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圣治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

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曾子说∶“我很冒昧地请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孔子说∶“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敬重父亲,没有比在祭天的时候,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够做到这一点。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把其始祖后稷配把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亲文王配祀天帝。因为他这样做,所以全国各地诸侯能够克尽职守,前来协助他的祭祀活动。可见圣人的德行,又有甚么能超出孝道之上呢?因为子女对父母亲的敬爱,在年幼相依父母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亲尊严的爱敬。圣人就是依据这种子女对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导人们对父母孝敬;又因为子女对父母天生的亲情,教导他们爱的道理。圣人的教化之所以不必严厉的推行就可以成功,圣人对国家的管理不必施以严厉粗暴的方式就可以治理好,是因为他们因循的是孝道这一天生自然的根本天性。父亲与儿子的亲恩之情,乃是出于人类天生的本性,也体现了君主与臣属之间的义理关系。父母生下儿女以传宗接代,没有比此更为重要的了;父亲对于子女又犹如尊严的君王,其施恩于子女,没有比这样的恩爱更厚重的了。所以那种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爱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不是顺应人心天理地爱敬父母,偏偏要逆天理而行,人民就无从效法了。不是在身行爱敬的善道上下功夫,相反凭藉违背道德礼法的恶道施为,虽然能一时得志,也是为君子所卑视的。君子的作为则不是这样,其言谈,必须考虑到要让人们所称道奉行;其作为,必须想到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其立德行义,能使人民为之尊敬;其行为举止,可使人民予以效法;其容貌行止,皆合规矩,使人们无可挑剔;其一进一退,不越礼违法,成为人民的楷模。君子以这样的作为来治理国家,统治黎民百姓,所以民众敬畏而爱戴他,并学习仿艾其作为。所以君子能够成就其德治教化,顺利地推行其法规、命令。《诗经·曹风·鸠》篇中说∶‘善人君子,其容貌举止丝毫不差。



孝经·庶人

〔孔子〕 〔周〕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孝经事君

〔孔子〕 〔周〕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进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孝经广扬名

〔孔子〕 〔周〕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孝经诸侯

〔孔子〕 〔周〕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孝经五刑

〔孔子〕 〔周〕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

此大乱之道也。

孝经·广要道

〔孔子〕 〔周〕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

故敬其父,则子悦。

敬其兄,则弟悦。

敬其君,则臣悦。

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孝经·谏诤

〔孔子〕 〔周〕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故当不义,则争之。

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孝经开宗明义

〔孔子〕 〔周〕

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尔雅释畜

〔先秦诸子〕 〔周〕

◎马属騊駼马。

野马。

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騉蹄,趼,善升甗。

騉駼,枝蹄趼,善升甗。

小领,盗骊。

绝有力,駥。

膝上皆白,惟馵。

四骹皆白,驓。

四蹢皆白,首。

前足皆白,騱。

后足皆白,翑。

前右足白,启。

左白,踦。

后右足白,骧。

左白,馵。

駵马白腹,騵。

骊马白跨,驈。

白州,驠。

尾本白,騴。

尾白,駺。

馰颡,白颠。

白达素,县。

面颡皆白,惟駹。

回毛在膺,宜乘。

在肘后,减阳。

在幹,茀方。

在背,阕广。

逆毛,居馻。

騋:牝,骊。

牡,玄。

驹,褭骖。

牡曰骘,牝曰騇。

駵白,驳。

黄白,騜。

駵马黄脊,騝。

骊马黄脊,騽。

青骊,駽。

青骊驎,驒。

青骊繁鬣,騥。

骊白杂毛,駂。

黄白杂毛,駓,阴白杂毛,骃。

苍白杂毛,骓。

彤白杂毛,騢。

白马黄鬣,骆。

白马黑脣,駩。

黑喙,騧。

一目白,瞷。

二目白,鱼。

既差我马,差,择也。

宗庙齐毫,戎事齐力,田猎齐足。

◎牛属犘牛。

牛。

犤牛。

犩牛。

犣牛。

犝牛。

犑牛。

角一俯一仰,觭。

皆踊,觢。

黑脣,犉。

黑眦,牰。

黑耳,犚。

黑腹,牧。

黑脚,犈。

其子,犊。

体长,牬。

绝有力,欣犌。

◎羊属羊,牡羒,牝牂。

夏羊,牡羭,牝羖。

角不齐,觤。

角三觠,羷。

羳羊,黄腹。

未成羊,羜。

绝有力,奋。

◎狗属犬生三猣,二师,一玂。

未成毫,狗。

长喙,猃。

短喙,猲獢。

绝有力,狣。

尨,狗也。

◎鸡属鸡,大者蜀,蜀子雓。

未成鸡,僆。

绝有力,奋。

◎六畜马八尺为駥。

牛七尺为犉。

羊六尺为羬。

彘五尺为。

狗四尺为獒。

鸡三尺为鶤。

今文尚书·周书·牧誓

〔无名氏〕 〔周〕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族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

”王曰:“嗟!

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

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

夫子勖哉!

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勖哉夫子!

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

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

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