之,必具袍笏下拜,不敢以称谓简亵,只以石丈呼之也。

深恨杨髡,遍体俱凿佛像,罗汉世尊,栉比皆是,如西子以花艳之肤,莹白之体,刺作台池鸟兽,乃以黔墨涂之也。

奇格天成,妄遭锥凿,思之骨痛。

翻恨其不匿影西方,轻出灵鹫,受人戮辱。

亦犹士君子生不逢时,不束身隐遁,以才华杰出,反受摧残,郭璞、祢衡并受此惨矣。

慧理一叹,谓其何事飞来,盖痛之也,亦惜之也。

且杨髡沿溪所刻罗汉,皆貌己像,骑狮骑象,侍女皆裸体献花,不一而足。

田公汝成锥碎其一。

余少年读书岣嵝,亦碎其一。

闻杨髡当日住德藏寺,专发古冢,喜与僵尸淫媾。

知寺后有来提举夫人与陆左丞化女,皆以色夭,用水银灌殓。

杨命发其冢。

有僧真谛者,性呆戆,为寺中樵汲,闻之大怒,?

枭呼诟谇。

主僧惧祸,锁禁之。

及五鼓,杨髡起,趣众发掘,真谛逾垣而出,抽韦驮木杵,奋击杨髡,裂其脑盖。

从人救护,无不被伤。

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腾,飞捷非人力可到。

一时灯炬皆灭,?

锄畚插都被毁坏。

杨髡大惧,谓是韦驮显圣,不敢往发,率众遽去,亦不敢问。

此僧也,洵为山灵吐气。

袁宏道《飞来峰小记》: 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峰石逾数十丈,而苍翠玉立。

渴虎奔猊,不足为其怒也。

神呼鬼立,不足为其怪也。

秋水暮烟,不足为其色也。

颠书吴画,不足为其变幻诘曲也。

石上多异木,不假土壤,根生石外。

前后大小洞四五,窈窕通明,溜乳作花,若刻若镂。

壁间佛像,皆杨秃所为,如美人面上瘢痕,奇丑可厌。

余前后登飞来者五:初次与黄道元、方子公同登,单衫短后,直穷莲花峰顶。

每遇一石,无不发狂大叫。

次与王闻溪同登。

次为陶石篑、周海宁。

次为王静虚、陶石篑兄弟。

次为鲁休宁。

每游一次,辄思作一诗,卒不可得。

又《戏题飞来峰》诗: 试问飞来峰,未飞在何处。

人世多少尘,何事飞不去。

高古而鲜妍,杨、班不能赋。

白玉簇其颠,青莲借其色。

惟有虚空心,一片描不得。

平生梅道人,丹青如不识。

张岱《飞来峰》诗: 石原无此理,变幻自成形。

天巧疑经凿,神功不受型。

搜空或洚水,开辟必雷霆。

应悔轻飞至,无端遭巨灵。

石意犹思动,夔尼势若撑。

鬼工穿曲折,儿戏斫珑玲。

深入营三窟,蛮开倩五丁。

飞来或飞去,防尔为身轻。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冷泉亭

〔张岱〕 〔明〕

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

丹垣绿树,翳映阴森。

亭对峭壁,一泓泠然,凄清入耳。

亭后西栗十余株,大皆合抱,冷暗樾,遍体清凉。

秋初栗熟,大若樱桃,破苞食之,色如蜜珀,香若莲房。

天启甲子,余读书绚嵝山房,寺僧取作清供。

余谓鸡头实无其松脆,鲜胡桃逊其甘芳也。

夏月乘凉,移枕簟就亭中卧月,涧流淙淙,丝竹并作。

张公亮听此水声,吟林丹山诗:“流向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言此水声带金石,已先作歌舞矣,不入西湖安入乎!

