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馆娃宫外,邺城西面,都是杨柳依依。远方柳影辉映征帆,近处柳丝轻拂长堤。 杨柳依依,牵系远游的人思归之心甚切。这思归之心,并非那春草萋萋所引起。


注释

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杨柳”“柳枝”。七言绝句之一体,四句三平韵。 馆娃宫:春秋时吴国宫名。据《越绝书》载,吴王于研石山置馆娃宫。传说西施至吴,吴王夫差筑此宫以住西施。左思《吴都赋》:“幸乎馆娃之宫。”此宫旧址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灵岩山上。《吴郡志》:研石山一曰灵岩山,上有吴馆娃宫、琴台等。邺城:三国曹操作魏王时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操曾筑铜雀台在此。 远映征帆:指馆娃宫外之柳,宫南即太湖,故云。近拂堤:指铜雀台之柳。堤,指魏王堤。 “系得”句:写柳丝牵系着公子们迫切的归心。意思是见柳而引起乡愁。系:连结,拴着。王孙:贵族的后裔,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刘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又:杜甫《哀王孙》:“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古时也表示对青年人的敬称,《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此处代指游子。意:《温飞卿诗集笺注》作“思”。 “不关”句:意思是见芳草也会引起思归之情,今见柳枝,同样也产生思归之情,不必与芳草有关。不关:不相关。一作“不同”。芳草:一作“春草”。


简介

《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写思妇望着柳条而产生的纷繁思绪。前二句写馆娃宫外及邺城西面之柳沐浴春风,飘拂多姿;后二句写思妇由柳条而产生的奇异想象,以拟人手法表现柳条的柔情。全词通过吟咏柳条抒写思妇的感受,咏柳写人,相合无间,浑融无迹,活用典故,极富神韵。


赏析

明·周敬、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宗臣曰:构语闲旷,结趣潇散,豪纵肖然。唐汝询曰:馆娃、邺城多柳,“映帆”、“拂堤”,状其盛也。古人见春草而思王孙,我以为添王孙归意者,在此不在彼。周珽曰:推开春草,为杨柳立门户,一种深思,含蓄不尽。奇意奇调,超出此题多矣。郭濬曰:“系”字实着柳上,妙。落句反结,有情。 清·黄生《唐诗摘抄》卷四:言王孙归意甚切,而杨柳能系之,非为春草之故。盖讽惑溺之士也。 近代·李冰若《栩庄漫记》:声情绵邈,系字甚佳。与白傅“永丰”一首,可谓异曲同工。



杨柳枝

〔温庭筠〕 〔唐〕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杨柳枝

〔温庭筠〕 〔唐〕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皇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杨柳枝

〔温庭筠〕 〔唐〕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南歌子

〔温庭筠〕 〔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南歌子

〔温庭筠〕 〔唐〕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帘卷玉钩斜。

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杨柳枝

〔温庭筠〕 〔唐〕

金缕毿毿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杨柳枝

〔温庭筠〕 〔唐〕

苏小门前柳万条,毿毿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杨柳枝

〔温庭筠〕 〔唐〕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杨柳枝

〔温庭筠〕 〔唐〕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达摩

〔温庭筠〕 〔唐〕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