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登上八咏楼远望逸情,放下对国事的忧愁,把它留给后人。这里水道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战略地位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


注释

风流:指情高远致。 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原名元畅楼,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萎州临观胜地。 南国:泛指中国南方。 十四州:宋两浙路计辖二府十二州(平江、镇江府,杭、越、湖、要、明、常、温、台、处、衢、严、秀州),泛称十四州(见《宋史·地理志悦》)。


简介

《题八咏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所做的一首诗。诗中李清照用典精准,借八咏楼、十四州两个典故。除了对古人沈约和贯休进行歌颂,更是对割地赔款、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庭的讽刺。


赏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杜书瀛:李清照的《武陵春》词和《题八咏楼》诗,不但写作时间相近,而且写作地点相同。我到金华开会,有幸登临座落于该市东南隅的八咏楼。此楼乃南朝齐隆昌年间(公元五世纪末)东阳郡太守沈约(休文)所建,位于婺江北侧,楼高数丈,屹立于石砌台基之上,有石级百馀。……李清照当时己年过半百而孑然一身,国破家亡,生灵涂炭,江山破碎,物是人非,此情此景怎能不感慨万千!其愁其苦,非一般人所能忍受。李清照在这种情境之中写的词和诗自然而然涉及到“愁”,而且于国于家于己,都是大苦、大悲、大愁。但是,请读者诸君将这词和这诗对照一下便可体味到,同是李清照一人,同在一个地点、一个时间,同样是写“愁”,其词其诗却很不相同:她的词哀婉凄美,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炸锰舟,载不动许多愁”;而她的诗却愁肠中充满豪气和壮阔,所谓“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洲”。这不能不说与两篇作品分别属于词和诗的不同体裁样式相关。 王延梯:此诗作于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卜居金华时。其中十四州引《全唐诗话》贯休诗:一剑霜寒十四州。



望江南·江南蝶

〔欧阳修〕 〔宋〕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望江南·江南柳

〔欧阳修〕 〔宋〕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留着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

何况到如今。

望江南·江南柳

〔欧阳修〕 〔宋〕

江南柳,花柳两相柔。

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

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

长是照离愁。

水调歌头·沧浪亭

〔苏舜钦〕 〔宋〕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浣溪沙

〔苏轼〕 〔宋〕

醉梦醺醺晓未苏。

门前轣辘使君车。

扶头一琖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滴真珠。

清香细细嚼梅须。

州桥

〔范成大〕 〔宋〕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宋〕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明妃曲

〔王安石〕 〔宋〕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靖康初年过华阳镇宿胡殿中东麓书院与咸公话别

〔岳飞〕 〔宋〕

杲杲日初出,浮云已半空。

梳头促鞍马,不觉东方红。

别酒洒行泪,挥戈敢立功。

闻公侍御子,奋臂折奸雄。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