余尝谓住西湖之人,无人不带歌舞,无山不带歌舞,无水不带歌舞,脂粉纨绮,即村妇山僧,亦所不免。

因忆眉公之言曰:“西湖有名山,无处士。

有古刹,无高僧。

有红粉,无佳人。

有花朝,无月夕。

”曹娥雪亦有诗嘲之曰:“烧鹅羊肉石灰汤,先到湖心次岳王。

斜日未曛客未醉,齐抛明月进钱塘。

”余在西湖,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见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嚣灵隐,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间之月,何福消受。

余故谓西湖幽赏,无过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

而深山清寂,皓月空明,枕石漱流,卧醒花影,除林和靖、李岣嵝之外,亦不见有多人矣。

即慧理、宾王,亦不许其同在卧次。

袁宏道《冷泉亭小记》: 灵隐寺在北高峰下,寺最奇胜,门景尤好。

由飞来峰至冷泉亭一带,涧水溜玉,画壁流青,是山之极胜处。

亭在山门外,尝读乐天记有云:“亭在山下水中,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撮奇搜胜,物无遁形。

春之日,草薰木欣,可以导和纳粹。

夏之日,风泠泉氵亭,可以蠲烦析醒。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可濯足于床下。

卧而狎之,可垂钓于枕上。

潺?

洁澈,甘粹柔滑,眼目之嚣,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观此记,亭当在水中,今依涧而立。

涧阔不丈余,无可置亭者。

然则冷泉之景,比旧盖减十分之七矣。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灵隐寺

〔张岱〕 〔明〕

明季昭庆寺火,未几而灵隐寺火,未几而上天竺又火,三大寺相继而毁。

是时唯具德和尚为灵隐住持,不数年而灵隐早成。

盖灵隐自晋咸和元年,僧慧理建,山门匾曰“景胜觉场”,相传葛洪所书。

寺有石塔四,钱武肃王所建。

宋景德四年,改景德灵隐禅寺,元至正三年毁。

明洪武初再建,改灵隐寺。

宣德七年,僧昙赞建山门,良?

建大殿。

殿中有拜石,长丈余,有花卉鳞甲之文,工巧如画。

正统十一年,?

玄理建直指堂,堂文额为张即之所书,隆庆三年毁。

万历十二年,僧如通重建。

二十八年司礼监孙隆重修,至崇祯十三年又毁。

具和尚查如通旧籍,所费八万,今计工料当倍之。

具和尚惨淡经营,咄嗟立办。

其因缘之大,恐莲池金粟所不能逮也。

具和尚为余族弟,丁酉岁,余往候之,则大殿、方丈尚未起工,然东边一带,朗阁精蓝凡九进,客房僧舍百什余间,?

几藤床,铺陈器皿,皆不移而具。

香积厨中,初铸三大铜锅,锅中煮米三担,可食千人。

具和尚指锅示余曰:“此弟十余年来所挣家计也。

”饭僧之众,亦诸刹所无。

午间方陪余斋,见有沙弥持赫蹄送看,不知何事,第对沙弥曰:“命库头开仓。

”沙弥去。

及余饭后出寺门,见有千余人蜂拥而来,肩上担米,顷刻上禀,斗斛无声,忽然竞去。

余问和尚,和尚曰:“此丹阳施主某,岁致米五百担,水脚挑钱,纤悉自备,不许饮常住勺水,七年于此矣。

”余为嗟叹。

因问大殿何时可成,和尚对以:“明年六月,为弟六十,法子万人,人馈十金,可得十万,则吾事济矣。

”逾三年而大殿、方丈俱落成焉。

余作诗以记其盛。

张岱《寿具和尚并贺大殿落成》诗: 飞来石上白猿立,石自呼猿猿应石。

具德和尚行脚来,山鬼啾啾寺前泣。

生公叱石同叱羊,沙飞石走山奔忙。

驱使万灵皆辟易,火龙为之开洪荒。

正德初年有簿对,八万今当增一倍。

谈笑之间事已成,和尚功德可思议。

黄金大地破悭贪,聚米成丘粟若山。

万人团族如蜂蚁,和尚植杖意自闲。

余见催科只数贯,县官敲扑加锻炼。

白粮升合尚怒呼,如坻如京不盈半。

忆昔访师坐法堂,赫蹄数寸来丹阳。

和尚声色不易动,第令侍者开仓场。

去不移时阶?

