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平入绝谷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伯高曰: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榖三斗五升,其中之榖,长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栗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

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榖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榖一斗,水七升半。

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榖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榖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榖之数也。

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

五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榖之精气也。

故肠胃之中,当留榖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榖尽矣!

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榖、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黄帝说:“请问为什么一个人不吃七天就会死?” 伯高回答道:“臣请求解释一下:人的胃大约有一尺五寸宽,五寸厚,长约有两尺六寸,能容纳三斗五升的谷物和水。其中的谷物会停留两斗,水一斗五升就会满。上焦将气泄出,释放出其中的精微养分,让人感到饥饿。下焦则将残余的谷物和水传送到肠道。 小肠宽约有两寸半,径约为八分之少半,长约有三丈二尺,能容纳两斗四升的谷物和六升三合的水的大部分。 回肠宽约有四寸,径约为一寸的少半,长约有两丈一尺,能容纳一斗的谷物和七升半的水。 广肠宽约有八寸,径约为二寸的大部分,长约有两尺八寸,能容纳九升三合八分之一的谷物和水。 肠胃的总长度约为五丈八尺四寸,能容纳九斗二升一合的谷物和大部分的水,这是肠胃所能容纳的谷物和水的数量。正常人的情况则不同,当胃满时肠道就空虚,当肠道满时胃就空虚,之后再次变得空虚而又满,这样气体能够上下运行。五脏保持安定,血脉畅通,精神得以平衡。因此,精神就是水和谷物中的精气。所以在肠胃中,应该留下两斗的谷物和一斗五升的水,这样平常人一天才会排尿两升半,五天就会排尿五斗五升,七天就会排尿三斗五升,这时水和谷物就耗尽了。所以,平常人不吃七天就会死,是因为水和谷物,精气和津液都耗尽了。”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

歧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

经水者,皆注于海。

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

黄帝曰:以人应之(四海),奈何?

歧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榖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黄帝曰:远乎哉!

夫子之合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

歧伯答曰: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荥输所在,四海定矣!

黄帝曰:定之奈何?

歧伯曰:胃者,水榖之海也,其输上在气冲,下至三里。

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

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

何害?

何生?

何败?

歧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

歧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

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

血海不足,亦常想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水榖之海,有余则腹满。

水榖之海,不足则饥,不受榖食。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度。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黄帝曰:余已闻逆与顺矣!

调之奈何?

歧伯曰: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

黄帝曰:善!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

〔王冰〕 〔唐〕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

歧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

歧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

十二月者,分为四时。

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谓逆而乱?

歧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

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

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

乱于肠胃,则为霍乱。

乱于臂、胫,则为四厥。

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

歧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

黄帝曰:善!

愿闻其道?

歧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

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

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输。

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荣输。

黄帝曰:补写奈何?

歧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

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之气相逆也。

黄帝曰:允乎哉!

道。

明乎哉!

论。

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

〔王冰〕 〔唐〕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

歧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黄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胀也?

歧伯曰:阴为藏,阳为府。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邪,藏府之内乎?

歧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

黄帝曰:愿闻胀之舍?

歧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藏府之外,排藏府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黄帝曰:藏府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

黄帝曰:未解其意。

再问。

歧伯曰:夫胸腹,藏府之郭也。

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胃者,太仓也。

咽喉、小肠者,传送也。

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

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故五藏六府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

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

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

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黄帝曰:愿闻胀形?

歧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

肺胀者,气满而喘欬。

肝胀者,胁下满而痛,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

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

六府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

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

膀胱胀者,小腹满而气癃。

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天命。

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黄帝曰:胀者焉生?

何因而有?

歧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藏更始,四时循序,五榖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

黄帝曰:善!

何以解惑?

歧伯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

帝曰:善!

黄帝问于歧伯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写,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

歧伯对曰: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缄不陷盲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其于胀也,当写不写,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

其于胀也,必审其脉,当写则写,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水榖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

愿闻其道?

歧伯曰:水榖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沬则为痛。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脏六府,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

故五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

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欬而泣矣!

中热则胃中消榖,消榖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五津之榖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阴阳气道不通,四海塞闭,三焦不写,津液不化、水榖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

五气者,五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

愿闻其五使当安出?

