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喻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

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既三日,聚而如钱。

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

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

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

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

三日,越旬可愈。

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

终日可愈,艾可治也。

越旬而愈,药可治也。

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

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

”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

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

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

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

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

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之于指乎?

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

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

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

《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

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浦阳县有位青年名郑仲辨,他的身体强壮,面色红润,精神充沛,从来没有生过病!突然一天,左手的大拇指生了一个疹斑,肿起来像米粒一般大,郑君对此感到疑惑,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粒肿得像铜钱那般大,他更为担忧,又拿给人看,看得人像以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像拳头那般大,靠近拇指的指头,都被它牵引得疼痛起来,好像割刺一般,四肢心脏及背脊骨没有不受痛的。郑君心中害怕,就去设法寻求医生,医生看了,吃惊地说:“这是奇特难治的病,虽然病在指头上,其实成了影响全身的病了,不赶快治疗,将会丧失生命。可是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超过十天才能治好;现在病已经形成了,不到三个月不能治愈。一天治得好,用艾草就可以了!过十天要治得好,用药草才可以。到成了重病时,甚至会蔓延到肝脏、横隔膜,不然也可能有一只手臂残废。除非能从内部治它,否则病势不会停止,不设法从外面来治疗,病就不容易治好!”郑君听从他的话,每天内服汤药,又外涂有效的良药。果然到两个月后就好了,但三个月后精神脸色才复原。 我因此想到:天下的事故,通常发生在极为细微,隐而不显的地方,最后成为莫大的祸患。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可是最后会变成没有办法处理的地步。当初发生,容易处理时,往往吝啬那些细微的精力,轻忽它而不加顾虑,等到祸患形成了,花费很长的时间,用尽了脑筋,精疲力竭,才仅仅能把这祸患克服。天下像这拇指的人太多了! 我们可以说,一般人能知道的事,一般人自然能处理,在情势上看来虽然危急,却不值得过于惧怕;只有那些发生在一般人不会去担忧的事情上,起初是隐藏着而看不到的,一般人以开玩笑的态度处理它、轻忽它。这就是君子们所深深戒惧的。 从前天下的情形,有像郑先生的身体一样的强壮无病痛吗?爱天下的人,能像郑先生那样爱惜他的身子吗?可是足以成为天下的大患的,何止于像长在郑先生手上的疮痏呢?郑先生对拇指上的疮痏不敢忽视它,只因为没有及时看医生,因而几乎形成大病。何况一般人对问题,总是以非常疏忽态度来看待它,又加上国家久经战乱,民力疲困之后,一般官吏残害剥削百姓,更加速问题的恶化,此种事情加速祸害的形成是非常严重的!侥幸问题还没发生,就认为不必忧虑而不知畏惧,这真能算得上是聪明的做法吗? 我才能低下,不敢筹谋治国大计,而郑先生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是久居平民的人。左传不是这样说吗:“三折肱而成良医。”(一个人曾三次折断手臂,接受那么多的医疗经验,经验有了,自己也就成为疗伤的良手了。)郑先生以后如果居官的话就应该以“拇病”的例子来作借鉴。


注释

浦阳:唐时设浦阳县,五代吴越改名浦江,今属浙江义乌县。 阗(tián)然:丰满的样子。 渥(wò)然:红润的样子。 充然:充盛的样子。 疹(zhěn):皮肤上起的红色小颗粒。 粟:谓小米粒那么大。 握:四寸为一握 剟(duō)刺:亦作“刺剟”,即刺的意思。 膂(lǚ):脊梁骨。 瘳(chōu):病愈。 肝膈(gé):肝脏和膈膜,这里泛指人体的内脏。 为:治。 君:指郑君仲辨。 傅:涂 特:只。 疲敝:也作“疲弊”,困苦穷乏。 戕摩:残害、消灭。 无虞:无忧。 虑周行果:思虑周密,行为果断。 布衣:指平民。 传:指《左传》。《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洪武辛酉: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 余:我 诸:之于 为:治疗 滋:十分 御:抵御


简介

《指喻》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一篇散文。文中借郑君生病而未能及时医治,几乎酿成大错之事,说明防微杜渐的重要性,是一篇典型的以小喻大借事说理的文章。



越巫

〔方孝孺〕 〔明〕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

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

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

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

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

复至前,复如初,手栗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

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

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曰:“亟扶我寝!

我遇鬼,今死矣!

”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

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少年游(戏友人与女客对棋)

〔刘铉〕 〔明〕

石榴花下薄罗衣。

睡起却寻棋。

未省高低,被伊春笋,拈了白玻璃。

钏脱钗斜浑不省,意重子声迟。

对面痴心,只愁必局,肠断欲输时。

小车行

〔陈子龙〕 〔明〕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茫茫何所之?

青青者榆疗吾饥。

愿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篙,望见墙宇,中有主人当饲汝。

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初春元美席上赠茂秦得「关」字

〔李攀龙〕 〔明〕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朓西园未拟还。

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

闻道鹿门妻子在,只今词赋且燕关。

乌夜啼·石榴

〔刘铉〕 〔明〕

垂杨影里残红。

甚匆匆。

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

暮雨急。

晓鸦湿。

绿玲珑。

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百山歌

〔郭之奇〕 〔明〕

山途历四省,逾山踄百邦。

山从地分域,地因山别疆。

穿山繇山径,依山止山乡。

山蔬备晚食,山鸡促晓行。

行行周山绕,宛在山中央。

山心含故意,入山独彷徨。

迤逦擐山足,跌踢陟山嶈。

山岚蒙山暖,山树拂山凉。

山容撤山景,山气发山光。

山日浮晃荡,山峰破浑茫。

山风吐山响,山云焕山妆。

山中静藏月,山外远连江。

山峡流清澈,山谷激飙扬。

山泉幽以荥,山林静而芳。

山陵断还续,山蹊纡复墇。

山舟横山渡,山榾引山梁。

屴崱连山脉, 嶫郁山岗。

山居宅山曲,山家隐山傍。

山城山作邑,山民 如狼。

山田多绕埆,山村掩寂荒。

山中何所有,山坂富牛羊。

山童啸山歌,两两在山畼。

秋深山薄绿,冬至山敛黄。

离叶散山翠,振条落山苍。

山花孤承露,山卉半染霜。

山松开山籁,山桂郁山香。

山篱垂山菊,山竹披山篁。

山骨劳巧匠,山鬼筑夜墙。

山门 夹水,山观寂飞窗。

雨蒙山先翳,天霩山自暘。

山庵如鸡栖,山路多羊肠。

崒嵂崇山髻,嶣 结山鬃。

山石参山势,山滩竞山强。

环山多郁垒,梯山就崆 。

只随山俯仰,莫计山短长。

近山历可数,远山垒可望。

期着东山屐,先拟北山章。

全挹西山爽,还归南山阳。

久从山朝暮,微识山行藏。

赋成百山语,歌与百山商。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王夫之〕 〔明〕

剪中流,白苹芳草,燕尾江分南浦。

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

留春住,笑几许浮萍,旧梦迷残絮。

棠桡无数。

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

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

湿香飞上丹户。

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

君莫诉。

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

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

九日登清水营城

〔齐之鸾〕 〔明〕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闻蝉

〔薛瑄〕 〔明〕

夏馆秋凉客寓居,忽闻帘外一蝉初。

已知时序相催急,并觉天真感激馀。

楚辩吟秋蛩韵切,齐筝弹月雁行疏。

裁书为报欧阳子,万响中间有太虚。

踏莎行·晚景

〔陈霆〕 〔明〕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

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