乱,白粲驮来五百担。

上仓斗斛寂无声,千百人夫顷刻散。

米不追呼人不系,送到座前犹屏气。

公侯福德将相才,罗汉神通菩萨慧。

如此工程非戏谑,向师颂之师不诺。

但言佛自有因缘,老僧只怕因果错。

余自闻言请受记,阿难本是如来弟。

与师同住五百年,挟取飞来复飞去。

张祜《灵隐寺》诗: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洞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父,西岩深响连。

贾岛《灵隐寺》诗: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度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欲悬帆身未逸,谢公此地昔曾游。

周诗《灵隐寺》诗: 灵隐何年寺,青山向此开。

涧流原不断,峰石自飞来。

树覆空王苑,花藏大士台。

探冥有玄度,莫遣夕阳催。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北高峰

〔张岱〕 〔明〕

北高峰在灵隐寺后,石磴数百级,曲折三十六湾。

上有华光庙,以祀五圣。

山半有马明王庙,春日祈蚕者咸往焉。

峰顶浮屠七级,唐天宝中建,会昌中毁。

钱武肃王修复之,宋咸淳七年复毁。

此地群山屏绕,湖水镜涵,由上视下,歌舫渔舟,若鸥凫出没烟波,远而益微,仅规其影。

西望罗刹江,若匹练新濯,遥接海色,茫茫无际。

张公亮有句:“江气白分海气合,吴山青尽越山来。

”诗中有画。

郡城正值江湖之间,委蛇曲折,左右映带,屋宇鳞次,竹木云蓊,郁郁葱葱,凤舞龙盘,真有王气蓬勃。

山麓有无着禅师塔。

师名文喜,唐肃宗时人也,瘗骨于此。

韩?

胄取为葬地,启其塔,有陶龛焉。

容色如生,发垂至肩,指爪盘屈绕身,舍利数百粒,三日不坏,竟荼毗之。

苏轼《游灵隐高峰塔》诗: 言游高峰塔,蓐食始野装。

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凉。

雾霏岩谷暗,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来人,又便云水乡。

相劝小举足,前路高且长。

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

渐闻钟馨音,飞鸟皆下翔。

入门空无有,云海浩茫茫。

惟见聋道人,老病时绝粮。

问年笑不答,但指穴梨床。

心知不复来,欲归更彷徨。

赠别留匹布,今岁天早霜。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韬光庵

〔张岱〕 〔明〕

韬光庵在灵隐寺右之半山,韬光禅师建。

师,蜀人,唐太宗时,辞其师出游,师嘱之曰:“遇天可留,逢巢即止。

”师游灵隐山巢沟坞,值白乐天守郡,悟曰:“吾师命之矣。

”遂卓锡焉。

乐天闻之,遂与为友,题其堂曰“法安”。

内有金莲池、烹茗井,壁间有赵阅道、苏子瞻题名。

庵之右为吕纯阳殿,万历十二年建,参政郭子章为之记。

骆宾王亡命为僧,匿迹寺中。

宋之问自谪所还至江南,偶宿于此。

夜月极明,之问在长廊索句,吟曰:“鹫岭郁?

,龙宫锁寂寥。

”后句未属,思索良苦。

有老僧点长明灯,同曰:“少年夜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

”之问曰:“适欲题此寺,得上联而下句不属。

” 僧请吟上句,宋诵之。

老僧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之问愕然,讶其遒丽,遂续终篇。

迟明访之,老僧不复见矣。

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袁宏道《韬光庵小记》: 韬光在山之腰,出灵隐后一二里,路径甚可爱。

古木婆娑,草香泉渍,淙淙之声,四分五络,达于山厨。

庵内望钱塘江,浪纹可数。

余始入灵隐,疑宋之问诗不似,意古人取景,或亦如近代词客捃拾帮凑。

及登韬光,始知“沧海”、“浙江”、“扪萝”、“刳木”数语,字字入画,古人真不可及矣。

宿韬光之次日,余与石篑、子公同登北高峰,绝顶而下。

张京元《韬光庵小记》: 韬光庵在灵鹫后,鸟道蛇盘,一步一喘。

至庵,入坐一小室,峭壁如削,泉出石罅,汇为池,蓄金鱼数头。

低窗曲槛,相向啜茗,真有武陵世外之想。

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初二,雨中上韬光庵。

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

倦时踞石而坐,倚竹而息。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

山之骨格,得石而苍。

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

初至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竟无所有。

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

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

枕上沸波,竟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益信声无哀乐也。

受肇和《自韬光登北高峰》诗: 高峰千仞玉嶙峋,石磴攀跻翠蔼分。

一路松风长带雨,半空岚气自成云。

上方楼阁参差见,下界笙歌远近闻。

谁似当年苏内翰,登临处处有遗文。

白居易《招韬光禅师》诗: 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

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

青菜除黄叶,红姜带紫芽。

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

韬光禅师《答白太守》诗: 山僧野性爱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

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青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飞锡至,恐妨莺啭翠楼前。

