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

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

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狙皆起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哲理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欢猴子,养的猴子成群,他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猴子们的食物,但又怕猴子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猴子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猴子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猴子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注释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简介

这则寓言的前文与后文作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前文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意思是:耗费心思方才能认识事物浑然为一而不知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点,这就叫“朝三”。 后文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译文:因此,古代圣人把是与非混同起来,优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里,这就叫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



富贵不能淫

〔孟子〕 〔周〕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周〕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夸父逐日

〔无名氏〕 〔周〕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周〕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揠苗助长

〔孟子〕 〔周〕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论语三则

〔孔子〕 〔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精卫填海

〔无名氏〕 〔周〕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守株待兔

〔韩非〕 〔周〕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吴许越成

〔左丘明〕 〔周〕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

伍员曰:“不可。

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

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

惎浇能戒之。

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

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

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

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

姬之衰也,日可俟也。

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 弗听。

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