歧伯曰:五官者,五藏之阅也。

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

歧伯曰:脉出于气口,色出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藏,必当治里。

帝曰:善!

五色独决于明堂乎?

歧伯曰:五官以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

见此者,刺之必已。

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

黄帝曰:愿闻五官?

歧伯曰:鼻者,肺之官也。

目者,肝之官也。

口唇者,脾之官也。

舌者,心之官也。

耳者,肾之官也。

黄帝曰:以官何候?

歧伯曰:以候五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

肝病者,眦青。

脾病者,唇黄。

心病者,舌卷短、颧赤。

肾病者,颧与颜黑。

黄帝曰:五脉安在?

五色安见?

其常色殆者如何?

歧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墻,墻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

况加疾哉!

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

歧伯曰:府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黄帝内经·灵枢·肠胃

〔王冰〕 〔唐〕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榖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榖之多少,奈何?

伯高曰:请尽言之,榖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广二寸半。

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

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

至胃,长一尺六寸。

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二斗五升。

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

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

广肠,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

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尺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

〔王冰〕 〔唐〕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歧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

歧伯曰:上焦开,发宣五榖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

歧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

歧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

歧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

歧伯曰:精脱者,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

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

歧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

〔王冰〕 〔唐〕

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所络时,可得闻乎?

歧伯曰: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黄帝曰:顺之奈何?

歧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黄帝曰:便病人奈何?

歧伯曰: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黄帝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

歧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黄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

歧伯曰:便虍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凄,暑无汗出,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及不致邪僻也。

黄帝曰:本脏以身形,支节,□肉候五脏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

歧伯曰:本身形支节者,脏腑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

黄帝曰: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而知阅之,奈何?

歧伯曰: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

黄帝曰:善。

歧伯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骨有余,以候□□。

黄帝曰:善。

歧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大小。

黄帝曰:善。

歧伯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

黄帝曰:善。

歧伯曰:肾者主为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

黄帝曰:善。

愿闻六腑之候。

歧伯曰: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及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

目下果大,其胆及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也,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

〔王冰〕 〔唐〕

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于岐伯曰: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

岐伯避席再拜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口传也。

  黄帝曰:愿闻口传。

歧伯对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论不在经者,请道其方。

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

歧伯答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盛则寤矣,泻足少阴,补足太阳。

黄帝曰:人之哕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补手太阳泻足少阴。

黄帝曰:人之唏音,何气使然?

歧伯曰:此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而阳气绝故为唏,补足太阳泻足少阴。

黄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

黄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一日补眉本也。

黄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补足太阳荣眉本,一曰眉上也。

黄帝曰:人之亸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因其所在补分肉间。

黄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

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

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

故命曰痔精,补天柱,经侠颈。

黄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也。

黄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熬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补足少阴。

黄帝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

黄帝曰:人之自啮舌者,何气使然?

歧伯曰:此厥逆走上,脉气辈至也,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视主病者,则补之。

凡此十二邪褚,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

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及为痿厥心悗,补足外踝下,留之。

黄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肾主为欠,取足少阴,肺主为哕,取手太阴,足少阴,唏者,阴与阳绝,故补足太阳,泻足少阴,振寒者,补诸阳,噫者,补足太阴阳明,嚏者,补足太阳眉本,亸,因其所在补分肉间。

泣出,补天柱,经侠颈,侠颈者头中分也,太息,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涎下,补足少阴,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自啮舌,视主病者,则补之,目眩头倾,补足外踝下,留之,痿厥,心悗,刺足大指间上二寸,留之,一日,足外踝下,留之。

黄帝内经·灵枢·周痹

〔王冰〕 〔唐〕

黄帝问于歧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徒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

将在分肉之间乎?

何以致?

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搐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

何道使然?

愿闻其故?

歧伯答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

黄帝曰:愿闻众痹。

歧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

更发更休也。

帝曰:善。

刺之奈何?

歧伯答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

帝曰:善。

愿闻周痹何如?

歧伯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

黄帝曰:刺之奈何?

歧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

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

黄帝曰:善。

此痛安生?

何因而有名?

歧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帝曰:善。

余已得其意矣。

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名曰周痹。

故刺猈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

其瘈坚转引而行之。

黄帝曰:善。

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

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