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山亭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

竹槛气寒,蕙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

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

无绪,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

犀帘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

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

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幽梦刚醒,天空阴沉,晨曦吹来细雨。竹栏气息寒冷,蕙畹(荷塘)传来声音摇荡,新绿隐约透过南浦。还没有人经过,只是轻轻开启了回廊上的朱红门户。心里一片茫然,空空地望着远处的彩虹旗帜,心中的锦书难以把握。 青苔铺成的小道让人回忆起过去曾经嬉戏玩耍的景象,想起谁曾陪伴着秋千,五彩绳子垂挂在芳草柱上。犀牛角帘子轻轻卷起,凤凰枕头上只有一丝云彩伴眠,思绪也许凝滞了几次,怎么得到她的到来呢,花雾缭绕的小堂深处。就这样留住,直到老去,不让她离去。


注释

蕙畹:种香花兰草的园圃。蕙:香草名。畹:面积单位,此处有畦之意。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玉逸注:“十二亩为畹。”《说文》以三十亩为畹。 南浦:本指南边水滨;又常用作送别之地,此处泛指别处通水口。浦,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 霓旌:云旗。这里指女子乘坐的车子。原为皇帝出行时仪仗的一种。《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拖霓旌,靡云旗。”此处借指云霓。 凝伫:凝立伫望。 伊:她。


简介

本篇为抒写相思离情之词,题材陈旧,选用的意象也很传统,称不上名作精品,但从对本词的分析中,却能看出南宋密丽一派的长调在意象营构上的普遍特点。一是意象更为密集。表现在全词,不再是简单的上片景下片情,或上片情下片景,却往往以景代情,景中寓情;表现在词句中,不是一句一象,而是一句多象。二是意象更加精细。每个形象的中心词前面常用另一个词来修饰。这些修饰词往往来自作者对景物的敏锐感受,从中可以窥见主人公内心颤动着的深沉情思。三是意象更有层次。密集、精细容易“质实”而“凝涩晦味”,故需要恰当的层次节奏使其具有流美之感。本词从起处“幽梦”、“重阴”的抑郁,到结处自立盟誓式的率直,情感体现出一种向外扩张的趋势,与之相适应,句式往往是先短后长,使语势如浪阵阵外涌。另外,动词的选择也颇为讲究,如“初回”、“未开”、“暗通”、“半启”、“空望”,以程度副词来表现情绪的细微变化,耐人寻味。



大寒吟

〔邵雍〕 〔宋〕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一萼红

〔姜夔〕 〔宋〕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

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朱户粘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黄庭坚〕 〔宋〕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鹊桥仙·岳云

〔无名氏〕 〔宋〕

湛湛长空,乱云飞度,吹尽繁红无数。

正当年,紫金空铸,万里黄沙无觅处。

沉江望极,狂涛乍起,惊飞一滩鸥鹭。

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黄庭坚〕 〔宋〕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荔枝香近·七夕

〔吴文英〕 〔宋〕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

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

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

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

泪湿沙边凝伫。

苏武慢

〔蔡伸〕 〔宋〕

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

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

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

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

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

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

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栏倚遍。

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宴清都

〔卢祖皋〕 〔宋〕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

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

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

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新来雁阔云音,鸾分鉴影,无计重见。

春啼细雨,笼愁澹月,恁时庭院。

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

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文天祥〕 〔宋〕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杏花天影

〔姜夔〕 〔宋〕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

算潮水知人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