杨蟠《韬光庵》诗: 寂寂阶前草,春深鹿自耕。

老僧垂白发,山下不知名。

王思任《韬光庵》诗: 云老天穷结数楹,涛呼万壑尽松声。

鸟来佛座施花去,泉入僧厨漉菜行。

一捺断山流海气,半株残塔插湖明。

灵峰占绝杭州妙,输与韬光得隐名。

又《韬光涧道》诗: 灵隐入孤峰,庵庵叠翠重。

僧泉交竹驿,仙屋破云封。

绿暗天俱贵,幽寒月不浓。

涧桥秋倚处,忽一响山钟。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岣嵝山房

〔张岱〕 〔明〕

李茇号岣嵝,武林人,住灵隐韬光山下。

造山房数楹,尽驾回溪绝壑之上。

溪声淙淙出阁下,高?

插天,古木蓊蔚,人有幽致。

山人居此,孑然一身。

好诗,与天池徐渭友善。

客至,则呼僮驾小肪,荡桨于西泠断桥之间,笑咏竟日。

以山石自?

累生圹,死即埋之。

所著有《岣嵝山人诗集》四卷。

天启甲子,余与赵介臣、陈章侯、颜叙伯、卓珂月、余弟平子读书其中。

主僧自超,园蔬山蔌,淡薄凄清。

但恨名利之心未净,未免唐突山灵,至今犹有愧色。

张岱《岣嵝山房小记》: 岣嵝山房,逼山、逼溪、逼韬光路,故无径不梁,无屋不阁。

门外苍松傲睨,蓊以杂木,冷绿万顷,人面俱失。

石桥低磴,可坐十人。

寺僧刳竹引泉,桥下交交牙牙,皆为竹节。

天启甲子,余键户其中者七阅月,耳饱溪声,目饱清樾。

山上下多西栗、边笋,甘芳无比。

邻人以山房为市,?

果、羽族日致之,而独无鱼。

乃潴溪为壑,系巨鱼数十头。

有客至,辄取鱼给鲜。

日晡,必步冷泉亭、包园、飞来峰。

一日,缘溪走看佛像,口口骂杨髡。

见一波斯坐龙象,蛮女四五献花果,皆裸形,勒石志之,乃真伽像也。

余椎落其首,并碎诸蛮女,置溺溲处以报之。

寺僧以余为椎佛也,咄咄作怪事,及知为杨髡,皆欢喜赞叹。

徐渭《访李岣嵝山人》诗: 岣嵝诗客学全真,半日深山说鬼神。

送到涧声无响处,归来明月满前津。

七年火宅三车客,十里荷花两桨人。

两岸鸥凫仍似昨,就中应有旧相亲。

王思任《岣嵝僧舍》诗: 乱苔膏古荫,惨绿蔽新芊。

鸟语皆番异,泉心即佛禅。

买山应较尺,赊月敢辞钱。

多少清凉界,幽僧抱竹眠。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集庆寺

〔张岱〕 〔明〕

九里松,唐刺史袁仁敬植。

松以达天竺,凡九里,左右各三行,每行相去八九尺。

苍翠夹道,藤萝冒涂,走其下者,人面皆绿。

行里许,有集庆寺,乃宋理宗所爱阎妃功德院也。

淳?

十一年建造。

阎妃,鄞县人,以妖艳专宠后宫。

寺额皆御书,巧丽冠于诸刹。

经始时,望青采斫,勋旧不保,鞭笞追逮,扰及鸡豚。

时有人书法堂鼓云:“净慈灵隐三天竺,不及阎妃好面皮。

”理宗深恨之,大索不得。

此寺至今有理宗御容两轴。

六陵既掘,冬青不生,而帝之遗像竟托阎妃之面皮以存,何可轻诮也。

元季毁,明洪武二十七年重建。

张京元《九里松小记》: 九里松者,仅见一株两株,如飞龙劈空,雄古奇伟。

想当年万绿参天,松风声壮于钱塘潮,今已化为乌有。

更千百岁,桑田沧海,恐北高峰头有螺蚌壳矣,安问树有无哉!

陈玄晖《集庆寺》诗: 玉钩斜内一阎妃,姓氏犹传真足奇。

宫嫔若非能佞佛,御容焉得在招提。

布地黄金出紫薇,官家不若一阎妃。

江南赋税凭谁用,日纵平章恣水嬉。

开荒筑土建坛追,功德巍峨在石碑。

集庆犹存宫殿毁,面皮真个属阎妃。

昔日曾传九里松,后闻建寺一朝空。

放生自出罗禽鸟,听信?

黎说有功。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玉泉寺

〔张岱〕 〔明〕

玉泉寺为故净空院。

南齐建元中,僧昙起说法于此,龙王来听,为之抚掌出泉,遂建龙王祠。

晋天福三年,始建净空院于泉左。

宋理宗书“玉泉净空院”额。

祠前有池亩许,泉白如玉,水望澄明,渊无潜甲。

中有五色鱼百余尾,投以饼饵,则奋?

鼓鬣,攫夺盘旋,大有情致。

泉底有孔,出气如橐?

,是即神龙泉穴。

又有细雨泉,晴天水面如雨点,不解其故。

泉出可溉田四千亩。

近者曰鲍家田,吴越王相鲍庆臣采地也。

万历二十八年,司礼孙东瀛于池畔改建大士楼居。

春时,游人甚众,各携果饵到寺观鱼,喂饲之多,鱼皆餍饫,较之放生池,则侏儒饱欲死矣。

道隐《玉泉寺》诗: 在昔南齐时,说法有昙起。

天花堕碧空,神龙听法语。

抚掌一赞叹,出泉成白乳。

澄洁更空明,寒凉却酷暑。

石破起冬雷,天惊逗秋雨。

如何烈日中,水纹如碎羽。

言有橐?

声,气孔在泉底。

内多海大鱼,狰狞数百尾。

饼饵骤然投,要遮全振旅。

见食即忘生,无怪盗贼聚。

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紫云洞

〔张岱〕 〔明〕

紫云洞在烟霞岭右。

其地怪石苍翠,劈空开裂,山顶层层,如厦屋天构。

贾似道命工疏剔建庵,刻大士像于其上。

双石相倚为门,清风时来,谽谺透出,久坐使人寒栗。

又有一坎突出洞中,蓄水澄洁,莫测其底。

洞下有懒云窝,四山围合,竹木掩映,结庵其中。

名贤游览至此,每有遗世之思。

洞旁一壑幽深,昔人凿石,闻金鼓声而止,遂名“金鼓洞”。

洞下有泉,曰“白沙”。

好事者取以瀹茗,与虎跑齐名。

王思任诗: 笋舆幽讨遍,大壑气沉沉。

山叶逢秋醉,溪声入午喑。

是泉从竹护,无石不云深。

沁骨凉风至,僧寮絮碧阴。

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岳王坟

〔张岱〕 〔明〕

岳鄂王死,狱卒隗顺负其尸,逾城至北山以葬。

后朝廷购求葬处,顺之子以告。

及启棺如生,乃以礼服殓焉。

隗顺,史失载。

今之得以崇封祀享,?

千秋,皆顺力也。

倪太史元璐曰:“岳王祠,泥范忠武,铁铸桧、Ι,人之欲不朽桧、Ι也,甚于忠武。

”按公之改谥忠武,自隆庆四年。

墓前之有秦桧、王氏、万俟Ι三像,始于正德八年,指挥李隆以铜铸之,旋为游人挞碎。

后增张俊一像。

四人反接,跪于丹墀。

自万历二十六年,按察司副使范涞易之以铁,游人椎击益狠,四首齐落,而下体为乱石所掷,止露肩背。

旁墓为银瓶小姐。

王被害,其女抱银瓶坠井中死。

杨铁崖乐府曰:“岳家父,国之城。

秦家奴,城之倾。

皇天不灵,杀我父与兄。

嗟我银瓶为我父,缇萦生不赎父死,不如无生。

千尺井,一尺瓶,瓶中之水精卫鸣。

”墓前有分尸桧。

天顺八年,杭州同知马伟锯而植之,首尾分处,以示磔桧状。

隆庆五年,大雷击折之。

朱太史之俊曰:“一秦桧耳,铁首木心,俱不能保至此。

”天启丁卯,浙抚造祠媚?

,穷工极巧,徙苏堤第一桥于百步之外,数日立成,骇其神速。

崇祯改元,魏?

败,毁其祠,议以木石修王庙。

卜之王,王弗许。

岳云,王之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得其力,大捷,号曰“赢官人”,军中皆呼焉。

手握两铁锤,重八十斤。

王征伐,未尝不与,每立奇功,王辄隐之。

官至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

死年二十二,赠安远军承宣使。

所用铁锤犹存。

张宪为王部将,屡立战功。

绍兴十年,兀术屯兵临颖,宪破其兵,追奔十五里,中原大振。

秦桧主和,班师。

桧与张俊谋杀岳飞,诱飞部曲能告飞事者,卒无人应。

张俊锻炼宪,被掠无完肤,强辩不伏,卒以冤死。

景定二年,追封烈文侯。

正德十二年,布衣王大?

发地得碣石,乃崇封焉。

郡守梁材建庙,修撰唐皋记之。

牛皋墓在栖霞岭上。

皋字伯远,汝州人,岳鄂王部将,素立战功。

秦桧惧其怨己,一日大会众军士,置毒害之。

皋将死,叹曰:“吾年近六十,官至侍从郎,一死何恨,但恨和议一成,国家日削。

大丈夫不能以马革裹尸报君父,是为叹耳!

” 张景元《岳坟小记》: 岳少保坟祠,祠南向,旧在?

孙中贵为买民居,开道临湖,殊惬大观。

祠右衣冠葬焉。

石门华表,形制不巨,雅有古色。

周诗《岳王坟》诗: 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

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

干戈戎马异,涕泪古今同。

目断封丘上,苍苍夕照中。

高启《岳王坟》诗: 大树无枝向北风,千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成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雾中。

唐顺之《岳王坟》诗: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

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

蔡汝南《岳王墓》诗: 谁将三字狱,堕此一长城。

北望真堪泪,南枝空自荣。

国随身共尽,君恃相为生。

落日松风起,犹闻剑戟鸣。

王世贞《岳坟》诗: 落日松杉覆古碑,英风飒飒动灵祠。

空传赤帝中兴诏,自折黄龙大将旗。

三殿有人朝北极,六陵无树对南枝。

莫将乌喙论勾践,鸟尽弓藏也不悲。

徐渭《岳坟》诗: 墓门惨淡碧湖中,丹ぬ朱扉射水红。

四海龙蛇寒食后,六陵风雨大江东。

英雄几夜乾坤博,忠孝传家俎豆同。

肠断两宫终朔雪,年年麦饭隔春风。

张岱《岳王坟》诗: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董其昌《岳坟柱对》: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

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当如是矣。

张岱《岳坟柱铭》: 呼天悲铁像,此冤未雪,常闻石马哭昭陵。

拓地饮黄龙,厥志当酬,尚见泥兵湿蒋庙。

西湖梦寻·卷一·西湖北路·西泠桥

〔张岱〕 〔明〕

西泠桥一名西陵,或曰:即苏小小结同心处也。

及见方子公诗有云:“‘数声渔笛知何处,疑在西泠第一桥。

’陵作泠,苏小恐误。

”余曰:“管不得,只西陵便好。

且白公断桥诗‘柳色青藏苏小家’,断桥去此不远,岂不可借作西泠故实耶!

”昔赵王孙孟坚子固常客武林,值菖蒲节,周公谨同好事者邀子固游西湖。

酒酣,子固脱帽,以酒?

发,箕踞歌《离骚》,旁若无人。

薄暮入西泠桥,掠孤山,舣舟茂树间,指林麓最幽处,瞪目叫曰:“此真洪谷子、董北苑得意笔也。

”邻舟数十,皆惊骇绝叹,以为真谪仙人。

得山水之趣味者,东坡之后,复见此人。

袁宏道《西泠桥》诗: 西泠桥,水长在。

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

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砍为柴,青骢马,自西来。

昨日树头花,今日陌上土。

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又《桃花雨》诗: 浅碧深红大半残,恶风催雨剪刀寒。

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却胭脂不耐看。

李流芳《西泠桥题画》: 余尝为孟?

题扇:“多宝峰头石欲摧,西泠桥边树不开。

轻烟薄雾斜阳下,曾泛扁舟小筑来。

”西泠桥树色,真使人可念,桥亦自有古色。

近闻且改筑,当无复旧观矣。

对此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